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从师生关系谈中学生思想教育

时间:2014/10/13

 在中国古代,人们对于“老师”这个角色一直非常看重,诸如“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天地君新师”。这两句话中,将老师看作是父亲或是仅次于父亲的角色,地位崇高而重要。随着社会的变迁,师生关系有相当大的转变。以前,“老师”是一种权威的化身,尤其在中小学时代,学生更是惟师命是从。但是随着社会的以展,过去把老师奉为权威化身的观念已经发生改变,在社会普遍追求“民主”、“自由”的价值观之下,学生对老师行为不满,敢公然提出抗争,传统老师的角色遭受到严厉的挑战。师生之间如果缺乏积极的情感联系,不仅使得一直为人们所珍视的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也使教学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力源泉。从某种程度上讲,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促进学生思想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更新教学观念,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民主思想首选要求教师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每个学生都有特定的权利和尊严,更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需要。其次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老师既要传道授业解惑,同时也应成为学生的朋友。重新定位师生关系时,一方面打破了老师权威的偶像,另一方面对老师角色的期许也得随之调整。过去,一直把教人读书及做人的老师看做是“神”,即是神,便不会犯错。可是老师毕竟也是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老师做法失当,只愿意承认错误,及时改正错误,仍然可赢得学生的尊重。老师与学生应建立师友关系,不妨多关心他们,多用他们的语言与之交谈,尽量使学生愿意与老师亲近,向老师倾吐心底的话。当然,尊重学生并不表示老师得一味顺从学生意见而放弃管教责任,今天学生的特质已是:活泼有余,自我控制能力不足;抱负不准提高,受挫能力、忍耐力、包容力、勤奋精神均有降低。针对这种状况,教师即要尊重个性的发展,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

第二,改进教育方法,促进师生双向交流。思想教育是一门科学,但思想教育决非是班主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专利,各教师都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育对象的不同特征,采用不同的方法,开启学生的心扉,这就是通常说的“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由于目前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复杂性,对他们的教育更需注意方法。一次平等面亲切的谈话,可以打开学生久闭的心扉,而居高临下的训斥只会加强学生的抵触情绪,一次善意而严厉的批评会促使学生猛醒,而过多的迁就忍让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软弱,有时一个微小的动作会产生强大的感染力,有时一个小小的表扬会激起学生的一片热情,有时沉默不语反会具有惊雷之声,有时一次课外活动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感召力,调动一批人的积极性,等等,总之要选好“钥匙”去开“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讲究教育方法的同时,教师还应注意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活泼性,把学生在其他各种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兴趣、活力与能力引到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中来,在活动中敞开他们的心扉,亮出他们的隐秘,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

第三,完善个性,展现人格魅力和知识魅力。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得有内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幽默等优秀品质,这是教师情感关系的重要保证。为此,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教师还应接受再教育,做老师的不要民为教书就可以不必读书了,现在的学生资讯途径多,老师亦非惟一的资讯来源,惟有老师不断学习,跟着知识的发展脚步而不断提高,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才能立于不坠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