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办学要有“成本”意识

时间:2014/10/13

学校不在于穷富,不在于大小,也不在于处在乡村或闹市,全在于经营管理。大学校有大学校的经营套路,小学校有小学校的管理风景。只要得法,“麻雀”也会变成“凤凰”,其中,“成本”意识至关重要。

首先,要降低行政成本。一要精简行政人员。目前,好像还没有关于学校行政管理人员与教职工比例的硬性规定。所以尤其是在一些规模较小的学校,“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管理人员过多的现象比比皆是。尽管多一个“官”多一只眼,多一个“官”少一份疏漏,但与当前倡导的精简机构、减少干部职数、务实高效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距离。干部多了,一线的教师就少了,一点点小事都需要研究,往往把简单的事弄得复杂,人浮于事,反而会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二要职责明确,责任到人。许多学校,底子不薄,条件不差,人手不缺,投入也不少,可就是学校总体质量上不去,其主要原因就是行政干部的职责不明,分工不清,相互扯皮。行政效率提高了,“成本”自然就降下来了;三要理顺“干群”关系。干部要亲政、勤政、廉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走群众路线,广开言路,集思广益,一心一意谋学校的发展,权为师生所用,情为师生所系,利为师生所谋,减少摩擦消除内耗。这样,“政通人和,万象更新”的局面指日可待。

其次,要物尽其用。不少学校,一方面是办学经费短缺,另一方面是浪费严重;一方面是既有“内债”又有“外债”,另一方面是大手大脚。比如,接待费、招待费、车旅费等额外开支逐年见长;图书、报刊、资料等的利用率不足一半,其中有些购买时就已经过时;实验器材、设备闲置或者重复添置;课桌凳、门窗等的损坏率、返修率偏高;办公用品的领取、使用无人监管;校园内的“跑、冒、滴、漏”现象长期存在;不少学校近几年仅校门就翻建了几次;校长易人以后,建筑物的“拆迁”已成惯例;为了应付验收或检查而花费的突击性、临时性开支,事后几乎都“打了水漂”;各种“庆典”,如英语节、艺术节之类的投入也不是小数,等等。凡此种种,皆属缺乏成本意识的表现。学校要千方百计节省开支,开源节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减少直至杜绝浪费;要花公家的钱跟花自己的钱一样,精打细算,量力而行,量入为出,细水长流;要尽量减少“迎来送往”,理直气壮地拒绝“人情”,堵死“后门”,敢于对不合理的“摊派”说“不”;要把创建节约型校园尽早尽快摆上议事日程,坚持勤俭办学,倡导节约为荣的校风,从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支粉笔、一粒米、一分钱做起。另外,校长不能不顾校情盲目上马“面子工程”或“政绩工程”。

再者,要人尽其才,确立现代人才观。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人才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学校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是最经济的办学之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将”从何来?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培养,这远比花“巨资”、“高价”引进人才要经济、管用。校长要有气魄、有远见,舍得投入,尽最大努力开发教师资源,花大力气培养优质师资,千方百计给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充分调动他们创造的积极性,提供条件让他们去开发课程资源,优化课程结构,逐步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学校“教育资本”的最大增值。近几年来,不少经济落后地区的优秀师资“孔雀东南飞”,这与长期得不到重用或合理使用、人才的外在价值和潜在价值得不到正确的评估和开发有很大关系。人尽其才就是要按需设岗,优化组合,让能者多劳、劳而有酬,给学校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