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十多载的风雨历程中,学校曾有过辉煌的喜悦,也有过失意的痛苦。近几年,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办学成绩得到了上级部门和周围群众的广泛认可。尤其近两年来,我们学校在市级标准化高中的基础上,正努力向省级标准化高中冲刺。学校校长杜学跃及其他几位领导满怀信心,从制定五年规划开始,进一步明确了学校发展的目标定位、价值取向,正引领着全体师生向着更高的层次迈进。
适值我区教育局倡导实现精细化管理,要求各校领导“站在高位,以宽广的视野谋求学校更大发展”,我校领导更是加强了学习,提高了认识,更深入地思考学校的发展实际及未来走向,做出了抢抓机遇,奋勇拼搏,使学校的办学水平再上台阶的振奋人心的决策。下来我们要做的是,以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教育价值取向统一思想,扎扎实实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以奉献的精神、赶超的信念迅速缩短与优秀学校的差距,顺利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而教育价值观的转变是实现赶超战略的先决条件,因为思想决定行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所以,我们管理层“如何引领学校教育价值观实现转变”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管理层注重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来引领学校教育价值观实现转变,以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
一、目标凝聚人心
为谋求学校更大发展,《学校发展五年规划》比较系统的提出了一系列符合教育教学发展规律教育价值观。提出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观,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全人发展”的人才观,提出了“优化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突出特色教育,推动学校发展”的办学目标。在学生未来发展问题上,明确了“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和幸福奠基”的教育价值观,在学生的教育评价问题上,强调“人才多样,人人成才”的评价观,在教育学生问题上,倡导“以生为本,创新教育”的教育理念。这些教育价值观一经确立,就使学校发展有了一种精神支撑,对教育教学实践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为了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作为课改样本校,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我校还提出了新的教师观、学生观,提出了新的课程观、教材观以及教学观,力争通过课程改革,实现“成才学生、成功教师、发展学校”。
学校将这些教育价值观以简明的形式公诸于教学楼、文化墙上,使之成为无声的行动指南,又通过《校园导报》《告家长书》、板报橱窗广为宣传,使之潜移默化,形成认识。还在教工会议、师生会议、以及德育会议、教学会议上,以各种形式对全体师生进行训导,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同,增强了践行科学教育价值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团结产生力量
要实现教育价值观的转变,还需要建设一个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教师团队,因为团结是基础,团结是力量。为此,我们重点抓好了班子队伍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
第一,领导班子要加强学习,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根据我校实际,改变工作责任心不强、做事拖拉和“出工不出力”的现象,要形成人人关心学校发展,各个有工作热情的局面。要肯于吃苦、乐于奉献,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自己的职责做实做好。我们要求领导班子一班人要率先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并加以践行,带领教师积极开展工作。
第二,加强对党员的教育,进一步强化党组织的“先锋队”意识,使党组织成为践行新的教育价值观战斗堡垒。我校有30名党员,占教工人数的20%,而且近几年党员队伍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所以,我们加强了正面引导,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效的稳定了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带动了教师自觉投身教育工作中去。
第三,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搞好团队协作,提高工作效能。学校发展的关键是教师,教师是学生的主人,主人翁作用的发挥与否,关系到学校发展的成败。我们加强了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实行人性化管理,尊重和关心教师,对教师进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强化教师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意识,使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上下一心,团结协作的局面初步形成,对学校的发展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通过三支队伍建设,改变以往涣散乏力的工作情况,形成了狠抓教育教学工作的喜人局面,逐步实现了教育价值观的转变。
三、民主调动热情
实现教育价值观的转变,学校管理是关键。要激发广大教师自觉践行教育价值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除了加强宣传,进行目标激励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做法,就是发扬民主,发挥教师的主人翁作用,让他们参加管理,在自主管理中形成符合实际的落实教育价值观的考评制度。
我们坚持教代会制度,凡涉及学校全局的发展目标、规划方案、教育目标、教学制度等,在作出决策前,首先校委会要拿出征求意见稿,然后经各工会小组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最后再经过教代会表决通过,才付诸实施。这样的决策程序我校一直坚持着。它有两个好处:一是决策符合实际,科学、合理,符合新的教育价值观,二是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获得认同和政策宣传的过程,使教师心悦诚服,自觉遵守。尤其是与学生健康成长、教师自身发展攸关的学生教育、班级管理、教学制度、质量监测、评价政策、业务考核等问题,我们总是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办法,通过民主化的管理方式,坚持学校的正确发展方向,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现在我们的学校团结和谐多了,思想意识统一了,积极向上的风气逐渐形成了,新的教育价值观正在发生积极地转变。
四、活动搭建平台
教育价值观是一种价值取向,体现了一种教育理念,是对教育实践活动的行动指南,虽然它的表达是抽象的、概括的,但又是可以化为具体的,可以在实际中操作的。因此,我们重视以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使科学的教育价值观落到实处。
既重教书,更重育人。每学期开学,我们从起始年级抓起,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学校出台了《西安市第十九中学学生一日常规》,以规范的言行促进品行的养成,以高尚的品行促成言行的践行。我们每学期在学生中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如国旗下的演讲、感恩故事会、社区服务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讲文明树新风除陋习”活动等,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还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如励志教育、公德教育、国防教育、心理教育等,通过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规范了学生的言行,塑造了学生的品行,健全了学生的体魄,提升了学生的境界,校园中学生认真学习、健康活动、讲究礼貌、团结助人的多了,呈现出学风正、教风浓的局面。
在教师中,我们定期开展师德师风教育,组织教师基本功竞赛,开展新课改座谈会,进行“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的课题研究,经常性的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对不同层面的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定期进行班主任经验交流等,这些活动实际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的、规范化的引导,它有助于我们用科学的教育价值观武装教师,并在实际工作中自觉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以育人为己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现在,我们的校园里,新型师生关系已经初步建立,教师的教学观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也已蔚然成风。我们对德育工作和教学工作进行反思,不断的用精细化管理理论指导工作,使学校内部管理不断深化,改革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新的教育价值观正在实现可喜的转变。
五、文化营造氛围
实现教育价值观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需要通过加强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来实现。而加强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实现文化育人、精神育人也是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和实现教育价值观的转变是统一的。打造精品的学校文化品牌也不是一任校长或两任校长所能完成的事,需要校长能站在高位,有宽广的眼界、有博大的心胸、有前瞻的意识、有发展的眼光、不遗余力地去筹划,并且以高尚的品行、高超的领导力和果敢的执行力来实现它。
我想,在我国文化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教育人必须加强学习,首先要用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武装自己,并指导学校的发展。其次,要有一支优秀的团队去贯彻它、落实它。第三,要在优化校园环境、丰富校园生活上下工夫,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健康的文化氛围,发挥文化内驱力在推动教育价值观转变上的作用。这是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是我们在教育实践中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