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班主任工作,我以为第一要素是爱心。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和爱护。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思想还不够成熟,行为还比较幼稚,感情还很脆弱。可作为班主任该如何展现自己的爱心帮助他们更好、更顺利地成长呢?师爱的高尚、纯洁、意义、作用、做法,在座的各位可能都说的非常好,理解可能比我更透彻,我就不赘述了。我只想谈谈爱心的具体落脚点和表现方式,那就是班主任的工作责任心。我们知道,做任何工作,有了责任心就有了做好的基础。学校把一个班级交给我,是校领导对我的信任;学生来到我这个班,是家长和学生对我的信任;任课教师愿意与我搭班,是同行对我的信任。凡此种种,不能不让我加强责任心,把工作尽心尽力做好。有了责任心,班主任工作就有了热情,有了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会动脑筋想办法,工作自然就能有起色,学生出现的情况和问题,我们就会有预见性,就会及时帮他们解决。做了近17年班主任,要说不出现倦怠,那是不可能的,可一想到自己的责任,还得要强打精神再加油。该到班的到班,该查寝的查寝,该扎在班上的决不放松。十几年来坚持走下来,在这种强烈的责任心下开展工作,所带的班级在教育和教学上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自己也获得了心理上的成功感。
做班主任工作的第二点体会是:紧抓常规,常谈、常说。班级常规管理是一项整体的育人工程。把学生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构筑学生自我管理机制,把班级常规管理落到实处。因此,我想方设法构建学生自我管理体制,为学生设置多种岗位,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岗“施政”,有服务同学、锻炼自己、表现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实际上,作为班主任不可能一天24小时全部跟在学生身边,更不能真正完全洞悉学生的想法与表现。只有当学生自己清楚自己该干什么、怎么干,才能自己严格约束自己,才能在“施政”当中有针对性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落实常规,具体来讲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建立值日班长制。每月进行一次值日班长提名和评选,对上月的值日班长工作提出建议和解决办法,以促进值日班长更好地工作,提高管理成效。一般来说,一天中班级中的事务由值日班长全权负责,其他班干部协助工作。值日班长负责检查当天的卫生、纪律、就寝、到班等各项情况,督促每一位同学做好自己的份内事,记载班务杂志,检查班干部的工作情况,主持召开班务活动,协调其他班干部改进工作。这样的做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他们的才能,班级的自我管理水平得到了加强,班集体内部也日趋团结。
2.民主改选班干部。为了使更多的学生有当班干部的锻炼机会,营造民主、公平、公正的人文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相信“我能行”。同时也能时时督促班干部把事情做好。我采取每月对全体班干部民主测评的办法,对测评的各项指标处于倒数的班干部进行轮换。有想做班干部以获得锻炼机会的同学,由学生自我推荐作竞选演讲,再由学生无记名投票,民主选举,班委会、民主理事会、团支部联合办公进行评议确定最终班干部人选。这种措施既可以给更多的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又有利于学生干部摆正个人和集体的位置,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班干部的职责是协助值日班长管理班级,负责文娱、体育、劳动、学习等各方面的工作,并记录工作情况。
3.事事落实到个人。明确每位学生在班级中的位置和责任,使学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和尊严,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为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就要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班级中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担负一项具体的工作,人人都为集体作贡献,人人都意识到自己是班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我在班级管理中建立起了一套“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的制度。它包括班干部管理制度、值日生管理制度和任务承包责任制度。在这种广泛的参与过程中,使学生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觉察到自己的利益所在,从而形成责任意识。
4、学生的成长道路,需要班主任、老师帮他们规范和指导。但工作不可能一劳永逸,学生是活生生的青少年群体,总有松懈的时候,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常谈常讲,随时提醒学生、矫正学生。常谈,也就是利用适当的机会与学生谈话沟通。班会、个别谈话、小群体座谈等,都是班主任工作的主阵地。有些观点,在公开场合是不适宜讲的,讲了反而会削弱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但在个被谈话或小范围内就会收到奇效,让学生感同身受,使学生对班主任建立起信任,从而亲其师、信其道,在生活、学习、成长中就会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常说,是我们每位班主任的法宝。平常经常说学习的方法、做人的道理、做事的方法,让学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但学生不可能不犯错,犯错了再讲再说,不断强化,不断记忆,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就会自觉的较严格的要求自己,实现自己成长与班级管理的双赢。
做班主任工作的第三点体会是:用公平民主平等学生。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公平民主的待遇,但我们也经常抱怨没有得到公平民主的待遇。所谓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我们要尽可能的给学生以公平民主的机会。一般来说,我不给学生补课,也不拿着学生的卷子或者成绩单去指导。因为我不可能每一个学生都给予这样的指导,所以我一个都不给予指导。这样是为了公平。虽然学生有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但不会产生逆反和嫉妒心理。如果指导的话,很可能拉拢了一个学生,却伤害了几个学生。一旦你给予学生指导了话,就得一直指导下去,不然,学生会觉得越来越看不起他了。在我们心里永远都不要在班里说差生两字,因为说了就表示有差生,而且差生就不会变好。就学生来说,老师越是信任他,他学习就越勤奋,自信心就越强,就能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在我们班,我把每个同学都看成我的朋友,和他们都有一定的师生友情,我从来不用鄙视的目光看待他们。对于差生,不管是在谈心还是闲聊,我总是注意给他们心理暗示,让他们觉得老师喜欢他,认为他行,他有潜力,老师相信他学习抓得起来。姜鹏、喻纬华、唐涛。
做班主任工作的第四点体会是:培养一支高效率的班干部队伍。班干部是班主任和学生联系的桥梁,是学生的精英,是教师的助手,是自我管理体现最明显的一部分。班主任、班干部及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同伞柄、支架和布,一个再好的伞柄如果没有支架的支撑是无论如何也撑不起一片天空的。在选择班干部时,我觉得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责任心强,办事公正,品学兼优,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活动能力,易于他人沟通的学生,让他们起到示范和榜样作用。(2)各类特色学生,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展示他们的能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点燃他们的自信和激情。(3)发扬民主作风,使学生干部同学关系形成动态平衡,人人有机会实现自我价值。为防止个别同学“老好人”主义,在建设、更新班委会时,一定要体现体现民主集中制。这样产生的班干部工作热情高、工作态度端正、切实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利于体现老师的思想与要求。(4)对班干部应经常统一思想,进行培训,教他们一些工作的方法和技巧。
总之,当班主任17年,我认为作到“四心”是关键:自己工作尽心;家长对我放心;科任们有信心;学生能够安心。我们班主任只要能调整好心态,先建立真诚的师生友情,把自己该作的事情作好,学生自然也会想办法把他们该作的事情作好。人是有感情的,学生是有良知的,他们与社会上有些人不同,只要我们舍得花时间花心血,我们完全可以用真诚的师爱唤醒学生,感化学生,转化学生,使问题学生问题更少,达到先说情再育人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