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中小学学校管理体制,属性是“校长负责制”。“校长负责制”作为一种学校行政制度,不仅限于校长职责的设定,还包括相应的学校内部不同管理层级职能的划分。有一句格言,叫做“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应该是对校长责任制最恰当的注释。
这样看来,学校管理制度,是取决于校长的人格,取决于校长的“好”与“坏”的。带过两支过硬的团队、创造过无数高考奇迹、现供职于承德一中的韩景瑞校长,是怎样诠释一个好校长的呢?让我们来看看他管理学校的方法,感受一下他的理念。
一、 举重若轻的纵向分工
什么是纵向分工呢?比如说教学工作,校长要抓,主管教学的副校长要抓,教导主任也要抓,大家都要抓,但每个人抓到什么程度是不一样的,从哪个角度抓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有分工,这个分工就是纵向分工。
一般来讲,校长抓教学要宏观一些,教导主任应具体些,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则要介于两者之间。校长抓教学的角度多是通过引领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来实现的。苏霍姆林斯基说,校长对学校的领导,主要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教导主任抓教学是从实际操作上来抓,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则是把校长的教学理念与教导主任的操作实际联系起来的纽带和桥梁,主要工作是把学校的理念问题变成可操作性问题,变成技术问题,把执行中的具体问题指向学校的理念目标,也就是说,宏观问题,微观操作,微观问题,宏观思考。
纵向分工说起来容易,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但我们要努力做,尤其是遇到具体问题时,校长应该马上想到纵向分工和向下授权,要让每个人的职权明晰、范围不重叠不遗漏,这样才能提高管理效能。
二、不能“脱离群众” 更不能“混同于一般老百姓”
在学校管理实践中,不仅要解决管理者“脱离群众”的问题,还要解决管理者“混同于一般老百姓”的问题。为什么要对共产党员进行先进性教育,因为有的共产党员“混同于一般老百姓”,没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我觉得对管理者更应该进行先进性教育。管理者失去先进性,影响更大更坏。
在学校,有的管理者不同落后现象作斗争,当好好先生;有的管理者还为落后现象充当保护伞,开脱责任,学校组织中层以上干部查岗;有的干部非要替人家编理由,充当保护伞,没准人家还不搭交情。我读《红楼梦》,最不喜欢平儿,我不喜欢平儿倒不是因为平儿不善良,而是因为平儿太善良。《红楼梦》里说,平儿常背着奶奶干些好事,奶奶是谁?奶奶是王熙凤,奶奶是贾府的CEO,王熙凤在前面抓管理得罪人,你在后面通风报信充好人。耗散了管理资源,耗损了管理效能,损坏了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