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处全国教改名校杜郎口中学,有机会与全国各地的教育同人交流心得。在交流过程中我发现他们中有很多人对于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所困扰。作为学生,学知识、长智慧本是分内之事,但是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厌学、逃学、辍学变成了让很多家长、老师头疼的事情。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社会难题就成了上至中央下至百姓共同关注的大事。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尽心竭力想方设法,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扭转这一现状。通过杜郎口中学对我的培养,在这一方沃土之上我也有了自己的一点认识,提出仅供大家参考批评。
一, 端正思想认识,学习是自己一生发展的需要。
很多人认为“学习无用,不如早几年工作挣钱。”有这种思想的人真是鼠目寸光!可气可悲!并且这一思想也会误导学生,在学生心中形成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作为教师比教书更为重要的任务是育人!有其作为杜郎口中学的老师,在崔校长的引领下已将育人作为头等大事来做。在平时工作中耐心、细心的与学生交流疏通他们歪曲的认识,真正让学生明辨是非、区分正误。虽然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是不论哪一个行业学识越高、能力越强就越容易在原有的基础上成就更伟大的事业。学生心中坦荡、清澈、别无他念时学习成长变成为了其生活的主流。思想端正了、认识到位了学生的学习自然而然就水到渠成了。
但是往往教师、家长的说教之词不会让学生有心灵上的触动。我的方法是请家长到校“现场说事”。让学生先抚摸父母之厚茧之手,在听父母讲心酸之事,最后让学生谈个人感言。这样的方式最真实、最真诚、也最有效。
二, 兴趣是最大的老师,鼓励赏识是最有力的武器。
学生对学习动力不足原因有很多,但是之所以会出现“老师讲的天花乱坠,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就是因为:在课堂上学生毫无兴趣,教师每天的重复工作对于学生来说味如嚼蜡!不论不是谁、也不论做什么,一旦丧失兴趣,便激不起半点波澜。因此在备课中老师做好预设、设计好多元化教学方式;课堂上放手发动学生、利用学生、相信学生;充分发挥每一名师生的智慧才智,使课堂能够源源不断地带给学生不同的新、奇、异的感受;与此同时学生也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角色发生了转变,被动接受变成的主动需求------性质发生的改变!学生的学习自然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的事情了。
在我的语文课上学生可以朗诵、可以赋诗、可以演绎、可以辩论、可以歌唱等等。这样的课堂还会担心学生困倦、厌学吗?
三, 教师的人格魅力同样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能够在教学工作、业余生活、思想情感上对学生进行艺术的熏陶、修养的引领、平行的带动。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对老师产生信服感,并且对老师的教育听之信之。如此一来何愁学生不按时到校?何愁学生不积极主动?何愁自己的课堂不雀跃欢呼生命绽放?
我就经常在课堂上朗诵古文、背诵诗歌、演唱歌曲、甚至在学生编排的情景剧中客串角色。有了教师的示范、引领与默许,学生自然轻松愉悦。喜欢教师其人,更会喜欢所任学科。
总之,出现问题不要抱怨、不要指责学生。学生的不到位源于教师的不到位。要想使学生的热情不降低只有不断地想办法、变方式、多交流、常沟通。真正了解学生的需求-------适合的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