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获得从事教育心情愉悦的幸福感,学生获得健康成长、健全人格,推动社会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因素。“现代社会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我国,人们生存的压力使普通高中都十分关注升学率,使得高中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那么,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笔者认为要用“心”。
一、爱心——让学生共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亲其师,方可信其道。”我国近代教育家夏巧尊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教师,要学会换位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或弟弟妹妹的态度,用爱去教育关心学生,让他们时刻感受到你的关心,你的爱心。当师生在感情上产生共鸣时,形成尊师爱生的氛围时,就能真正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我们班有一个学生,因为家庭困难,学期结束时自动退学。新学年开始以后,我把情况汇报给学校,在学校减免贫困生学杂费的惠生政策下,他的学杂费免交了。“人生中的任何困难我们都不要逃避,因为你还有我们”。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爱心关怀下,他成绩一直很优秀。
班主任给学生以爱心应该在学生最需要呵护的时候,一声问候,一句鼓励的话语,放假时的叮嘱,都可能使学生产生共鸣。“爱是唯一的理性。”一位老师如是说。
二、宽容心——原谅学生的错误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需要有宽广的胸怀,作为老师更需要有宽容心,因为“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石头,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比。”老师能原谅学生的每一个错误,因为他们还是孩子,是可以被教育的孩子。
作为班主任,面对犯错误的学生、特别是经常犯错误的学生,老师处理方式不当容易激化师生之间的矛盾,导致不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出现。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存在就是合理。”每个人都希望受到别人的鼓励,这是毫无疑问的。面对犯错误的学生,班主任一定要把学生放到他成长的历史中去考察。“没有抽象的学生。”“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学生犯错误那是因为他过去的环境,他过去的一次次不经意的举动,使他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要有宽容心,你的宽容,能够赶走他心灵的乌云。
三、年轻的心——学会与学生相处
许多学生把见到班主任比如“老鼠见到猫”,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发现当了高中的班主任以后自己就不在年轻。因为中国有句古训,“师道尊严”。人的感情是心灵中最隐秘、最容易激发的区域,特别是未成年的学生的心。老师如果不放下自己的架子,就不能走进那美丽的心灵世界。著名的教育家于永正说:“要蹲下来看学生。”尊敬的老师,放下你的架子,和学生真心诚意地交朋友吧!带着一颗年轻的心走进学生们的心灵,与他们打成一片: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共同讨论、交流;在课余时间与同学们一起游戏、嬉戏;在处理问题时与同学们共同商量、探讨……让每个孩子真切感受到你不是他们“可怕”的老师,而是他们最亲密、最知心的大朋友!
四、细心——给学生及时雨
“细节决定成败。”作为班主任,要细心观察学生的表情、行动、语言等能表现其心理活动的细节。呵护学生,需要用细心去呵护。越是在非常不显眼的地方细致地表现出对与你无关的学生的关心,越是令学生感动。
记得在一次上操的过程中我同时批评了两个学生上操不认真,在批评其中一个女生时我从她面部的表情上看到了她的不愿意。事后我才了解到她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学生,在批评她后的一节课后我找她谈话,给她受伤的心以平抚,赢得了学生的尊重。
五、公心——关爱每一个学生
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要求教师有一公正的心。优秀教师应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感。学生们对教师公平与否的事情特别敏感,如果学生们看到教师一直用一视同仁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论对方是男生、女生,不论对方漂亮、丑陋,也不论成绩好、坏,他们就会受到启发和激励,会感到教师的诚实和公正。由此,学生会获得安全感,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信的习惯。反之,学生会惧怕错误,产生孤独和排斥心理,不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尽在学生眼底,一举一动,正确与否,学生心中都会评价。记得我们班一个学生和班干部发生了冲突,在处理过程中,我并没有袒护任何一方,而是要求他们各自分析冲突中的自己的不足,明白了道理,相互道歉,既维护了班干部的威性,又保护了这个学生的自尊心。
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构建,需要老师用心,心有多大,和谐的范围都有多广,爱心、宽容心、年轻的心、细心、公心、还有责任心、善良的心、真诚的心……一句话,从心开始,时间的长度是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