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参加校长培训班学习时,发了几本有关教学管理的书籍,着重看了严华银所著的《今天如何做校长》。严老师,曾经做过高中分管教学的校长,也做过市里的教研室主任。所以,他的很多观点并不是纯理论性的讲解,而是在实际工作中的感受和一些好的做法,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有很大的借鉴性。严老师认为,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要成为一名有思想、有特色的校长,重点是要做好三件事——领导教学,发展教师,建设学校文化。
一、领导教学
学校的中心工作就是教学工作。作为分管教学的副校长,领导教学是刻不容缓的责任。首先自己必须精通教学,其次要领导学校的教学工作。“精通自己学科的教学”并不难做到,在严老师看来大多数的校长原本就是学科的骨干教师,正是因为在教学上技高一筹,才会沿着“骨干教师-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的成长路径,逐渐走向校长岗位的。不能说对所有学科的教学都精通,但至少对自己所教的学科还是精通的。我对于校长的专业引领还有更好的认识,那就是要做到专业过关。但作为校长只是自己教的好,还是不行的,你得做到引领教师的教学,才能算得上是好的领导。在领导教学的过程中,校长要做一个有心人,真正走进老师们的世界,从一线教师的需求做起,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这样学校的教学工作才能有创新、有活力。
二、发展教师
什么是教师发展?在严老师看来,这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包括教师的人文素养和专业素养的提升。他把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分成三部分组成:本体性知识,也就是教师的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即教育学、心理学等支撑教师“教”的技术和辅助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即教师综合运用上述知识实施课堂教学的知识。这其中,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与学生的学习成绩之间不具有统计学上的相关性,一个教师并非学历越高就教的越好。这一点,我想我们周围也具有一些实际的例子,虽然他教授的并不是上学时学习的专业,但是他所交的学生的成绩却是最好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知识的核心,教师的专业素养主要还是要通过课堂教学的跌打滚爬来积累。这一点我也是特别认可的,对于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与反思是一个教师提升自身素养的最直接的方式。
我想正像是一个好的教师必须要有好的教学思想一样,好的校长也一定要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自己独特的管理方式,当校长已有一段时间了,我的管理方式是什么呢?我也这样问我自己。虽然,我本人比较愚钝,但是我有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凡事我总喜欢亲身躬为还有布置任务的时候好面面俱到,我想我的问题就是在这里了。有的只是蛮干的精神,却没有巧干的智慧。有时,不敢放手让主任们去干,我应该多给他们一些自由干工作的权利,不能唠唠叨叨、啰啰嗦嗦的。这大概是我的最大问题了。找到问题,定能改掉,我会努力的。又是一年春来到,万物蓬勃。新的学期,希望这个春天我们都能有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