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是学校教学活动的最基本单元,备课组活动是实现有效教学最为有效的形式。我校针对小科目较多、同头课教师人数较少,无法开展大规模同头课备课的实际状况,在年级组内以理化生、政史地等形式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
以初中政史地学科为例,在七、八年级由三科构成一个备课组,在九年级政史两科的四位教师组成政史备课组。以高中理化生学科为例,高一、高二两年级各由三科教师组建备课组,高三年级由五位教师组成理综备课组。
经过近年的教学实践,感受到了这样做的益处:
1.落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基础知识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通过同头备课有利于采取多种形式,联系实际讲清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关系和基本观点,强化突出重点的理论知识,督促、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落实使学生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综合能力。
2.强化学科内知识综合,渗透其他学科知识。
高考、中考侧重于能力的考查,能力是知识的运用。无论在学习还是复习中,都需要构建起知识体系。在同头备课中我们让学生以课节为单位构成小“知识网”,然后打破原有课、节联系的结构,引导学生学会“主线串联”,把分散的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做到既有横向归纳,又有纵向贯穿,纵横交错,把“底盘”做大。
3. 能发扬教师们的合作精神,使教师相互配合,增强凝聚力,使学生在学习、训练中逐渐养成综合学习的能力。
4.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同头备课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使教师在教学的认知、行为上向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自我钻研、集体研讨、精心备课、教后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5.能显著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面对新课程,不少人不是缺少先进的理念,而是缺少理念与实践有机结合的能力与机智。同头备课,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取长补短,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对于师资比较薄弱的学校而言,其效果更为显著。
6.能大力促进学校的教科研氛围
同头备课是一种“行动研究”,它所解决的是教学中最直接、最实际的问题,主要任务是完善课堂教学。同头备课中,一些适合校情,有利于学校发展的课题,在智慧的交融中得到了理性的升华。
当然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的调研和及时的总结,我们也查找了一些需要跟进的问题:
1.专业引领不够。教研的开展必须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专业研究人员的作用,专业引领极为重要。对此,我们决定首先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专业引领作用,创造良好教研的氛围。积极争取专业教研人员的支持,利用外部的有利条件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再次,还要注意隐性的专业引领,倡议教师多学习,勤思考,通过学思结合逐渐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提升教学质量。
2.低年级师资力量较为薄弱。鉴于学校整体工作的现实,近年七、八年级的个别科目的教学教学任务由非专业老师任教,到了九年级,学生的理解分析及综合运用的能力就明显地显示出先天不足,这对初中教学带来很多不利因素。为此,我们将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坚持传、帮、带的基础上,继续通过听课、评课活动帮助这些教师尽快适应相关教学工作。
3.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待进一步加强。现代化备课有利于教学资源的积累和共享,可以减少重复、无效的劳动,改变了传统教案耗时多、耗材大、实用性差和效率不高的弊端。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深入钻研教材,提高教材把握能力,提高预设过程质量,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明显的帮助。这方面我们还有不足的地方是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教研工作苦乐相伴,虽然我们经历过成功的喜悦,遭遇过挫折的侵扰,但我们深信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在19中的这片沃土上,教研教改之花一定会开得更加绚丽多姿,师生一定会创造出更多的精彩与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