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欢乐和谐教育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时间:2014/10/28
灵宝市实验小学始建于1908年,是豫西基础教育一颗璀璨的明珠。百年的风雨历程,百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实验小学特有的光荣传统;百年的薪火相传,百年的团结奋战,形成了老中青比例协调的师资结构。作为一所百年名校,实验小学为灵宝教育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被喻为“希望的摇篮”。
随着灵宝教育的发展,实验小学也面临了新的更大挑战。上世纪末市一小和市二小先后成立,从我校先后抽调了50多名骨干教师支源新学校发展;随着涧东新区的发展,多数市民生源也陆续进入市一小和市二小就读,我校的生源改变为部分老市民、工商个体户和部分建设、解放村村民子女;在新建学校硬件建设的比较下,实验小学的旧教学楼、炉渣跑道、老式旱厕等一系列旧的设施和相对狭小的校园让学校的硬件越发滞后薄弱。师资、生源、硬件显示学校办学实力的三个最重要的指标同时成了束缚实小发展的瓶颈。
2000年8月,我进入实验小学,当时有教师100余人,班级35个,学生2300余人。在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同时,面对以上的现状,我更加感觉到肩上担子的沉重。“发展才是硬道理”,在现代社会,校长要学会经营和策划学校发展。经营学校,首先要引入发展战略的概念,根据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设计规划学校的未来发展,描绘学校的发展蓝图,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经营学校,就要有市场观念和竞争观念,经营学校就要办出特色,提高办学效益。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思想领先”,有了充分的思考,正确的思想,才会有正确的行动。谈到学校的发展,我认为一般来说有两个方面,一是规模的发展,一是内涵的发展。既然实小的生源无法改变,校园面积已被限制,我们新的领导集体全方面审视学校,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定以学校内涵发展为方向和任务,主要强调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也就是提升学校的“软实力”。我认为学校内涵发展应考虑的是如何将学校建设成为有生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学校,不仅仅是片面追求升学率,而是使学校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文化,有自己的灵魂。应该是用校园文化来感染学生,规范学生,用学校深厚的内涵充实学生,让每一位从学校走出的学生充满自信、充满自豪,这才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最终目标。所以,将我校的内涵发展主要定位在以下方面:①学生的发展;②教师的发展;③教学质量的提高;④管理水平的提高;⑤办学环境的改善;⑥特色的形成。
首先我校提出以“构建欢乐和谐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为办学理念,以“教科研为龙头,以现代信息技术和第二课堂活动为亮点”为实小特色创建的长期目标。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提出“四化”工作,即“德育工作网络化、教学工作科研化、体卫艺工作竞赛化、安全工作全员化。”总之做到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以教师的发展为本,一切以学校的发展为本。
为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我们着力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地实效: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寻找经济增长点,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任何学校的综合实力发展都必须以经济增长为支撑。世纪之初,实验小学的办学条件亟待改善,教师的福利待遇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结构的变化也必须使一大部分教师外出培训学习。面对这种形式,我校慎重权衡之后,首先接管了解放村幼儿园,接着针对择校生的实际需求,我们开办了寄宿班。这两向举措解决了解放村村民对学前教育的忧虑和择校生家长的实际困难,同时也给学校经济带来转机,可以说实现了互助共赢的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实小的旱厕、跑道得到彻底改善,南教学楼落成,多媒体教室越来越多;到2010年北教学楼改建落成暑假开学投入使用,师生新餐厅投入使用,高标准的实验室投入使用;再到本学期我校所有班级多媒体教学设施配备到位,班班通工程提前到位,现在微格教室建设也已到位。这些硬件的不断提升为实验小学现在的54个教学班,3100多名学生,200多位教职工的学习和生活创造了优良的环境。
在硬件的管理与使用方面,我校遵循“重建设 抓管理 促使用 创效能”的原则,基本上形成了“规范”、“科学”、“研究”、“创新”的工作特色。
二、以人为本,科学管理,育人团队实现主动发展
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本,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是教师,校长是教师的教师,校长要帮助教师迎接挑战,适应时代要求。在实验小学,每一个岗位,都是留给最适合这个位置的人。我们坚持用崇高的理想激励教师、用学校的发展凝聚教师,用合理的待遇奖励教师、用深厚的感情留住教师。所以实小人的生存状态是一种振作、昂扬的、敢于挑战自我和挑战极限的精神状态。
首先将“科学、民主、高效、务实、精细”作为学校管理的要求和目标,整体的管理思路为:向管理要效益,向服务要人心,用活动凝聚人心,向人心要质量。要求班子成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并强调“校长能干的事,不让主任干;主任能干的事,不让教师干。” 在具体落实过程中以“六讲四比” (讲大局、讲纪律、讲团结、讲服务、讲质量、讲效率;比思想、比学习、比能力、比贡献)为内容和要求,通过班子建设带动教师素质提高。
本学期在继续落实学校“三定位”、“四深化” 、“五创建”学年度总体目标的基础上,我校提出可用数字概括的“十二五”实小发展“12345”工作思路。一是“一个中心”和“一个引领”,即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用学习引领发展,营造学习型校园;二是“两个提升”,即提升行管人员管理水平,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促进高效课堂工作发展;三是凸显“三种会议”效能,即学习交流会、质量分析会、工作汇报会;四是学校内涵发展依靠“四个支撑”,即管理效能以工作执行力为支撑,德育工作实效性以活动载体为支撑,课堂教学高效性以教师专业素养阶段性提升为支撑,办学品味和效益以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为支撑;五是强化“五种课型”的作用,即强化示范课、观摩课、研究课、汇报课、同课异构课在教学研究中的作用。
其次,名师工程、中层领导和教研组长竞聘上岗制为人才的优化创造了条件。在加速教师成长进程中,凸显两个成长原则:一是教师整体素养提升与教师的“个性化”发展相统一的原则,二是名师工程与青蓝工程相统一的原则。
我校名师每期做到“八个一”:即每期研究一个重点课题;写一篇有推广价值的论文;上一节高质量的课改课;做一件有保存价值的多媒体课件;精读一本教育专著;编一套学生练习题;指导一名青年教师;做好一次讲座。学科带头人做到“五个一”:上好一节示范课;研究一个课题;带好一个徒弟;命一份高水平的考试题;发表或交流一篇论文或课改经验材料。
第三,对教师体现人文关怀,创设宽松的支持性环境,帮助教师不断发展自我,超越自我,体现生命的价值,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校长要关心每一位教师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老师提供调节心态的时空,使教师视学校为自己成长的精神家园。比如:我校不提倡校长突然推门听课;教师临时有事外出只作登记,不计考勤;教师家庭的红白喜事,学校有理事会为老师提供方便和服务。
三、深化“312”课改工程,着力打造高效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教学质量是一个重要因素。这样我们就很自然地把目光投向了教师的有效教学理念、有效教学策略、有效教学手段、有效教学评价等直接关系学生成长的关键要素。我校不提倡教师带病上课,不赞赏教师拼体力,不允许教师延长时间,而应在效率上下功夫。
为此,我们确立了实验小学课堂教学改革“312”工程, 这是我校落实“惜时增效、轻负高效”工作、打造高效课堂的一项系统工程。其中“3”是指三个课改目标:出名师、出经验、出成果。“1”是指课堂教学优质课的一个基本评价标准。 “2”是指两个操作模式:一个是在真实情境中以“本周我主讲”为主线的教研组活动模式,一个是“三步六环节”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本学期我校在推进高效课堂工作中,对“三步六环节”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再次完善和提炼,实践了“16字教学方针”和“245时间段划分”的新举措,收到了良好效果。“16”字教学方针即“关注主体,落实双基,精讲多练,当堂作业”;“245”是指在实施“三步六环节”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过程中具体的课堂教学时间段的划分原则。
打造高效课堂,我们的三大法宝是:
1、立足科研兴校,带动全局发展。教育科研是教师成长的短程线。让每一位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使“科研型教师、专家型教师”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追求。在教科研为课堂教学改革服务过程中,学校采取校本教研发现问题,校本科研解决问题,校本培训针对性指导的策略达到轻负高效之目的。目前,实小作为省教科所命名的新课程实验学校,共承担国家、省、市、校各级课题40个。在学校“教科室、教研组、课题组”组成的三级科研网络下,业务校长要主持课题,每位名师要负责重点课题,骨干教师人人进行课题研究。
2、发挥媒体优势 ,演绎精彩教学。实小有现代化微机室1个,网络中心1个,设有多功能多媒体教学厅2个,8块交互式电子白板,54个教学班全部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建有校园局域网和闭路电视系统,全校信息技术硬件配置为教学与科研搭建了现代化的快车道。2009年,学校参与的由中央电化教育馆立项的国家“十一五”重点课题《基于交互白板的混合式学习研究》和《汉字输入与识字教学相整合及其标准化研究》均已顺利结题。目前学校以这两项课题的成果为经验指导,不断提升网络平台功能,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大容量、立体式、快节奏”的现代化魅力课堂。
3、“典型引路,以赛促改”。“本周我主讲”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活动模式,学初“名师引路课”、进程“学科布点课”、期末“优质达标课”等举措激发了教师打造高效课堂的活力。“周六教研”、“同课异构”又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了高效平台。
随着实验小学“312”课改工程的全力推进,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更深厚,孩子的个性更加张扬,师生互动,和谐发展,共同成长!
四、坚持活动育人思想,搭建多路育人平台,德育载体不断丰富
坚持“活动育人”思想,以“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为德育工作理念,不断改进德育工作的方法,丰富德育活动载体,增强了我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学年德育工作以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重点,凸显安全、文明两大主题。在安全管理方面,共制定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工作职责、安全工作应急预案等36项,上下层次签订安全责任书14项,并实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责任追究制”、“安全首责制”。在安全常规中,学校做到每月安全“五个一”活动:即一次安全主题班会,一次安全专题教育,一次安全演练,一次安全板报,一次安全大排查。
活动育人我们力求做到:①卫生习惯、安全意识等常规活动—-常抓常新;②入队仪式、升旗活动等班队活动—-主题鲜明;③金秋科技节、体育节等群体活动—-全员参与;④文明小公民志愿者等实践活动—-讲求实效;⑤庆六一、庆元旦大型活动—-精益求精;⑥各种表彰活动—-榜样带动。
在活动育人的同时,并用环境育人、读书育人、实践育人、健康育人等为抓手,促进孩子德、智、体全面发展。例如我校一直坚持的“让歌声在校园飞扬”活动、“红领巾一条街”活动、2006年从我校发起且一直坚持的“爱我灵宝,从我做起,争做文明小公民”志愿者活动等,无不展示着我校全体队学生文明向上的精神风貌。2008年,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演示现场会在实验小学隆重召开,实验小学与北京红庙小学建立联谊学校接牌仪式,促进了豫、秦、晋金三角地区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快速发展,激起了我校全体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教学效率的热情。2008年,实验小学百年华诞庆典增强了全体师生的爱校情怀。2008年,实验小学百人合唱团代表教体局参加灵宝市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金城放歌”歌咏晚会取得优异成绩。2010年10月13日在实小举行的建队日现场会使实验小学全体师生掀起了“学科学、学法律”的热潮。我校连续六年的金秋体育节为师生搭建了锻炼和展示自我的平台,特别是今年5月12日上午,全市阳光体育观摩活动在我校举行,使实小师生群情振奋。来自全市各局直、乡镇中小学的领导、教师共170余人参加了本次阳光体育观摩活动。我校师生展示的校级项目广播体操《希望的风帆》、《阳光搏击操》、《感恩的心》、《跳皮筋》等气势宏伟、整齐划一、动静结合,展示了阳光少年的健康英姿;还有《快乐呼啦圈》《舞动鸡毛毽》《花样式跳绳》《小小滑翔板》等是年级特色项目,同样以精彩的表现赢得了所有在场观摩老师的一致赞扬。
可以说这些大型活动是实验小学“以活动凝聚人心”育人理念的最好诠释。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展示特色教育成果,办学品位日益提升
让学校充满文化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突破口,用上海建平中学新任校长程红兵的观点来说:学校环境是学校课程的“场”,既是物理的“场”,也是人际的“场”。我的理解,这实际讲的就是校园文化的显性的物质文化和隐性精神文化建设两个层面。我想,任何一所学校只要存在,那么就必然存在它独特的校园文化,并无声地以浸润、弥漫、熏陶、感染的方式影响人、教育人。
特色学校的建设是学校个性与文化的积淀和形成。这种独特带有创造性,表现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办学思想和内容上。特色学校的建设应重“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并举。我校在重视校园显性文化的同时,更重视隐性文化对学校管理、教育和教学的影响,并使其成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扩大社会影响的支撑点。隐性方面:我们的目标是文化育人最终要达到在“构建欢乐和谐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办学理念指导下,将实小百年老校的深厚文化底蕴、学校的办学思想、制度等转化为师生的内在行为,并自觉发展提升个人素质的更高境界。我们将学校文化的核心定为学校管理文化,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实实在在的做,实实在在的干。例如,我校要求领导班子做到“四真”:真情实感、真抓实干、真才实学、真知灼见。所以长期以来,实小的师生形成了求真、求实的作风,这也是学校隐性文化内涵的一种显性化展现。
让学生的特长在欢乐和谐的教育氛围中得到充分发展,是我校特色教育的一大成功。近10年来,学校一直把“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搭建才艺成长舞台”作为整合课程资源及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基地。在多年的实践中,学校坚持可持续发展、培养兴趣为主和轻负高效三项原则。在凸显第二课堂亮点方面,学校提出“能承担第二课堂辅导是实小合格教师的条件之一”的长效机制。假期首先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才艺培训,接着进行第二课堂活动辅导意向申报与才艺展示,最后由主管年级校长和年级主任共同评审确定申报教师是否能够承担本期的兴趣班辅导工作。这为第二课堂有效活动做好了师资素养的把关和提升。本期共组建118个兴趣小组,分校级队和年级队进行辅导,每个兴趣班在每天下午有一个小时的活动时间。因新北教楼投入使用,教学用地比较宽敞,各兴趣小组建立了固定的活动室,并配备了相应的设施,这从硬件上为第二课堂有效活动做好了支撑。真正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全员参与,全面发展”的喜人局面。
在创办特色学校进程中,实验小学从2005年到2010年分别成功举办了《我心飞翔》、《在灿烂阳光下》、《万紫千红》、《希望的摇篮》、《祝福祖国》、《快乐童年七彩梦想》庆六一特色学校成果展演活动。今年我校庆六一特色成果展是第七届,主题是“红领巾 心向党”。此次展演活动分为“版面展示”、“中心表演区节目展示”和“第二课堂活动成果展示”三大块进行。在小讲解员的引导下于会人员首先参观了我校精心制作的38块宣传版面,内容涵盖“庆祝建党九十华诞”、“第二课堂活动缩影”、“高效课堂”、“师生才艺作品”等;接着欣赏了我校文艺节目的汇报演出,节目紧紧围绕“红领巾心向党”这一主题,歌、舞、诵精彩纷呈,令人振奋;最后,所有嘉宾有序地参观了第二课堂现场展演和成果展示。现场展演以各兴趣班师生现场进行活动为主,并与家长进行互动。成果展示主要由书法、绘画、剪纸、剪贴等四个展厅来体现。展室中的师生作品精益求精,每个展室各具特色,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流连忘返。可以说展室的作品绽放出来的光彩吸引了每一个人。教体局马稳庚局长、市团委书记陈伟书记、教体局杜继英副局长等领导观看了整个展演后,给我校的特色创建以高度的肯定,使全体师生备受鼓舞。也可以说我校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为广大学生搭建了一个学习才艺、展示自我的平台,今年的庆六一特色成果展更是促进孩子心智发展、展现孩子才艺、张扬孩子个性的盛会,让孩子在活动中学会了审美、学会了创造,树立了自信,培养了特长,展示了实小师生多姿多彩、多才多艺的精神风采,同时彰显了实小特色文化内涵,和受到了家长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春华秋实,硕果飘香。实验小学在新世纪的征程中先后荣获“中国西部教育顾问单位”、“三门峡市文明单位”、“三门峡市示范性小学”、“河南省体育校本教研先进单位”、“灵宝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教育学会语文专业委员会教育科研活动优秀先进单位”、“三门峡市两基工作先进集体”、“三门峡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灵宝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灵宝市科技创新先进单位”、“全国示范家长学校”等百余项称号。
一所学校,教师发展了,学生才能发展,师生都发展了,学校当然会跟着同时发展。今后,我们实验小学将在教体局“惜时增效,轻负高效”工作的指导下,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优化教育教学全过程,努力创办群众满意的学校,为学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全市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为开创灵宝的美好未来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