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学法指导 提高教学效果
时间:2014/10/30
二、多做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多渠道地让学生观察或自己亲自动手实验,努力使他们形成手脑并用的实验习惯。教师可以注意寻找化学概念的背景材料,力图设计直观的演示情境,有意识地设计有悬念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和探索精神。在进行学生观察和实验时,教师要加强引导,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什么,思考什么,使学生明确目的,并使学生认真思考和操作,手脑并用,正确熟练地使用实验仪器,按实验程序完成实验,然后学会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总结、归纳得出结论,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另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活动,通过开展课外阅读,观察现象,做好小实验、小制作,撰写小论文活动。一旦他们看到自己的学习认识在实际应用中结出硕果,学习和钻研的兴趣就会更浓,课堂的学习效果也将更好。
三、结合课堂教学,教会学生记忆方法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根据初中化学的教学目标,研究教学内容的特点和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益的目的。同时,培养学生记笔记的习惯、对于新课,主要记下老师的讲课提纲、要点以及老师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的分析。对于复习课,主要记下老师引导提炼的知识主线。对于习题讲评课,主要记下老师指出的属于自己的错误,或对自己有启迪的内容。此外,对于课堂所学知识有疑问、或有独到的见解要做上标记,便于课后继续研究学习。
四、规范练习,掌握规范的解题方法
初中化学计算类型的试题较多,要教会学生在练习中理解概念,会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计算,要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练习要有数量保证,但并非要跳进题海之中。教学实践中,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的审题能力差,遇到复杂的题,不知如何下手;有的对基础知识和技能尚未掌握和理解就着手解题,导致计算错误;还有的解题思路不清,缺乏逻辑性,书写格式不规范,运算过程写错单位、或者漏写单位。为了充分发挥练习的作用,提高化学计算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在深入钻研教材和大纲的基础上,正确理解计算的目的要求,掌握计算类型,加强对学生练习步骤和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化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化学的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掌握一套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行为习惯,无疑会成为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