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任班主任工作已十三年有余了,其中有欢笑,也有苦闷,有欣慰,也有烦恼。有欢笑,是因为我们班被评上校级文明班级、市级文明班级;有苦闷,是因为有时学生成绩下降了,或有学生犯错误了;有欣慰,是因为学生把我看成他们值得信赖的人,喜欢把心事向我倾诉;有烦恼,是因为有时在碰到较为棘手的问题时感到手足无措,不知如何解决。而谈到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心得,我说不上有什么经验,我觉得作为班主任,必须具备“三心”,即爱心,耐心和进取心。
1、要有博大的爱心。
“爱你的每一位学生吧”,这是我的一位老师在我即将成为教师时送我的一句话。现在它已经成为我的座右铭,时刻提醒我,爱我的每一位学生。每当我踏进教室,面对他们那一张张稚嫩的脸庞和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神,我深感自己的担子重,责任大。不但要传授他们知识,还要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做人;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生活。而这一点就需要班主任付出爱心。记得有一天晚自习,有一位学生突然肚子痛得很厉害,我们急忙把她送到了厂医院,在医护人员的初步检查后,认为应立刻作进一步检查。当时,我很着急。等通过血检确认无甚大碍后,我这颗一直吊在嗓子眼的心才放下。类似的事情在平时还会有很多很多,而需要做好这些事情,就需要看你有没有爱你学生的这颗心。
2、要有足够的耐心。
一个班级的学生既有学习能力较强的,也有学习能力相对薄弱的,而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成员——班主任,不能因为学生成绩不好或表现不好而放弃对他们的培养与转化。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同时班主任要善于发现、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偶然一瞬闪光点,也要大力表扬鼓励他们迎头赶上。
3、要有一颗进取心。
我用我个人的不断进取告诉我的学生,人人都要不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我个人在教学上、在班主任工作上,都力争做得更好。在班级建设上,善于总结方法,运用好的方法。在班级推行“班长负责制”,与同学们一起制订班规,同时推行了学生个人的量化考核与期末思想品德相挂钩的制度,从而杜绝扣分或者违纪情况的发生。我并不是“唯学习论”者,我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及市里各项活动,如:课本剧的表演,乒乓球比赛,篮球比赛,书法比赛等等,班上同学踊跃参与,取得了优异的名次。通过这些活动,增强了全班同学的集体荣誉感,使班集体拧成一股绳,真正成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由此,班主任在班上也树立了较高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