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就是指做事要守规矩。哈佛大学的MBA学员在毕业宣誓的誓词里,第一句话就是“我将以最正直的方式行事,以符合道德规范的方式从事我的工作。”但当今中国最大的可悲:基本道德缺失,价值观和信仰缺失,最基本的规范和常识都没有了,非常可怕!当下,我们更需要弥补和大力倡导的不是高尚,不是伟大,而是人人都能遵守的基本道德,基本的行为规范。目前,教育部研究制定了幼儿园、小学、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公开征求意见。这在教育领域是一件大事,一件喜事,这三个标准,是国家对合格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可以说,专业标准为教师专业成长提出了目标和要求,为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提供了重要依据。
理想
雨果说: “世上有一种东西比所有的军队都更强大,那就是,恰逢其时的一种理想”, 我们可以有伟大的理想,譬如当大领导大科学家、为国家做大的贡献,但我们多是凡人,也可以树立平凡的理想,譬如做一个好人,干好自己的工作,给家人幸福。不管怎样,为理想而努力,你不会感觉累,心灵是安宁的,人生是快乐的。有人说,当今的教育没有根、没有魂,是“失魂落魄”的教育。那么,教师是构成教育的主体,要想召回教育的灵性、魂魄、神圣性,教师就要有职业理想,理想就是方向!
教师的职业理想是什么?很简单,就是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无论是你现在教他,还是将来不教他,到什么时候他都觉得你是他的唯一。学生喜欢,其实也不难,百分之百的爱他们,学生是能感受到的,如果他的感受和你的付出不成比例,问题也在你自己,那就是方式方法不对,还不够艺术,需要改进,不要埋怨!爱是相互传递的,老师爱学生,家长敬老师,学生爱学习,教师有成就感和幸福感,这样就能形成一个良性的爱的循环,这种爱是恒久的,而且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会越来越珍视,他会把这种爱传递给其他的人,以爱育爱;同时,师生关系还是教学质量,学生爱你这个老师,他就爱你所教的学科,爱,能使人释放出无穷的能量,他一定能学好你这个学科,情商的效能远远大于智商的效能,这样,你的形象、你的口碑、你的职业幸福感就在学生和家长的“广告”中建立起来了,而且能形成“铜墙铁壁”,攻而不破!
调查问卷显示,学生最喜欢的教师占据前几位的要素是“有幽默感”“有激情”“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培养让学生喜欢的老师比培养敬业的老师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