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学生的需要 教师的可能

时间:2014/11/13

每当谈及大学课堂,我总会不由地想起第一次登台讲授公选课的经历。
那是一门名为“实用公文写作”的课,此前本校还没有老师系统地开设过,尤其是有行政文秘工作经历的老师开设这门课,我应该算第一个。第一次课是磕磕绊绊完成的。我准备的内容和同学们的期望出现了差距,同学们并不买账,有的说,就讲实用的,哪类文体和我们将来的工作贴得最近就讲什么;有的说,不用说理论,你就讲怎么写吧。
通过了解,选这门课的同学大致有三类:一是学生干部,他们在从事班级事务管理和其他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发现实用写作知识的欠缺影响了工作的开展,因而急于得到这方面的专门训练;二是有志于报考公务员的学生,手中虽有各式各样的申论复习应考资料,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让大家束手无策,他们迫切要求学习并掌握公务员考试实战技能;三是有志于发展写作兴趣的同学,他们喜欢思考,有动笔的良好习惯,希望借助公选课提高自己的能力。综合起来考虑,同学们对这门课的选择,主要出于两种考虑,一是发展自己兴趣的需要,再就是成长就业的需要。其他课程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于是,如何营造课堂氛围,如何把握学生的需要,适当延伸课程的时空容量;如何开掘一个教师可能的深度和高度,让小课堂产生大效果,成为我思考和实践的第二个问题。逐渐地,总结了这样几点——

一要站在学生全面成长的角度备课讲课。大学生对学科知识、具体原理的掌握都比较扎实,他们成长的困惑大多集中在如何根据外部条件的变化,准确地做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并如何进一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自己、对社会、对未来的健全的判断力对于学生的全面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用公文写作的教学对于提高这种判断力的作用非常明显。比如学习申论知识时,引入一些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正确科研方法的锻炼等材料,引导大家提炼观点、储备知识,从而形成对社会经济发展大势、个人成长成才正确道路的判断能力,收到了较好效果。

二要营造宽松、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写作能力的高低体现着主体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不可能在机械、刻板、我讲你听的课堂中完成。写作课的教学需要师生的相互碰撞、相互切磋、共同感悟,提炼概括的能力、表情达意的能力、把握相近文体的能力只有在这种氛围中才能内化为学生的素质。我在课堂上,鼓励同学们就某一个观点针锋相对地讨论甚至争论,鼓励同学们就某一种现象从不同的角度去提炼观点,鼓励同学们循着一条线索进行深入的探究和追问,鼓励同学们提出与老师所讲内容不一样的思路和看法。课堂气氛活跃了,师生的关系自然就近了,教师所做的引导自然也就入耳入脑入心了。要营造这样的课堂气氛,教师还要把自己的求学治学得失、成长道路轨迹和学生进行交流,学生的思考就会更进一步。比如当我把自己从事学校行政文秘工作的心得讲给学生听时,他们对一些枯燥的公文写作增加了感性的认识,掌握得也就更加牢固了。

三要做一个不断出新的教师。一门课要能吸引学生,靠的是什么?

恐怕最该关注的是教学内容的不断出新与教学方法的不断改善。从内容上看,写作知识的学习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尤其需要与时俱进。公文的格式、内容、应用范围不断发生变化,事业的发展、形势的要求对实用写作不断提出新的课题,要教给学生最新的知识,这逼迫着我不断寻找新的例证,不断充实新的内容,所以我的教案根本无法也不可能固定。从教学方法上看,在相近文体的学习中,采用“设定情境+讨论+练习”的方法,帮助同学们掌握近似文体不同的写作要求。在常用文体的学习中,采用“讲解+练习+现场讲评”的方法,帮助同学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掌握常见应用文体的写作方法。教学内容不断出新与教学方法不断改善,效果非常明显,帮助学生养成了爱积累、爱观察、爱思考的习惯。外国语学院的一位学生在作业中说:“我过去从报栏前经过,从来没有认真注意过其中的内容。自从听了刘老师的实用公文写作课,我开始关注《光明日报》的‘光明论坛’专栏,积累了很多有启发意义的观点和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了提高,对我将来报考公务员一定会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