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第一中学在2011年高考中再创佳绩,上线率、录取率均创历史新高。这些可喜成绩的取得,是学校做好新课程改革下高考研究和日常工作真抓实干的结果。
一、明确思路,加强管理,推进学校发展的新进程
新课程改革是一场课程教材改革为表征的,包括教育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思想以及教学管理制度在内的全方位的变革。科学的教学管理是新课程改革的外在保障,又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及教育科研等方面建立了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条例。高一年级的阳光分班制度,推动了教育公平的实施进程;高二年级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机制,促进了级部团队的合作,促进了级部的和谐发展;高三年级的精细化管理方法,实现了“在细微中查找不足、点滴中积累进步”的主旨;信息处就完成了校园网的建设,开创了“校务办公管理系统”、“校内资源库”、“邮件系统”,为我校实现环保的办公管理,积累优秀教学资源做出卓越贡献。这些举措,对于推动学校科学管理进程,深化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注重培训,主动发展,探索教师队伍成长的新途径
新课程对教师的能力和水平都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拥有一支具备新课程理念、业务能力突出、教学水平高超的教师队伍,是高考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证。为此,学校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加强集体备课和集中业务学习,融“备—讲—评—思”为一体,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制定并实施了以学科教学为中心,以“发现、分析、解决课堂教学的主要困惑、主要问题和实际难题”为主题的学科教师集中学习与组内研讨相结合的业务学习制度。实现了“探索模式、解决问题、交流提高、共同进步”的目的,极大地推动了学科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为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促成教师专业化成长,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促发展活动:“1+1协同成长”活动,发挥了骨干教师资源优势和辐射作用,促进了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稳步提高;“诊断性摸底听课—精细化评课—课堂重新建构”活动,有效地促进了新毕业教师的快速发展;“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有利于培养典型,树立标兵,从而促进教师课堂有效教学水平的提高。
校以师名,师助校名。学校的市级“刘天云高中数学名师工作室”、市直级“张文军高中政治名师工作室”、“郭华高中英语名师工作室”、“张淑华高中化学名师工作室”4个工作室揭牌并开始开展工作。一个名师可以影响一所学校的前途,可以掀起一股教改新潮流,可以点燃一批教师的教育激情。名师培养工程也是打造学校名校品牌的需要,也是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促进学科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名师工作室活动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教师培养工作的进程。
三、加强合作,促进交流,实现共建共享的新跨越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广泛的校际交流成了学校发展中的一个比较鲜明的特色。
学校与梅河五中开展了教学交流活动,相互听课,每年定期进行各学科交流课教学活动,两校互派老师组织“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共同评课,实现共同提高、互利共赢。
为适应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学校拓宽交流领域,先后与四平一中、长春二实验、白山二中建立起了“BEST四校协作体”。本着“积极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定期开展公开教学活动和四校联考等工作。实现了在交流中提高,在竞争中进步、在合作中发展。
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到宁夏、山东、北京、上海、杭州、西安、哈尔滨、秦皇岛等地考察学习。通过对名校的实地考察,学习名牌学校的先进经验,使大家亲身感受到了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更加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为今后的管理与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扎实深入的开展注入了新鲜营养。
近期,学校积极与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来我校学习的教师进行教育交流,为教师交流搭建平台,组织召开了教育教学座谈会,进一步加强了两地教师对教育教学理念、教学设计的选择等方面的理解,也增进了民族间的友谊,加强了民族团结。
四、研究高考,科学备考,提高应考备考的新突破
2007年,吉林省正式进入新课程改革。学校为了加强全体教师对新课程的深入了解和推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改革,积极开展了“新课标解读”、“高考考纲解读”工作。通过解读活动,使教师能够准确理解课程标准,能够把课程标准分解为明晰的学习目标,能够做出关于怎样去达到目标的教学策略的选择。同时,及时掌握高考命题动向及考试重点,获取最新的高考信息,实现备考与高考的有效对接。活动的开展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科能力的提升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每年高考结束后,学校组织所有高考科目的任课教师认真研究分析本学科高考试题。在对试题的分析与研究中,挖掘命题特点、把握命题规律、明确命题导向、探索教学规律、交流备考经验、完善高考备考策略,为高三科学备考提出建设性的意见。“高考试题分析”活动促使全体教师研究高考、分析高考、把握高考,全面提高高三复习的教学质量,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高考备考工作创造性的开展,提高了全体教师的专业水平与业务能力。为了使高考成绩分析、评价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学校引进网上阅卷系统,成绩统计分析进一步规范,教学、辅导、考试等环节更贴近高考。
近年来,通化一中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存在许多突出的亮点。学校始终坚信,有上级领导的关心,有社会各界的支持,有教师们团结协作和不懈努力,学校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通化一中将精心营造学校良好的教育生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着力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为通化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