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的高考中,桐庐中学高三(18)班的班主任刘国莲所带的班级取得了优异成绩。虽然班级整体学习基础与其它实验班相比没有优势,但全班55个孩子中有33个上了重点分数线。面对孩子们取得的成绩,刘国莲表示,要让孩子带着幸福和理想离开学校。
为此,刘国莲总结了自己的丰富教学经验,提炼出以下几点教学心得与大家分享:
心得一享受教育者独有的幸福
班主任工作繁琐,压力大,付出与物质回报不成正比。但与其抱着怨气工作,不如快乐享受工作。其实每个班、每个学生都各有特点。每一年的班主任工作都是一种挑战,而通过自己的努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深深体验自己工作的价值,这是一种幸福!享受这种挑战和自身教学价值实现的幸福,这是我们自己能够追求到的。换句话说:幸福就在自己手里。
心得二对班级管理目标进行合理规划
高三工作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努力提高学习效率,明确目标,并且通过各项活动保持学生们为目标努力的激情。所以,高三一开学,刘国莲就提出了“步步为营,颗粒归仓”的学习精神,通过精神引领,帮助学生端正思想,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有了规划后,平时的工作安排方向就明确了,举措也有针对性了,班级的美化、黑板报的内容、班会主题等都围绕这一内容,这是班级工作的灵魂。
心得三帮助孩子坚守梦想
18班的同学在高二下学期时,就确立了自己心中的理想大学,而这个确立理想大学的目标是科学务实可信的。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帮助孩子们收集这几年全国重点大学在浙江省的组档分数线,然后帮助孩子们科学制定自己平时要达到的目标成绩,确立一个经过自己努力可以实现的梦想。
这样确立的梦想是伸手可以触摸到的,而且每一次自己都可以丈量自己离梦想还有多远。作为孩子们实现梦想的帮助者,除了帮孩子确立正确务实的梦想,更重要的是帮孩子们坚守自己的梦想,这也是与孩子们平时聊天最大的话题。
心得四重在精神引领
作为一名高三年级的班主任,要从繁琐的日常工作摆脱出来,更多的关注孩子思想深层次的问题,只有把孩子们的头脑“洗干净”了,其它一些常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而作为班主任应该利用各种场合和各种形式与孩子们探讨一些敏感问题,如“学生用手机是否有必要,应如何使用”,“怎样正确处理与异性同学之间的关系和个人情感”等等,尊重孩子的情感,站在孩子的角度帮助他们处理成长过程遇到的问题。当我们放远眼光,着眼于孩子的成长时,我们的工作就不会被一些琐事绊着脚了。
心得五增强学生自信心
一方面,我们要让学生觉得跟着你及班里的任课老师绝对没错,信其师才能信其道。班主任与任课老师要相互在学生中“吹捧”下对方,晒晒自己的成绩,拿点气场出来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每个阶段都充满信心。特别在一模以后,一部分同学会泄气,为此一模成绩总结时,可例举往届学生一模考得很糟,但高考成绩仍很优秀的事例,用事实说话。
新学年,刘国莲又担任了新高二文科直升班的班主任,“这与金钱、荣誉无关,与幸福有关。”刘国莲说,班主任工作是繁琐的、动态的,要在动态管理中积极摸索应对策略,才能让教师这的工作充满智慧,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幸福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