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西安五十五中在教学研究实验工作的一些做法

时间:2014/10/23

2002年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启动以来,实验区工作正在健康顺利地推进,实验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我们认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就是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为入手点的一种教研活动。以校为本的教研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明确教学研究工作的方向和指导思想,改进和完善教学研究制度和工作方式,逐步形成民主、开放、有效地教研机制,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学水平和课程建设与管理的能力。我们在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过程中主要按照以下办法实施。
一、选题

教育科学研究从选择课题开始。所谓课题,就是从研究方向所指示的问题中确立研究项目。它体现研究对象、范围,展示研究的目的、意义。
 ㈠课题来源

从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课题,我们组织各教研组长以及教学中的骨干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发现课题。

1、从教学目的和任务中发现课题。如学生能力培养问题、差生转化问题、发挥个性特长问题、德育问题等。

2、从教育调查中发现课题。如社会、家庭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学困生心理研究等。

3、从教学困难中发现问题。如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学习成绩两极分化的研究等。

4、从教学观察中发现问题。在听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等过程中发现问题。

5、从教育报告中发现问题。

㈡选题的基本原则

1、实用性原则

教育科研的宗旨是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研究的中心要围绕教育改革、发展和提高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来进行。选择课题要有一定前瞻性。

2、创新性原则

指课题要有新意或有新知。科学上早有定论的课题,一般不再有研究价值。它体现在:第一,具有首创性;第二,对同一课题的不同方面作补充研究;第三,对已有课题进行补充完善;第四,把基本原理转化为具体操作方法等。

3、可行性原则

⑴客观条件:指时间是否允许,经费是否有保障,研究手段是否具备,人员是否配齐,领导是否支持等。

⑵主观条件:研究者的知识、能力、精力、身体等是否符合某项研究的要求。

4、科学性原则

选题必须符合科学原理和教育规律,必须具备科学价值。在教学科研上要有新发现,或填补某方面的空白,或对某误说的纠正和对某前说的补充等。

㈢选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研究的范围大小要适度;

2、研究的问题难易要适度;

3、课题的主攻目标要明确;

4、对选择的课题要进行科学性和可行性论证;

5、感想、体会不是科研课题。
二、立项

进行课题立项是保证课题研究科学、有序进行的重要手段。只有进行课题立项,才能保证课题选择有方向、研究有指导、问题有帮助、评估有价值、推广有保障。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校已经基本形成了教育科研立项、管理、评估、推广体系。
三、研究的过程

研究的过程,是实施课题研究的关键。一个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必定有科学、 规范的研究过程。一个完整的研究过程,一般包括:1建立假说;2制订方案;3选择科学实用的研究方法;4修改方案与行动计划,验证假说,得出科学的结论。

㈠假说的建立

1、假说的含义

在学校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中,当选定某个研究课题之后,研究者就需要根据有关的教育理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日常观点、根据选题时所搜集到的有关资料和事实,根据该课题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等,对所要研究的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提出某些初步的设想。这些初步的设想就是我们所说的假说。

假说,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研究者是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掌握的一定事实,根据一定理论提出的。二是有一定的推测性质。假说在未被证实之前,它仍只是一种思维现象,是对所研究问题答案的推断和猜测,有待于研究结果来检验其正确性。三是假说指明研究问题的可能结果,指出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变量间作用的程度。一个典型的研究问题通常涉及到一个或多个变量与另一个或多个变量的关系。

2、假说的作用

在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中,提出具体的研究假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它使我们的研究目的更加具体,研究的范围和研究的目标更加明确,把研究数据的搜集工作限定在一个更加特定的方面和范围内。

另一方面,具体假说的提出,使我们能够根据假说的内容和性质,设计具体的数据搜集程序去检验该假说对所研究问题中各变量的关系的推测是否正确。也就是说,具体研究方案的设计和研究方法的选择,都取决于研究者提出的具体研究假说,即他要证明的东西。

3、假说的基本类型

按假说内容的性质可分为以下三种:

⑴预测性假说 即对客观事物存在的某些情况,特别是差异情况做出判断。

⑵相关性假说 即对客观事物相互联系的性质、方向、密切程度做出推测和判断。

⑶因果性假说 即对客观事物之间因果联系的推测判断。同一研究问题可以提出不同性质的假说,而不同假说,又需要相应的方案与方法加以检验。

按假说陈述的概括性程度又分为:

⑴一般假说 即对客观事物的状况、性质、相互联系的本质和运动变化规律具有较普遍的适用性的假说。

⑵特定假说 指对某一特定事物的某种特定状态、性质和联系提出的假说,它预测的是事物间的特定关系。

应该看到,一般与特定的假说的区分是相对的。同一假说对于某些假说来说属于特定假说,而对于另一些研究假说来说又是一般假说。

4、建立假说的方法

提出研究假说的基本方法是演绎法和归纳法。

——演绎法是指从一般到个别,即从某一理论或一般性陈述出发来考察某一特定的对象或现象,对这一对象或现象的有关情况做出推论。

根据变量间的假说关系,建立对有关事件的一般猜测,然后再根据它对个别特殊事物与关系做出猜测,这就是提出具体研究假说的演绎方法。

我们通常是通过对特定假说的检验来检验一般假说或理论陈述的正确性的。

——归纳法就是从个别到一般,即从许多个别事物中概括出有关事物或现象的一般性认识或结论的方法。因此,在用归纳法提出事物研究假说时,研究者通常需要先对诸多特定现象或事件进行观察,然后在此基础上再提出一个更一般性的假说。

通过以上说明,我们可以看到,归纳法从数据、观察开始,然后由此形成更一般的假说;而演绎法则从理论和一般陈述、一般假说开始,然后由此形成更特定的假说。检验特定假说比检验一般假说容易。

5、建立假说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⑴假说的提出要有一定的依据,即以一定的理论或一定的经验和观察事实为前提,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探讨的价值。

⑵假说一般应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量间的关系做出推测。

⑶假说应以陈述句的形式,准确、清晰地加以说明,而不能用问句形式或含糊不清的陈述句表示。

⑷假说是可以检验的,即可被研究人员用一定的方法搜集来的数据和事实加以验证。

⑸假说应该简洁、明了,变量间的关系,用一个简单的陈述句加以说明,应尽量避免采用复杂的假设。描述和归纳假说要简洁。
㈡制订课题研究方案

教育科研的方案一般应包括如下内容:

1、课题名称的确定

课题名称也叫课题标题,应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恰当地揭示出课题名称与课题中心论点之间的关系。课题的表述不管语句长短,一般要涉及研究对象、内容、方式方法,用语一定要准确、明白、合乎科学研究的有关规定。

2、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课题提出或研究的背景)

目的和意义就是对课题结果的总体设想。目的是指对该课题所达到的最终结果或借助一定手段达到这种结果的途径的设想,意义则是对该研究活动所造成的影响的设想,是结果的结果,比目的更深一层。

3、课题研究的现状

国内外对该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研究水平及发展趋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关专家对相同或相似课题的不同观点及研究现状等。

4、确定实验假说

那些凭经验做出的判断在被实验和逻辑证明之前,就叫做假说。实验,就是检验假说是否成立,一个科学假说是以某种理论或科学知识为基础的。研究者应根据假说的要求,有计划地设计和进行一系列观察、实验、直至最终检验预想的假说。

5、研究的基本内容

说明该课题所研究的具体问题,预期达到什么目标,突破什么问题。在较大型研究中,还须列出子课题。

6、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

课题研究必须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一方面要坚持政治理论的指导,另一方面还要坚持业务理论的指导。

同时要根据子课题的不同,坚持不同原则,针对不同的侧重点,做出合乎该课题实际的解释与阐述。

7、研究的方法

围绕课题需要或阶段研究需要,采取具体方法进行研究。研究方法不论是调查法、观察法、案例法、比较法、文献法,还是行动研究法,都应加以说明。

8、具体实施步骤

要做出课题研究的时间与进度安排,将研究的具体内容划分为几个阶段,分步设计。

第一阶段,确立选题,搜集文献资料,制订实验方案和工作计划;

第二阶段,修改并完善实施方案,科学有序地进行实验并验证假说。

第三阶段,整理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推广实验经验。

9、课题的组织与管理

课题研究由谁领导,由谁主持,由谁具体实施,以及保证研究顺利完成的基本条件与措施是什么等。

10、研究成果及表现形式

研究取得成果后,用什么方式将成果反映出来,是报告、学术论文还是专著,也应具体说明。

11、经费预算及需购置的相关研究工具

列表说明课题研究所需经费的项目及具体金额,以便得到立项主管单位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审核批准。

㈢确定研究方法,实施研究方案

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大都来源于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找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进一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我们开展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选择适当的符合课题研究工作需要的科研方法,是课题研究成败的关键。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有许多种,用哪种研究方法好,应该看哪种方式方法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

我校教育科研的研究方法目前正在探索阶段,我们要求参与研究的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观察现实中发生的现象,分析各种现象发生的原因,通过调查收集资料,证实或否定提出的假设,为教育改革提供依据。
当然,我校所做的仅仅是一点皮毛工作,建立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实验基地,得到上级教育研究部门的管理和指导是我们最迫切的愿望,我们也认为将教学研究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对于创设教师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互相交流的学校文化,对于促进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对于推进课改实验工作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附:我校2002年教研参考课题:
1、优化课堂结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独立思维能力
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X”科目——谈学科渗透
4、理科的应用问题研究
5、学生的学法指导研究
6、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