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学期我们的课堂已经走向了自由自主,我们从开始的探索、尝试、公开课示范、自我实践,基本有了自己的样子,最早崔校长就为我们设计了高的目标,课堂上没有老师,学生照样能上课,这就是我们现今正在尝试的无师课堂。
本周我们所有的老师都在开始摸索,我先是走进的数学组徐利老师的课堂,他是第一位推出无师课堂的,课堂上小组长的作用体现的非常好,学生采用的分工合作,分层展示的模式来完成,每一个小组基本是从读题到分析,从规范步骤到关键点,学生代表进行传达,小对子巩固,课堂上实现了全员参与,同时做到了及时巩固。接下来自己开始思考,数学课的习题与我们的总是有差异的,我们的处理应该是还有很大差距的,接下来就是政史地组的无师课堂,看到的就是吴雪老师在办公室对12位组长的培训,课堂的基本流程,思路它们心中必须有明确,同时课堂的顺利完成需要他们之间的无痕迹衔接。
是的,无师课堂不是表面上的教师不进课堂而已,真的需要更深厚的东西支撑,知识,指挥,调节等等,只有自己大胆的尝试,方可走出属于自己的路子。周五的第三节、第四节申报无师课堂。
我的做法是借鉴了以上老师的操作,告知课代表,培训小组长,课上我没有做到办公室而是站在了教室外,直接观察,立马记录,课前的三分钟进行解读分析,与学生达成共识。下一节课需要如何做。
一节课站在教室外,感觉课堂的时间好慢,因为自己的心不静,不能再心里真正的放给学生,当学生做任何事情的时候,我都在假设如果我来操作会怎么简单,怎么有效,这样一来我错了,学生一节课结束的时候,课代表站了出来,为本节课进行了点评,大家可以想象,老师如果站在教室内来上课,课代表绝不会站出来进行评价,看来放手真的可以为部分孩子创设发展的舞台。
在收获的同时,发现更多的是自己课堂的不足。
学生的探索过程不明确,知识处理不透彻。学生在课堂中仍是处理的小空空,不如说运动的产生,三位学生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话进行回答,并且是不流利的,原因就是他们不理解其中的由来,对于骨骼肌的特性,如果利用生活中的常识来处理,就不会导致学生死记硬背。学生的探索需要有科学的规律,针对于这种情况,自己做到自由自主的前提下,培养部分优生做到专家团,课堂上需要他们进行引领,保证所有学生学习的过程是科学的,学生的思维得以开发,同时做到知识的准确无误。
课堂上还要种现象就是交流或对子的互助有形式的东西,内涵性体现的不够。与学生交流的时候,部分学生也主动的说到这点,面对于此教师要做好思想的疏通,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借助班主任的安排将学习小对子进行明确,课堂上进行抽查,保证学习小对子的效果,同时自己在上课的时候做到及时评价,将学习小对子的学习方式有效的利用到自己的课堂上。
无师课堂才开始走出第一步,还是需要我们在课堂上进一步的挑战,去迎接下一个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