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的价值观,从小事慢慢做起
时间:2014/11/4
魏书生的微博里面的内容很少,但有这样的一段话对我感触很深,他写到:“多年来,我在全国各地讲课时反复提醒班主任,一定要具备挑动学生自己斗自己的本领。当教师挑动学生内心深处真善美与假丑恶开始斗争、抗争的时候,教师就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找到了自己的助手。教育学生的时候,力争不站在学生的对面,让学生怎样,不让学生怎样,要力争站在学生心理提出:我们需要怎样,我们怎样做能更好。这样学生会感到你不是在排斥他,而是在帮助他,你真是他的助手。一旦和学生建立了这种互助关系,就会进入左右逢源的教育境界”。从人性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无论大人还是孩子,教师还是学生,有的学生就是爱说,有的学生就是爱困,有的学生就是性子慢,爱迟到,有的学生学习时注意力就是容易分散。有人说其实减肥最简单,就四个字,“少吃多动”,但真正减肥成功的人并不是特别多,因为每个人的性格中都有惰性,如何帮助学生克服惰性,使学生在各个方面变得更优秀?
虽然提到德育很多老师都会认为太虚了,但是我认为,做好班级管理工作首先就应该是引导学生的价值观认同。在班级管理中,我经常利用老师的话语权,想方设法让学生认同一些基本的价值观,我个人认为对于学生来说,“对得起同学,对自已负责”这一价值观是最基本的。做到“对得起同学”,在班级里就会遵守纪律,保持安静, 轮到自已值日时,就会认真完成值日工作,会不迟到,会不传条,会注意不影响到别人学习。“对自己负责”,就会努力的学习,就会认真完成作业,就会坐直了,而不是趴在桌子上。当然灌输这种价值观,不能靠老师经常性的唠叨,要利用一切机会,班级板报,黑板上的条幅,制定班规时的指导原则,每天在班级黑板上写的名言警句,要求犯错误的同学写说明书,从某个角度来说也就是对学生价值观认同教育,当学生真心认同这些价值观,班级的各方面工作就会容易很多。
如果说对学生的价值观认同教育是班级管理的软件,那么班级管理中的机制建设应该就是硬件。任何一个班集体, 如果要想秩序井然,制度化管理是必然的。首先就是制定可执行的班规,班规一定是民主制定,在大家认同的价值观基础上由全体同学制定,大家认可。对一些基本的、学生常出现的问题,按照班规进行处理,简单、公平、公开、公正。 用明确的班规管理班级,会使班级的同学信服,管理就会有序,每一名班任都会这样做。
班级正常运转必须有一些机制,比如说,进入高中后学生的学习科目多,作业也多,如何督促学生每天认真完成作业?我们班的办法是:三个学生分成一组,共分为14组(两周轮一次),每天下晚自习时要求学生把当天的作业放在桌面上,每天有一组同学检查作业,并做好记录。第二天,我会随机抽查几个人作业,再对照她们的记录,这种双重检查,学生们作业完成的就好多了。
我们整个高一年组每天早自习都会晨读,要求学生大声朗读,通过大声的读,还可以避免学生上第一节课时困的问题。但开始读时效果并不太理想,后来我们班级专门有一名同学每天都把早读内容提前写在黑板上,每天在7:10上课前我也都随机找两三个同学检查一下,看看学生要求背的背会了吗?要求读熟的是否读熟了,通过这个检查,学生现在晨读效果好多了。每天下午第一节上课前的十分钟一般挺鸡肋的,有的同学来了就困,有的同学就会说话,我们班采用的办法是:每天中午由学生轮留在黑板上出四个英语题,要求学生们通过讨论,必须把这四个题弄明白,差五分钟上课前,我会随机找一名同学在前面把这几个题面对同学讲一下,由于有这个机制,一些的英语水平差些同学,还会早到班级点,中午基本没有迟到的。同时由于这个时间学生有事做,1:25后,学生说闲话比较少,趴在桌子上的也基本没有,讨论一会也使学生精神了,下午的第一节课时也不那么困了。
班主任不可能每天的早、中、晚总是很早就到班级, 三晚总是跟着,有一个认真负责的人来提醒和督促同学非常重要,很多班级都采用的是值日班长的办法,我们班也是值日班长负责制。每天值日班长都会填一张值日班长纪录单,这个单上大字写着:“为同学服务是每一名同学的责任。一天的工作,向同学展示你的能力,做事认真的态度,为同学有一个安静,干净,和谐的环境而服务”;“你的记录将展现你是有诚信的人,是值得信赖、负责的人”。在记录单上有班级日常学习、纪律、卫生情况等常规项目,通过这个记录单,值日班长知道自己应该提醒和督促同学哪些方面的事情,而且第二天这个单要贴到前面公示,这样,自习课时就不可能有大声说话影响别人的,课间在教室里和走廊大声喧哗和打闹的人就少了,三晚也没有窜桌的···一般时候,即使我没有到班级,也会有一名同学全天候负责提醒和督促同学在班级里的学习和生活。
我理解班级管理除了一些常规工作外,班主任的重点工作就应该是对学生进行“激励和督促”。 教育家尼尔说:“人本质上是需要鼓舞激励的,从来没有见到一个不在乎别人对你评价的人,即使你是道行再深的高僧,都需要别人的肯定,因为肯定就是价值所在。有时候肯定就是引领所在。你看上去是对他表扬,对他褒奖,其实这种表扬、褒奖本身就是一种引领。为了激励学生,我们班开展过一次“晒优秀”活动,由学生互相轮流在白板上写出三个学生的优点,每三天换一组人,每名同学都很在意别人对自已的评价,这种优点评价本身确实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和引领。在12月月考结束后,我制作了一个表格,以宿舍为单位,让学生写出自已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的目标,并送给自已一句话,我不仅把每个宿舍同学所写的表格贴在班级的前面公示,而且通过校讯通把每名学生所写的内容群发给了所有家长,并与家长沟通,一定利用我发信息的契机,与他的孩子沟通,同样的激励他们,这样学生们就会更加在意自己所定的目标,通过这种激励,大多数学生没有因学期末而松懈,大部分同学也基本达到了自已的目标。这个学期开学初,高一文理分班,我在开学的这段时间里,分别利用利用晚上9:50之后,周六、周日的下午的时间里给许多同学发了信息,对原来在六班的学生发了先肯定他的某个优点,对后入班的同学欢迎他进入六班,然后都是一样的,“虽然我们班不是实验班,学习成绩可能不是最好,但是我们能不能共同努力,把我们班营造成为学习环境最好的班级?”接到短信的同学也都给我回了短信,表达了他们的决心。我想,短信虽短,但这个短信对大多学生来说,一定会有激励作用的.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当老师这么些年,也慢慢感到教育是慢的艺术,万物都有季节轮回。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个体,不犯错误没有问题是不正常的,要给学生们充分的时间和耐心,不急功近利,学会等待,慢下来才能注意到他们的困难并及时给予帮助,当我们真的把这些需要帮助的学生当作自己孩子时,就会微笑着对他们说:“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我们等待着你们慢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