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短短的几个月的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班主任的艰辛,班主任的工作态度,教育艺术水平,教育方法,组织管理能力,以及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影响着班级建设,巩固和发展,也影响着学生的成长速度和趋向。我认识到作为班主任,不断要有良好的文化素养,还要有科学的工作方法。下面我就把我这几个月来的一些笨拙的作法向各位同仁做一汇报:
一、正面宣传教育 形成团结友爱勤奋学习的良好班风
我充分利用每天的班务活动时间和班会课加强宣传力度,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自我成才的动力。我把学习和行为习惯的事常挂在嘴边,常提醒他们。当然我也常用自身的行动来感化他们,教育他们。开始的一周内,几乎每天都有打架的,我总是以正面教育宣传为主,总是不厌其烦的给他们讲道理,做思想工作,直到把他们的心结解开,握手言和我才罢休。接手之初,我不敢有丝毫懈怠,每天总是早出晚归,早晨总是第一个站在教室门口,晚上总是等学生都睡定后才拖着疲转的身体回家。见到教室,清洁区的垃圾总是主动拣起。久而久之,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热爱集体的人多了,勤奋学习的人多了,打架的人少了。渐渐形成了团结友爱勤奋学习的良好班风。
二、培养强有力的班委会组织 让学生自治
要管理好一个班级,许多工作还得学生来干。我所遵循的原则是:干部能干的事,班主任不干。学生能干的事,干部不干。所以我在接手之初,就通过多种手段选择了一批得力的班干部。我让班干部把“以身作则和为同学服务”这两个原则作为他们的行为准则。班里的很多工作,我只是适时的指导,其他的都由班委,团委讨论完成。我给班委会每个成员都拟定了职责,让他们知道应该干什么,管什么,分工具体。例如,班长负责统筹安排,主抓学习;副班长负责纪律,卫生,考勤等,卫生委员专管教室,寝室,清洁区的卫生等。不光分工明确,每个班委会成员还要相互协作,班里的任何一件事都有多人共同管理。比如纪律委员除了督促纪律外,还要协助学习委员,卫生委员搞好他们的纪律问题。实践证明,一个得力的班干部组织,不仅能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而且对形成一个班风正,学风浓的班集体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不光班干部有事做,每个学生我依据他们的性格特点也给他们布置任务。所以我就制定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治班理念。我经常观察那些行为习惯差的学生,结合他们的特点,给他们找事做。我班的夏华山同学经常迟到,我就让他记全班的考勤,充分调动了他的积极性,他每天都早起,按时到校,迟到的次数明显减少了。还有几个不愿意打扫卫生的,我就亲自带领他们,我任卫生小组长,别的组扫一天,我们组扫三天,这样他们既受到了小小的惩戒,也使他们服务他人的习惯逐渐养成了。
三、利用各种机会及时与学生 家长 科任教师交流沟通
除了公开的正面宣传教育外,我也常与个别学生面对面的谈话。通过平时观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与学生交流,对他们的学习问题,思想问题,行为习惯,甚至是家庭问题进行了解,沟通,进行指导。同时,通过家访或打电话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了解其子女在校的情况,及时解决问题。
另外,还及时和科任老师沟通,了解学生的整体状况。对科任老师反映的问题及时整改,同时把科任老师的信息反馈给学生,使师生更好的配合,以达到提高各科学习成绩的目的。
四、不断学习 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
我深深知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在学生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我想绝大多数学生都渴望有一个博学多才的老师担任班主任。所以,我自认为在个人修养,行为习惯等各个方面还有待提高,在课余我总是向有经验的班主任学习,随时随地向他们请教,特别是我们一个办公室的刘永胜和李茂军两位班主任给了我极大的帮助,在此也深表谢意。除了向同行请教,我还在网上学习有关班主任的文章,不管有没有用,我只要看到一律下载下来,装入电脑,以便随时学习。作为一名当代班主任,不仅要教育指导学生,还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改变观念。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学生接触的信息量大而广,所以,我经常还向学生学习,师生共同进步。我认为要做好班主任,单凭爱心是不够的。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才能胜任工作,否则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总之,我这几个月来做的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丛这些小事中使我得到了锻炼,促使我在班主任之路上不断成长。既然承担了这份责任,不管前路如何艰险,我还是要尽力而为,尽吾力而不至者,可以无悔矣。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路漫漫其修远,我将会在今后的漫漫长路中更加努力,为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