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师重在培养
时间:2014/11/13
我说给青年教师一个锻炼的机会,校长却说教师有的是,不合格就换人。
我以为,他们刚刚大专毕业参加工作,满腔热情,浑身干劲,刚走上讲台出点差错,或者说教学效果欠佳,这是难免的,可以理解和原谅。对他们严格要求也是应该的,但不能动不动就“挂起来”、“下岗”、“炒鱿鱼”,这实在不利于他们的成长,不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也不利于教育资源(教师为第一资源)的合理和持续利用。再说哪位老教师不是从年轻的时候走过来的呢?
对于青年教师,应该重在培养。记得我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还不到20岁,和这些年轻人一样,有满腔热情,冲天干劲,而在教学业务上还相当生疏,看到老教师工作都很老练,就十分羡慕和敬佩,即使再虚心学习,工作中总是难免出差错,有许多棘手的问题不能解决,教学上经常出现拦路虎。好在当年的学校领导非常关心和呵护青年教师,从政治上、思想上、业务上和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怀我们。老教师在业务上传帮带,手把手地教,师傅总是及时传经送宝,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实践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在处理学生问题和班级管理上,老教师都有一手,这是他们在多年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行之有效的真经,往往是在《教育学》中难以学到的。我真是收益很大,少走了许多弯路,而逐步走向成熟。今天回想自己成长的道路,多亏了学校领导的殷切关怀和老教师的耐心帮助,我前进的每一步都有他们的功劳。如果,当年他们对我采取放弃的政策,按现在的话说“挂起来”、“下岗”、“炒鱿鱼”,我就不会有今天。
现在,有的学校领导在处理教师问题上态度比较简单,不做思想工作,也不予具体帮助,把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当成了雇佣关系,像老板和雇工一般,动不动就“引进”教师。对在职教师,你好我就用你,不好我就开除你,甚至以与领导的亲疏,来决定教师的去留。教师之间的关系也相当紧张,在升学率的竞争中往往是各留一手,为了显示自己的优势而排斥甚至伤害他人,这都是不正常的现象。青年教师业务生疏,单纯而不世故,与领导交往不多,如果不注意,往往是受排斥,甚至“掉饭碗”的对象。
年轻人的成长在家靠父母的教育,参加工作后就靠领导的教诲和同事的帮助。特别是初入世事,幼稚多于成熟,鲁莽多于经验,想象多于现实,工作中往往出现一些疏忽,出现这样那样的差错,他们是多么需要关怀、帮助和培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