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学校管理经验之我见

时间:2014/10/25

一所学校要想办出特色,被社会所认可,正确的办学思想,科学化、人性化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我从如何抓好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方面谈一点自己的见解:

一、为建立新颖的办学思想出谋划策

办学思想是学校的灵魂,正确的办学思想能引领着学校这只航船乘风破浪、扬帆远航,而没有办学思想的学校则如茫茫大海中的一只小舟,一不小心就会迷失方向。办学思想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博览众家之长,集思广益,反复斟酌,酝酿而成,一经形成并将这一思想贯彻成为学校成员的集体行为,他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因此,应该积极的为学校的发展出主意,努力协助校长建立本校的办学特色。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制定继续教育规划,分期分批有计划地对全校教师进行普通话、学科基本功、课件制作、网络教学等进行培训,并实行奖励政策,以鼓励教师不断完善自我素质。

确定教师培养目标,平时根据听课和考核情况,确定培养对象,给他们搭建平台,让他们参加观摩、研讨、教学展示等活动,给他们压担子,帮助他们尽快成长为学科的教学骨干。

注重选拔有能力有威信的教师担任年级组长,明确各年级组长责权利。理顺学校工作主干线,即要保发挥每个教研组的积极性,又要保证各项任务、目标得到顺畅的贯彻执行。只有在他们的配合下,工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三、提高管理成效

对教师从德能勤绩四方面量化考核,认真执行奖惩政策,严格教学管理,规范教学环节,狠抓课堂教学主渠道,以听促教,以评促教。课堂教学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渠道,采取有效方式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检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阵地,要求教师牢记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的要求,分阶段确定教研目标,确定周教研活动日,形成制度,以教研促质量,防止出现教研活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班级量化考核,细化管理内容,明确管理责任。在工作中,这三方面即教师管理、教学管理、班级管理直接关系到管理的成效。

在管理中也要注意制度无情人有情,制度是为人服务的,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校的发展,只有这样,制度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它在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才能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

四、开展教师学习活动,提高教职工的综合素质

只有教师发展了,学生才能更好的发展 ,教师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这是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教师不断的学习就是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

教师的学科教学、班级管理都是独立完成的,容易产生自我封闭现象,这阻碍了教师间的交流学习。为此,使教育教学研讨会、听课等活动常态化。有了这种交流对话的机会,大家通过交流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得失,从而达到以诚相待、共同学习、共同发展的目的。

确立教研组阶段性发展目标,使组内每个成员相互合作,引导教师耐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积极交流自己的见解,在交流合作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长处,,从而更好地完善自己,发扬团队精神为完成即定目标而努力;通过教研组间的评比,褒扬合作的范例,促进教研组间的交流学习.

开展教师读书活动, 纠正教师"凭已有知识足以教好学生"的偏颇观念,在教师中巩固了"终身学习"的思想。

五、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学习和工作积极性的基础,它是教师完成工作职责的前提条件。教师心理健康与其工作积极性、创造性、持续性密切相关。

教师的压力源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工作压力,具体表现在许多教师工作量满负荷,节奏紧张,而工作绩效慢,因此,教师的成就感难以得到及时的满足,这样,教师就比较容易形成教师对职业的怠惰。特别是目前进行的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不少教师感到无所适从,对教师职业的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逐渐降低;其二,家庭压力,教师要养育孩子照顾父母;其三,社会比较压力,由于贫富差距拉大,导致有些教师在与别人进行社会比较过程中,引起心态失衡。

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很复杂,但问题的直接原因往往是学校环境和教学活动,切实而有效地帮助教师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还必须从学校和个人层面入手。因此,组织教师开展娱乐活动,带领教师到外校参观学习,看望教师的家属,和教师谈心,及时解决教师的心理问题,使他们快乐生活,安心工作。

总而言之,学校管理者应关心爱护教师,正确评价老师,注意协调人际关系,在领导与老师之间,老师与老师之间,建立起融洽和谐的关系,这就能促使老师以主人翁态度对待工作,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努力探索教育教学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