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好学校源自好的办学理念

时间:2014/10/30

创建于1957年的四川省绵阳中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成为国内著名的大规模学校。国内外的各项学科奥赛比赛,活跃着绵中学子的身影﹔连续多年高考本科上线率、高考重本上线率在全省名列前茅。同时,它也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列入“优质生源基地”。

分层教学:落实“因材施教”的有效方式

作为执掌大规模学校的校长,胡东有着深远考虑。他回忆说,2007年他到美国4个州10多所学校考察期间,美国的精英教育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从'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到'精英人才的培养',实际上,正是孔子一直倡导的'因材施教'。”

回国后,胡东提出了“分层教学”的理念。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我们一定要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从学生的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以便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真正落实'因材施教'。”

除了平行班教学外,绵中也着力打造精品班级。据介绍,学校每一届从高一年级起组建两个“清北班”,其目标是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名校输送优秀学生。“对于这两个班级的学生,我们会提供大量非高考的选修内容、课??外活动和阅读书籍,让学生既有扎实的基本功,更有宏阔的视野、灵活的思维、过硬的能力。”胡东介绍说。

“校本学分选修课”:培养学生特长

率先在全省推行校本学分制,是绵中教育改革的大手笔。校本学分制以量化的方式,通过学分来记录学生在相应的课程领域的成长经历以及所达到的发展程度。

胡东表示,绵中“百家讲坛”是实行校本学分制的重要一环。“学生可以在15个学科100余个讲座中自由地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专题,选择自己最仰慕的导师,快乐地享受名师们精心烹制的一道道精神大餐。”

“百家讲坛”在课程的类型结构上,增设活动课程和选修课程,开展文学、艺术、体育、科技等各类活动。同时,学生自主筹办的文学社、话剧社、摄影组、舞蹈队、美术社、演讲与口才协会等社团组织在学校每月的主题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教育作家姚新中认为,采用“广泛的实践拓展”,可以让学生对自我、家庭、社区和世界进行整体理解。胡东说,只有把课堂的教育??有机的延伸到教室以外,教育才会更加丰富多彩,培养的学生才会符合社会的要求。高一的学生黄涵彬告诉记者,一进学校,除了感受到学校浓郁的学习氛围外,也亲自参与了学校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大家都有着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同时扩大了眼界、提升了能力。

学生“大施拳脚”老师“退居幕后”

平时管理这所近万人的学校,校长会不会压力很大?胡东却说,他基本没有怎么管理,每天下午还会和学生一起打篮球。用他的话来说,管理留在了班级、年级和各备课组,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绵阳中学晚自习有个硬规定就是老师不能上课,无论是复习旧课还是学习新课。该校高一年级的学生岳川翔告诉记者,晚自习的每节课都是他们自主学习时间,科任老师守在班上。“老师就像是'百科词典'一样,我们有问题就去'查'。”岳川翔说,这个自由时间段,有助于个人对知识的思考、消化和再提升。同时,学校的图书馆也是他经常光顾之地。

高二年级的吴怡君告诉记者,无论是学习,还是各类活动,甚至包括先进班集体的评选,都是绵中学生唱“主角”,老师在幕后甘当“配角”。

事实上,学生们的“大施拳脚”,离不开老师们的“主动退出”。校长胡东认为,在课堂上,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该校语文老师敬琳介绍道,所有的笔记、答案都是全班同学讨论、投票的结果,并非老师告知的“标准答案”。

“衡量课上得成功与否的标准,不在于我讲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到了多少﹔不在于我讲得生动、形象,而在于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快乐、高效。”“让学生更加欢快地接受知识”也是敬琳的教育理想和实践标准。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是学校教育的至高境界。我们在惊叹于绵阳中学所取得的成绩时,审视它的管理模式、办学理念、教学模式,无疑看到了它正在努力接近“从教到不教”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