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按年级组划分的行政管理模式下,教研组的功能受到很多限制,活动的开展及组织都有一些不便的地方,教研组除了完成一些例行事务、对进度、月考等作出安排以外,如何有效作为确实不是一件易事。在已经过去的2011年中我们数学组尝试以课题研究为依托,有序开展教研组活动,下面就此谈一些体会供参考。
一、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加强专业学习
我校数学教研组省级课题《有效地培养数学素养研究》研究已于2010年9月正式开展。课题研究开展以来,课题组多次组织全体实验教师围绕有效地培养数学素养进行理论学习,在学习中特别注意到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校本设备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问题。为了促使教师充分利用学校投资一百多万元配置的班班通设备,增强教师使用PowerPoint、Excel、几何画板等多媒体课件软件实战经验,提升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推动高效课堂建设,课题组组织了“Excel、几何画板等软件使用”专题系列辅导讲座。不少老师虽然承担着双班数学教学的满负荷工作量,但学习的热情不减,自觉利用有限的空当时间自主练习、相互切磋。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有部分中青年教师能熟练地制作、使用几何画板动态演示。在2011年宜昌市高中数学优秀课件评比中数学组选送的七件课件作品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两件,二等奖两件,一等奖三件,是所有参赛单位中获奖最多的学校。
本学期中为了顺利完成省课题组下达的相关教学标准的编写任务,课题组又组织课题组部分骨干成员进行新课程标准下教学目标的制订和达成方面相关理论学习,如期完成了相关编写任务。开展课题研究以来,先后派出30多人次参加省级课题研讨观摩活动,聆听专家报告,通过学习以科研课题引领,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增强老师们学习的欲望,老师们自觉多读有关数学理论书籍,多查找网上论坛。提升了专业理论水平,拓展了教学视野,转变了教学观念。
二、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凝聚团队力量
数学组现有35位教师,是一个大组,是一支非常和谐,不断进取的团队,我们以课题研究为依托,凝聚团队力量具体体现在“三有”:
①活动有人抓。首先是领导真支持,数学组有一个优势就是主管教学的张校长教数学,是课题负责人,蹲点数学组。一方面张校长对数学组要求较高,每当一个目标达到,张校长就提出新的要求,而且对重要的活动在不同场合变换方式提醒,或口头过问,或亲自到场,让人不敢懈怠;另一方面对数学组的各项活动所需人力、物力等在权限范围内最大保障,如在荆州举行的省高中数学优质课竞赛活动,张校长正在党校学习,特地请假亲自开车送老师们参加观摩学习,并且非常关心李晶晶老师的比赛情况;其次作为组长,对各项活动我都身体力行,克服困难力争做好,每次活动对如何开展工作,能否顺利的开展工作都是我需要认真考虑的,如每两周定期召开一次全组教师会议,针对课题研究提出一些问题,力求每次会议有议题、有内容、针对性强,切实改变活动内容空泛的状况。
②过程有人管。备课组长是教研组的骨干力量,日常教研活动做得怎么样,取决于备课组长工作的责任心和落实力。为了发挥备课组长的骨干作用,我们把备课组长都吸纳为课题研究的核心成员,以课题研究为依托把备课组长团结在一起,备课组长带头进行教研。要求每学期各备课组至少出一期课题简报,完成至少一篇研究心得,教研活动不定期由备课组承担组织,通过集体备课活动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探寻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途径,针对三段自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必要的有效措施。
③事情有人干。我们数学组,有教学经验丰富,受学生爱戴的老教师;有勇挑重担,担当中坚力量的中青年老师;有虚心好学,工作认真负责的年轻老师。青年教师压担子,中年教师挑担子,老教师扶担子。通过对青年教师结对子,压担子,搭台子有机地把老中青年教师结合在一起,组内的教师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促进。正因为有了这种和谐的气氛以及,人际环境,所以组内的教研风气浓厚,教师治学严谨,彼此之前经常开诚布公地交流,探讨问题,为每位教师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宽松、融洽、学术气氛浓厚的环境,发挥着我们团队合作精神。如郑祖宏老师送课下乡,曹炼忠参与教学设计指导,宜昌名师向显元老师帮助设计制作课件,讲课受到好评,李晶晶老师虽然教龄不长,考虑到她工作责任性强,且虚心好学,先后让她参加宜昌市、省优质课竞赛活动。这是一副担子,更是一项挑战。在参赛过程中我们组建有宜昌名师、宜昌市学科带头人、当阳市学科带头人等六人组成的的辅导团队帮助她反复打磨,她先后获当阳市教学比武一等奖、宜昌市、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对于组内的其他青年教师也给他们创造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三、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教研活动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课题研究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的开展围绕课堂教学展开,就导学案的编写、学生课堂的交流展示、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加强对日常教学的指导。此外,教研组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开课教学,如新授课观摩、优质课评选、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创新课、讲评课、复习课等课堂研讨活动等,通过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研讨,发挥各自特色,及时帮助我们了解课堂教学法中存在的不足,以便及时改进课堂教学。各年级针对优秀学生,开展课外培优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视野,积极参加学科竞赛。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过去的一年中数学教研组的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如数学组在2011年高考中文理科均获宜昌市教学质量三等奖,李晶晶老师获省优质课一等奖,课题研究获省级表彰,高三(10)班学生尹超获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二等奖,当阳市级以上优质课、公开课9节,30多篇论文获宜昌市级以上奖或在省级刊物上发表,高一、高二、高三备课组均被评为学校优秀备课组等。
今后我们将继续秉持团结奋进,向上创新的精神,不断反思总结,继续加强教研组建设,为学校的发展,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