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给孩子一份期待,孩子还你一份成功

时间:2014/11/4
自参加工作以来,各种类型班级都带过,但实验班我还是第一次带,心目中他们各方面都是优秀学生,然而事实并不是我想的那样,初中他们都是老师的宝贝疙瘩,只要学习好就可以掩盖其他不足,个别同学有个性,很自我,缺乏集体意识,集体劳动中个别人比较消极,连起码的搞卫生,都做不好,对同桌也挑三拣四,想和这个一桌不想和那个一桌,总是为自己的错误找各种理由。喜欢听表扬不爱听批评,学习上不愿意和人交流,自我封闭式学习等等。面对众多问题我思考了很久:每个人都有归属感,学生也是,每位学生都想生活在一个好的班集体,什么样集体算好?环境舒适,有学习氛围,同学相处融洽,班主任和蔼可亲。所以打造以家为核心的强凝聚力的班集体;建立和谐团结的同学、师生关系;培养同学们要强不服输的竞争意识,成为我管理班级的理念。具体做法如下:
一、突出集体的重要性,展示集体的力量,打造家的氛围。
利用各种机会提升班集体的凝聚力。在军训拉练的总结会上,请大家畅谈感受,大家谈苦、累,特别是王晓靚同学脚上磨出大泡仍不上车,硬是在同学的搀扶下走回来,没有一个人掉队,大家都很骄傲……临近最后我问:“同学们,假如让你一个人走,你能否自己走回来?”同学们都说肯定不能,我说,这就是集体的力量,集体是我们战胜困难的动力。2012春季运动会上,突然下起了雨,但我班仪仗队队员依然笔直的站在风雨中,谁也没跑回去躲雨,会后我为被雨水打湿衣服的同学们,每人买了一杯优乐美,大家手捧热乎乎的杯子谁也没有急于回家,在教室中体会着大家庭的温暖。今年雪多,每次铲雪虽然工具不够,但全班所有同学都到场,我也和同学们一起参战,劳动中没人往后缩,好多次铲雪中,女生都和男生抢工具,班级的凝聚力就在这风雪中越来越强。每位同学都用心呵护8班这个大家庭。(我的总结是集体活动全员参加 包括班主任……)           
二、教育同学珍惜友谊,学会宽容,相互团结,心中有他人。
对于每个同学一天有一多半的时间在学校,和同学在一起,所以学会与人相处对每位同学的学习与生活都很重要。实验班的学生都比较有性格,都要尖儿,比如:挑同桌,于是我就让奇数列向后串桌,偶数列向前,每周都换一个同桌,让同学们学会与不同性格人相处,学会包容。我总说男生要大度,女生不要小家子气。
开学初我发现周一值日生工作,不是到点做不完,就是做的不彻底。了解后发现,有人干的多,有人干得少,甚至个别人故意来晚,大家攀比干活多少,相互埋怨,致使值日工作出现如此情况,于是我及时召开主题班会,讨论如何看待得与失,同学间要学会宽容,相互团结,并且通过我的亲身经历,教育同学,百年修得同船渡,三年同窗是缘分,让同学们珍惜彼此友谊,学会迁就他人,容忍他人,做人不要斤斤计较,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一年半了,现在同学们相处的其乐融融。生活上相互关心,学习上相互帮助,劳动中争先恐后。我经常对他们说:成绩不是第一位,做人才是最重要的。要学会合作,社会需要的是合作型人才。
三、抓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树立快乐学习的心态,创造轻松学习的环境。
对于实验班的学生思想上有两种倾向:一是给自己的压力大,思想负担重;二是信心不足缺乏动力。实验班学生成绩好,但同时压力也最大,初中他们都是老师的关注对象,有优越感,进入高中后不再是特别受关注了,产生了失落感;在初中他们都是学习成绩的佼佼者,对于失败和挫折思想上准备不足;部分同学对高中学习的不适应,成绩开始下滑,对自己产生怀疑;同时还要面临尖子生滚动,担心滚动出去,还有来自家长的期待,亲朋好友的关注,所以他们的压力可想而知。
我班石瑞鑫同学,自入学就特别努力,成绩也很好,是个特别要强的孩子,因而给自己的压力也特别大,她说每次考试,甚至平时做题,自己都紧张的手发抖,于是我就经常开导她,多注重过程,少关注结果,并与家长沟通,不要给她压力,年组的王主任也经常开导她,现在她情绪已经平稳多了,还有几位女生在考试前期,几乎无法入眠,就怕考不好,其实她们都很努力。为此我经常对他们经常进行心理疏导,要学会面对困难与挫折,我常用哈弗大学的一句名言“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来激励他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调整,大都数同学都能坦然面对一切。现在如果你听到8班的掌声,那不一定是为开心的事而鼓掌,可能是迎接困难的掌声。
四、培养同学们在学习上的合作意识。
入学初,在晚自习辅导上,我发现问问题的人很多,有的问题确实有难度,但大部分可以相互讨论解决掉的。于是我私下和几个同学交谈发现,同学有问题不敢问其他同学,原来有的同学一怕耽误自己时间不给讲,二是把其他人看成对手不想告诉,还有就是初中养成的习惯不愿问别人,没面子。针对此问题,我马上组织同学分析相互讨论问题的好处:相互讨论不仅对有问题的同学有好处,同时对被问的同学也会有收获。况且学习中谁都会遇上问题,要形成良性循环,相对全区你们不是真正的对手,而是合作伙伴,并且在交流中还可以增进友谊。后来晚自习问问题的同学逐渐减少,我反而担心同学们有问题不问,同学们说我们在下边已经解决了,有时同学遇到好题我还写到黑板上,大家共享。同学们的合作意识正逐渐形成。
五、培养同学们竞争意识,要强不服输。
我们班的1号是中考成绩第一名,可入学后就再没有上榜首,有些灰心,学习劲头不足,我几次找他谈心给他加劲,并多次打电话与家长沟通共同做思想工作,最后我激励他说:“这几年一中有一个魔咒……”。我还没说完他就接过话,“我知道,每年中考第一的,高考都不是第一。”“那么你能不能打破它,做一个改变历史之人,老师对你很有信心” 。经过多次开导、鼓励逐渐的他的劲头又足了。
我认为,一个个体的成功和一个群体的成功是分不开的,一个班级如果没有舒适、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没有一个集体学习氛围,那么你个人就很难成功。所以我经常强调集体的竞争意识。一入学我就要求,我们8班要来的最早(就提前5-10分钟),为什么呢?一样的智商,一样的老师,一样的时间,怎么超过对手,所以就得挤时间,实质上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培养同学们竞争要强意识,(我举我上学的例子,我要比其他同学来的早)。每次考试后我都和同学们进行成绩分析,与平行班级作比较,定目标定期望,谁下次努力进前100名,谁下次努力前10名,谁下次努力冲刺第一名,各单科前十名谁的任务),这样每个同学都有目标,就有了动力。
所以班主任老师要启发,引导你的学生确立自己理想目标,时常灌输一些新期望、目标,使之并成为一种内驱力,激发学习的动机、热情和信心。
自从高一入学,多次考试中,我班除第一次考试中考过年组第一以外,次次第一都被人抢走,于是每周的班会(鼓动会上)上面对全体同学我都要说,2012年老师我最大期望是咱班能考个第一,终于高二上学期的第二次月考中白珊同学终于拿到了年组第一,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成绩分析会上,同学们也个个喜笑颜开,犹如都拿到了第一,我笑着说,前十名要都是咱班就更好啦,同学们哈哈大笑。笑声中同学们的学习劲头更足了。而且令人欣慰的是期末考试中年组第一、第二都是我班的,并且前十名中有7人在我班。(当然这并不代表将来也是这样)
寒假期间利用大学生放假,我请来2011届的考入清华北大的三位同学到班级与同学们交流畅谈,谈清华北大的校园人文环境,谈成功经验,以此激励同学们,使同学们劲头更足了,收到了很好效果。
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班会上我庄重的激励同学们说:你们是乌兰浩特一中的希望,全兴安盟人民的期望,你们的成功,就意味着一中的成功。我希望有一天8班同学,能在北京或上海举行同学会。
高远的期许成就优良的群体。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通过实验,得到一个信息:假如你对学生有一个高远的期望,并将这一期望传达给他们,而且要不停的强化这种期待使之形成一种共同的心理暗示,那么就会有成功的结果。
最后我用一句话结束我的汇报:有人关注规则,有人关注破坏规则后的惩罚措施,而我关注的是期望,因为给孩子一份期待,孩子会还你一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