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更是为孩子将来的发展作全面准备的地方,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定基础。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需要健康的身体、丰富的知识、良好的心态以及学习能力、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等等。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过:“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基石,生命是教育学思考的原点。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基于此,我校着眼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一目标,提出了“增强‘三个吸引力’,打造魅力学校”的教育理念。近三年来,我们以增强“教学、班级、校园”三个方面吸引力为核心,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增强教学吸引力 全面提升教育理念
先进的办学思想是治校之本。通过实践,我们认识到,管理观念的更新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先导。没有科学、先进的理念做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就会出现无序的管理、盲目的教学,就难以形成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改革局面。而校长在教育理念的引导上尤其起着重要的作用,校长首先应确立科学的教育观、管理观、教师观、学生观和质量观,才能以此为根基促进教师和学生理念的更新。
在教学方面,我们首先加强了师德师能建设。自2008年以来,我们在全校教职工中强力推进以“塑造阳光三态,践行优良师德,体验快乐工作”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教师倡导“好心态、佳状态、高姿态”,引领教师处理好“工作与生活”,“自我与集体”,“师生与家长”的关系。随后,我们又组织开展了“深化‘阳光三态’教育,提升师德建设层次,引领教师幸福成长”为主题的系列师德教育活动,倡导教师“以好心态迎接每一天,以佳状态处理每一件事,以高姿态衡量得与失”。学校师德建设工作的层次和品味不断提升,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成就感进一步增强,有效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名校之“名”在于名师,名师之“名”在于求精。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支点,没有教师的发展就谈不上实质意义上的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作为校长,要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激发教师的兴奋点,发现教师的创新点,放大教师的闪光点。我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积极为教师搭建学习与成长的平台,组织全体任课教师去杜郎口等名校参观学习,并分别从教学管理、课堂模式和学习小组的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学习、研究和讨论,逐渐探索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小组合作学习,3+1课堂教学模式”。在教育实践中,每周学校领导干部带领全体教师有针对性地听观摩课并集中点评,提出整改措施,学校形成了人人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的良好氛围。我们的校刊《课改论坛》上每期都有干部老师们精彩、深刻的课改反思及创新思想火花。不同级部之间开展的“同课异构”活动,促进了教师积极探索最优化的课堂教学模式。2009年我校启动了“生本教育”课题实验,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实验领导小组和实验指导小组。大家认真学习生本教育的教育教学理论,潜心研究生本课堂实录,精心组织课题实验内容的讨论,制定出我校的“生本教育”课题实验方案,不断丰富和完善课题实验研究的内容。在课题实验中,教学管理干部挂包学科,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以专题突破为方法,各教研组依据学科特点、学生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课题研究。课题指导小组与实验教师一起备课、听课、评课,定期召开全体实验教师专题研讨会,全力推进课题研究。
在新理念的引领下,我校的课堂教学实现喜人的转变:变“教师为本”为“以学生为本”,教师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师生关系变“师道尊严”为“平等、和谐、民主、互动”。教师在教中学,在教中悟,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个体体验;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并形成了独具我校特色的“小组合作学习,‘3+1’课堂教学模式”。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我校教师形成了浓厚的研讨氛围。在专题研讨会上,教师们畅所欲言:谈课题实验的收获、谈课上课下学生给予的惊喜、谈课后反思、谈课题实验中的担忧与困惑……分组合作,群策群力,资源共享,专题突破,大大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改革,大大增强了教学吸引力。
提升班级吸引力 建设和谐班级
学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构建和谐社会培养未来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而班级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单位。和谐班级建设直接关系到学校、社会、家庭的和谐与否;关系到学生成长环境是否和谐优化;关系到同学间互助与合作是否和谐有效。和谐班级建设方面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建设和谐文化氛围。加强以班风为核心的班级文化建设,学校设立各具特色的班级宣传专栏,引导学生建立行之有效的班规、誓言;班级设立了各具特色的学习小组专栏,在学习、纪律、品德等方面展开了良性竞争,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思想;班内有统一制作的班级文化建设专版,图书角、卫生角、班级日志等井然有序,走廊墙壁上悬挂着各班优秀学生照片,为大家树起身边学习的榜样。
2、自主管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我校坚持以多元化的学生自主教育为重点构建起全方位的学生自主管理、自主教育模式。学校设立校级、年级、班级三位一体的学生自主管理机构,组建级部学生会,对学生成才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现在,学校已形成了学校策划、教师指导、学生实施的学生自主教育氛围。
3、充分发挥每一名任课教师在班级建设中的作用。学校积极推行“教师助学制度”,每个教师带3—5名学困生,从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给于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教师助学有助于全面了解学生、倾听学生,找到最合适的教育切入点,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4、大力实施励志教育。每个教室都悬挂名人名言,时刻激励着学生们自信、努力、成功。每天的“花开之声”广播,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教育,让自信的种子深深扎根在学生心中。“参与明星”、“发言勇者”……丰富多彩的评选活动,让学生体验进步和快乐,收获成功和自信。“你做得真好”、“你一定能行”教师一句句充满鼓励的话语,点燃了学生自信的热情,使学生们表现得更加精彩了。
5、科学处理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三者间的关系,做大综合教育。完善了家长学校体系,各班成立了家长联系委员会,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策略;教师家校联系本、校讯通、家访、电话等方式加强与家长沟通。通过组织家庭教育专家报告会、教育经验交流会等方式,形成教育合力。将合作学习小组由校内延伸到校外,利用节假日组织开展课外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拒绝家庭溺爱,反对家长代劳”活动,让学生通过在家中做好点点滴滴的小事,理解家长、体谅家长、感恩父母,在参与中提高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家校互动,共同关注,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各具特色的班级建设,大大提升了班集体的凝聚力,班级真正成为了孩子们自己的“家”。每周学生会自发地组织形式多样的班会,实现了“学生管学生”的民主管理氛围,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了班级的建设与管理中,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学生形成了“抓住一切机会展示自我,锻炼自我,提升自我”的意识,在民主平等的班集体中,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无论是课堂上还是平时活动中,每个学生都能侃侃而谈,说得有理有据,充分展示出和谐班级建设的魅力。
增强校园吸引力 打造魅力校园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作用。我们力图创建的“人文校园”也对学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仅用科学规范的制度管理,还积极探索人本管理思路,使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目标内化为师生的人格信念,转化为师生共同的愿景,落实到师生的实践中,实现了较高层次的环境育人。我们注重校园文化的整体规划,创设富有特色的艺术文化环境,让每一幢楼、每一条甬路、每一处景点都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学生走进校园,就如沉浸在浓郁的艺术文化氛围之中;我们力求充分发挥每个景点的启智作用,让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书香气息和人文底蕴。在每一堵墙壁都挂上学生们那富有想像力的艺术作品;在展示栏里张贴着学校的名人事迹,让每一道长廊都成为学生展示自我、放飞自信的舞台;每一个教室都有读书角,让爱读书成为学生的习惯。
学校重视书香校园建设,努力使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散发出沁人心醉的书香,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潜心读书,感受读书的乐趣。我们在全校师生中广泛开展阅读活动,充分利用学生作文比赛、“我与伟人交谈”、手抄报展评、国旗下讲话等系列活动,引领学生的人文成长;利用“花开之声”校园广播站,播出古诗文和名著作品等,配合图书室阅览,建立班级图书角,合理安排读书时间,开设阅读课。学校还组织 “亲子共读”活动,引导家长与学生一起读书,交流读书心得,让书香飘进千家万户,让好书陪伴每个家庭快乐生活。
学校为每个学生建立身心健康档案。开展针对性强的身心健康教育活动,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学生心理咨询室--“阳光心态园”,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教师通过专题讲座、个别谈话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学校还实施了“导师——研究生”制度,让教师从学习、行为习惯到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帮助,促进每一名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生的学园、乐园。学校遵循“传承文化品位,引领现代气息,凸显人文精神”的原则,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了团结向上的校风、教风、学风;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均由学生负责,进行风采展示:升旗手介绍,国旗下讲话,学生不再是旁观者,而是主持人和演讲者。每天下午第一节的课前20分钟,校广播站会为同学们播放形式多样的节目,而广播员全部来自学生。学校还完善了文学社、舞蹈、器乐、声乐、篮球、足球等各种课外兴趣小组,定期组织开展篮球、足球、乒乓球、拔河、知识竞赛、演讲、手抄报、知识讲座等系列比赛、竞赛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特长、活跃校园文化,提升校园吸引力,真正把学校建设成为学生的学园、乐园。
多年来教育实践使我深深地认识到:只有“用心”做教育,才能有惊喜的回报;只有“用心”做教育,才能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用心”做教育,才能不断积累总结,反思提升;只有“用心”做教育,才能不断探索教育规律,整体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不断发展;也只有“用心”做教育,才能赢得师生的真心和支持,发现教育的乐趣。“三个吸引力”的大胆探索,使周村一中越来越成为广大师生人人都向往的精神家园。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学校建设的大花园中,周村一中必将成为一朵别具特色、五彩斑斓的魅力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