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对双向式教学法的认识与探讨

时间:2014/10/13

早在80年代中期,上海育才中学就提出过“双向式”的教学模式。什么是“双向式”的教学法呢?我认为其教学方法就是要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师纯粹的教,学生单纯地为学而学的教学方式,主张“教师是学生,学生也可以是老师”的观点。这种教学方法,是在老师先当学生,然后再当老师,而学生既当老师又当学生的过程中实现的。老师先当学生是为了想怎样教好学生,学生充当老师是为了学好基础知识,提高自我素质,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为什么要先当学生呢?首先是为了了解学生。我们备课,就要求了解学生备学生,即是了解学生的各种能力是否能接受我们传授的知识、方法和思想,从而,做到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导学生走,促学生学。因为我们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使学生懂,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如何学懂。为解决“如何”二字,我们就要“设身处地”想一想,老师要怎样上课,学生才最容易理解掌握,从而找出问题的结症所在,然后对症下药,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总避免不了要从教师的角度看问题,而忽略几十个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学生的想法有对也有错,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埋怨学生的不足,那实际上是我们还没有把教学的触角深入到学生的灵魂深处,也就是还没有了解学生。有时我们同样发现,某个问题通过例题、练习或复习的方式都讲了几次,方法也介绍了不少,但是最后有的学生再碰到类似的问题时,他仍然“望题兴叹”,更谈不上触类旁通了,究其原因,还是教师没有真正了解学生,没有把学生引到你的思路上或者是我们自身的思路本身就存在问题,即不合适学生思考的特点。而更多的是代替学生。所以,学生无法感悟到教师教学方法的真谛。因此,了解学生就成为了“双向式”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

其次,教师当学生可以促进我们教学思想和方法的完善。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因素的原因,他们很少受到某种定势思维的影响,因而他们处理问题的一些方法,往往出于我们的意料,但是尽管他们的方法有些偏颇,仍然可以丰富我们的教学,甚至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有的学生的有些方法比教师的方法好,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就是学生的学生。至于教师如何当好这样的学生,才能搞好教学呢?一是要虚心接受学生的方法,教师毫无疑问应站在一定的高度引导学生当自己的老师,但不能被动地当这样的学生,否则学生在心理上不接受你这样的教师或“学生”。只有认真当好学生,才能随时弥补自己的不足,才能充实教学内容,才能完善教学方法和思想。

第三,教师如果能当好学生,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学生的参与意识是要靠教师培养的。教师应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谈心,交朋友,建立感情,把教学任务融汇到学生的潜意识中去,使学生感到如不参与教师的教学,就有点“负罪感”。另外,教师在与学生交往和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提问,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欲望。如:我们可以个别问学生“还有没有其它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如果有“哪一种更容易些?”,如遇到较好的回答,应予以肯定,并补充一句:如“比某某的好”或“比我的简单一些”或者“我都没有想到呢?”(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无能,这是鼓励学生的一种艺术),在赞扬学生的同时,教师应想法提出一些质疑,多问他几个为什么,这也是教师在扮演学生的解色,通过角色的台词,可以培养学生的两个能力,即应变能力和快速组合已学知识的能力。因为在提问设疑时,他要想法维护自己结论的正确性(这是人的一种本性),当肯定他的结论时,他会窃喜不已。经过一番提问、解答、再设疑、再思索,把学生似乎逼到山穷水尽的地步,然后,再把他引出误区,带他走上柳岸花明的大道。这样,在这个高层次的学生——教师的导演下真正的学生就真正的成为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角色。

总之,教师当学生就能充分了解学生,减少家长式的唯我独尊的说教,也可以活跃教学气氛,启迪学生心智,增加师生情谊,培养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