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常见两种弊病:一是教得呆板,内容枯涩,学生不感兴趣;二是教师讲得很动听,学生很感兴趣,课堂气氛相当活跃,但内容比较空乏而不易落实。如何能教得既实且活,既能扎扎实实加强训练,提高能力,又能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即所谓实而不死,活而不空呢?
第一,要做到“明、实、严、效”四个字。
“明”就是教学目的和要求明确,重点要突出。我们在教学时力求每一篇课文和每一堂课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并在教学中紧扣要求,落实重点,使学生每一节课都有所得,对一些重点、难点要适当反复,达到螺旋式的提高。“实”就是要落实措施,对教学的要求,重点的贯彻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特别对能力的训练要有保证。“实”与“明”是有联系的,要求不明,重点不清,措施就难以落实。反之,要求和重点虽明,措施不实,也同样难以有效地贯彻。“严”对学生要有严格的要求,“打基础不惜工本”就是要求在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基本方法指导、基本习惯培养方面不惜多花时间,进行严格的训练,不能稍有放松。“效”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讲究实效,备课时应该考虑效果,这节课上哪些内容,怎样上,布置哪些作业,这些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周密思考,选用合适的教法,以增强教学效果。
真正地采用了“明、实、严、效”的做法,对扎扎实实完成教学要求,提高教学效益很有益处,这是“活而实”的基础。
第二,要让学生学有所得,学得有趣,学了能用,就是所谓的“有得、有趣、有用”。
“有得”就是每上一节课,都要让学生有所收获。“有趣”就是让学生学得有趣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在教学中使学生处于“我讲你听”、“我抄你记”,乃至于恹恹欲睡的状态。“有用”就是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能力、观点、方法等用之于实际,重视了学用结合,学习态度端正了,学得就认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