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时间:2014/10/24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所有的教育资源中,教师资源是第一资源,教师问题是教育教学中的根本问题,教育的发展取决于教师,教师对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上,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努力强化师德教育,塑造师表专业形象

一个学校的发展,关键是教师的精神风貌。江泽民同志说过:“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因此,要特别注重加强对每位教师的职业理想和道德的教育,使他们确立高远的目标,唤起教师强烈的教育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知识增长和思想进步的影响力,做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以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为主题,以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引导教师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职业理想,塑造教师人格。本学期,我们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了“我是一名光荣的小学教师”、诚信育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组织教师们撰写“我是光荣的小学教师”心得体会与演讲稿,在青年教师中开展演讲比赛;在各种活动中,学校特别重视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经常利用教师会等时间学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我们还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平桥镇中心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办法》,使教师在工作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能依法治教,依法治学,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学校通过开展师德教育,将高尚的师德内化成教师的潜在意识,外化为自觉行为。

二、积极实施“有效教学”,规范教师专业行为

“有效教学”的春风已吹遍我区教育的各个角落,我们以此为契机,积极推进“有效教学”实施,促进教师专业提升,一是在加强教学管理上动足、动好脑筋。学校制定了《平桥中心小学有效教学过关实施方案》,从教学“五认真”几个方面对教学活动提出具体的规范要求,即体现备课“深”,上课“实”,作业“精”,辅导“细”,考核“严”“五字经”要求,强化流程管理并进一步完善《平桥中心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把贯彻执行有效教学过关活动渗透到教学管理的各个领域,不断增强教学管理的实效性,建立健全教学工作周查、周测和月评制度,全面监控有效教学的开展和落实情况,及时跟踪督查教师个人教学工作,比照有效教学过关的规定和要求,对作业、备课和教学质量等进行检查,及时通报反馈、狠抓整改,矫正不规范的操作,逐步将教师工作纳入有效教学要求的轨道,以管理促专业化程度提高。二是在提高课堂效益上做足、做好文章。首先规范教学行为,认真落实有效教学制度,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及“三表”,严格课堂教学规范,加大了巡课检查力度,校领导每周深入到教学第一线听课摸底,根据学校实际和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教学研究工作,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明确教学要求,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做到 “三个精”即:精备、精讲、精练;“三个新”即:整合教材内容新、活化课堂模式新、师生互动方法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教学。再次是优化教学方式,注重以教研组和备课组为阵地,精心打造研究平台,积极运用优质光盘教学等手段,优化教学方式,增强教学能力,探索有效课堂教学的新思路。通过以上措施规范了教师教学行为,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提升。

三、着力加强校本培训,创设教师专业成长氛围

校本培训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自身功能,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提高教师素质,这方面我们主要做到:一是督学习:要求全体教师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计划。要树立“终身学习”、“全程学习”、“团体学习”的观念,做学习型、研究型教师。学校推出 “五个一”制度,即:①每学期每位教师读2本以上教育理论专著。②记一万字以内的读书笔记。③设计一节精彩的案例。④讲一节高水平的优质课。⑤写一篇有价值的教科研论文。真正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二是促交流:开展听课评课交流反馈制度。校级领导进行“指导性听课”,主要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作具体的指导,学校建立了行政领导点评课制度,每学期听课不低于30节次;教导处同志进行“研究性听课”,主要是对教学中的共性问题、热点问题、困惑问题进行研讨;教师间进行“互助性听课”,主要是教师间通过听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另外还召开专题研讨会、座谈会、读书交流会;开展教育思想、方法大讨论,通过相互交流和辩论,使教师在宽松自由民主的氛围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专业道德和专业精神。三是倡反思:建立起经常化、系统化的教学反思制度,倡导反思性教学。教师要以检查、总结自己教学实践为手段,监控、诊断自己的教学行为,优化和完善教学方法和策略,淘汰不良的行为习惯,理性地审视自己的整个教学过程,以研究者的角色反观教学。通过这种循环往复的“实践+反思”,使教师不断积累经验、汲取教训、减少失误,专业水平不断成长。

四、突出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优化师资队伍专业结构

青年骨干教师是学校的主力军,培养和造就一批青年骨干教师,对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着力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切实开展师能达标活动:一是广泛开展练功活动,打牢功底,拉平基础。在教师中开展“三字”达标、“普通话”过关、说课、评课等练功活动,促进教师基本功的提高。二是划分层次,分类提高。根据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和实际情况,启动“名师工程”和“青蓝工程”,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优势,让他们与教学有困难的教师结成“一帮一”对子,并签定帮带合同,带动教学能力的提高。这学期学校共结成15个对子,学校分阶段对帮扶效果进行了调研了解。三是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研能力。培养青年教师不断学习研究的意识和行动,加强青年教师教科研能力,为教师创造各种学习、提高的机会。

五、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推动教师专业水平提升积极性

一所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好坏关键在领导。学校领导班子作风端正,则事业兴,质量出。因此,我们学校首先从校领导班子开始抓师资队伍建设,要求领导班子同志一要更新观念,用新理念,新理论武装头脑,二要深入教学一线,把握教学工作主动权,发挥教学工作领路人和骨干的示范带头作用,三要善于管理和引导,努力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促进优秀教师群体的形成,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师资队伍的良性发展。同时我们还完善教师激励竞争机制,坚持体现向一线骨干倾斜的原则,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鼓励敬业爱生,鼓励专业发展,鼓励业务拔尖的导向,坚持有利于促进学校发展,有利于调动教师追求崇尚师德和提高教学能力的导向,营造学校和谐气氛,从而推动教师专业水平提升的积极性,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健康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