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校长如何烧好三把火
时间:2014/10/16
新校长还要了解教师队伍建设,如,教师的专业结构是否合理,年龄结构怎样,教师的个性特点、授课水平、个人圈子,以及一些教师特殊的家庭情况等。新校长还需要了解学校的教研状况,如,教师们是否经常性听课评课,学校是否引进了新的教学方法,全校教师是否有读书学习的良好习惯,是否经常性地写教育教学反思,有没有写博客的个人爱好。当然,新校长也需要了解学校的经济状况及学校的硬件建设,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学生的学习氛围怎样,所辖区的后继生源如何,等等。这样才能为下一步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其次,要树立良好的形象。新校长面对一个新的环境,需要了解学校的方方面面,了解教师及班子成员的基本情况。了解是双向的,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也在观察他们的新校长。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教师们对新校长有着很高的期望值,岂能不用心去了解;领导班子成员对自己的新班长更是用心去了解,为的是更好地相处,更好地开展工作。
因此,新校长在工作中要把树立良好形象当作开展工作的切入点。凡是要求教师做到的,校长要率先垂范。校长在闲暇之余要勤于读书,在教师会上就不会言之无物,就能够给教师留下知识型校长的印象,同时在学校能够形成学习的氛围。新校长要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不要对财务太亲近,免得给教师留下不廉洁的印象。新校长要根据每一个人的特长用人,不要拉个人小圈子。不党不私是当好一个校长的基本要求,每一个人都有三亲四故,在工作中要处理好这些社会关系,免得给教师留下一个任人唯亲的恶名……新校长要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涉及到方方面面。为了学校的发展,为了自己的未来,必须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因为有一个好的口碑,是开展好工作的必要条件。
最后,还要做到润物细无声。个别新校长,为了打开工作新局面,急于落实自己的办学思想,对新的学校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很多时候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一个学校的全体教职工对一个新校长的认可和接纳需要时间,新校长完全融入到团队中去,才能够引领教师的发展,才能够渗透自己的办学思想。
有一位知名度很高的校长,在原来校长的位子上成绩突出。局领导为了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更为了使辖区内所有孩子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决定让该名校长到一所薄弱学校去当校长。这位名校长到岗后,就召开全体教师会、职代会、班子会,渗透自己的办学思路、管理办法,把原来学校的办学思想、管理办法平移到这所学校。如,原来名校的教师养成了写教学反思、建个人博客的习惯,他就要求现在学校的教师也写教学反思、建个人博客,刚开始有几位教师响应,更多教师有抵触情绪,认为这是给教师增加负担。教师们说,教育行政部门从来没有明文规定教师必需要建博客、写反思,为什么要求我们写文章呢?原来我们没有写文章不也照样教书育人吗?同时这位校长还推广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大力开展听课评课活动……
一天,全校的教研组长共同来到校长室,让校长取消这些不切合实际的做法,不要再折腾了。这时的校长很无奈,深知“众怒难犯”,反思自己,都怪自己操之过急。为了稳定军心,校长取消了让每一个教师写教育教学反思、建博客的统一要求,也不再急于推广新的教法,然后校长一如既往地静心读书、写博客。后来,他通过一些小范围的座谈会或个别谈话,渗透写教育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捷径,让一些优秀教师理解读书、写博是教师拒绝平庸获得成就感的有效途径。这样逐渐形成了一个小范围的写教学反思、建博客的圈子。校长还在班子会或教师会上,不时点评其中优秀教师的文章和博主,以这些优秀教师去影响其他教师。经过一段时间,教师们逐渐加入到写教学反思、建博客的队伍,从而为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埋下伏笔。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润物细无声。让被教育者在没有感受到自己是在受教育而接受教育,这是教育上最大的成功。校长在实施新政的时候,没有让教师们感到负担和艰辛,而是一丝清风,吹得春回大地,吹得百花盛开。如此,一所繁荣的学校也就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