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新”老师,请给“顽”学生一个希望

时间:2014/11/3

新学期开始,一个班级的课任老师如果换了,这些课任老师对孩子们来说就有了新鲜感,有一种渴望、期待。

一位具备了几年十几年教龄的老师作为这个班级的“新”教师,在新学期第一节课这样介绍自己:“我的耳朵特别灵眼睛特别尖,你们的一举一动,说过的每一句话,我都知道的很清楚。所以,你们最好老实点,别跟我耍花样!”还说“你们有些同学的底细我是清清楚楚的,我教了这么多年书,你们的心理我早摸透了,别跟我玩什么猫腻,我治人的方法有的是,一招比一招厉害,不信的就试试!”

这让孩子们有丝丝寒意的话语,其实就是一种“威胁用语”,而“威胁用语”一般用在哪里,不说都知道。就这样,刚刚有了一定期待的那些所谓的“顽生”,刚刚萌发的一点希望之火瞬间就被扑灭在萌芽状态。

对于“顽生”来说,他们的“新”老师是他们“重生”的希望。由于客观原因,他们长期的被搁置在某种“废墟”之中、某个“阴暗”的角落,成了顽固不化的“分子”。这都是由于曾经的某个事件的发生而改变了他们在老师心目中的形象,以至于发展成了一个偏见,这个偏见是可以传染的,以至于其他任课老师也身受其染,再加上这些孩子确实在自我要求上不严谨,每每的也有所显露,所以老师们也就一致认可了这样的偏见。沉沦下去的“顽固不化”就成了这些孩子的代名词,小学有、中学更有。这学期我在新接手的一个班级前夕,就听到不止两三位带过这个班的老师说过,班级乱、班风不正从而导致学风很差。还说某某、某某同学起到的就是捣乱作用,怎么批评教育都没用。我笑了笑,说了声有数有数。我在这个班的第一节课的自我介绍中,开始就给全班同学讲了一个三国时期,官渡之战结束后,曹操当着所有文武官员的面,烧毁了他的敌人袁绍逃跑时留下的信件,这些信件都是曹操原部下偷偷给袁绍的密信。有人对曹操的做法不解,曹操说,以前啊,我自己都不能自保,何况其他人呢。现在我相信他们再也不会做这样的事了。曹操不去追查那些曾经写信的人,让他们在自己的眼中一律平等,结果,那些人最后都是死心塌地的跟随着曹操了。讲完这个故事后,我让孩子们分别说说我讲这个故事的目的,你一言我一语,孩子们也能讲出点眉目来。最后我告诉大家,其实上课以前,许多老师都对我说我们这个班怎样怎样,哪些同学怎样怎样,我对那些老师说:“你们说的,我一概不听,也不想听,更不想知道你们所说的这些,我要靠自己的自己的眼睛看、耳朵听,用自己的观察来发现。”有的同学想向我反映某某同学的表现,也被我制止住了。一个学期结束了,我没有发现哪位同学像原先老师所说的那样,都是非常好的孩子!

因为,在人的骨子里,谁都不愿意成为那样的人!尤其是遇到了“新”老师,他们都想重新证明自己、表现自己。对于“新”老师来说,这是改变班风、学风的最佳时机,错过了,这个时机将一去不复返,以后即使想改变一些什么,也许费的力气将更大!或许费了再大的力气,也不见得就能成功。

所以“新”教师第一次的自我介绍应该很重要,影响到的后果是深远的,可能会改变一些孩子的人生方向,哪怕只改变一位,也是值得的,对其他中等生、优生而言也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谁都想给“新”老师一个好印象,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