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阳光国际学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下设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部,学生2675人。寄宿制学校与走读制学校的最大区别在于:学生在校周期长,课余时间多,生活集体性强,自理能力要求高,根据这些特点学校长期以来坚持以“三全”(全员育人、全程关爱、全面服务)为工作方针,以“日常工作精细化,德育工作活动化,公寓管理优质化”为工作目标,努力营造温馨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完善制度,狠抓落实,做到日常工作精细化。
制度是做好工作的先导。各学部学生处根据三个学部的实际情况细拟了相关教师的工作职责和各类制度。首先健全年段长、班主任工作制度。把那些隐形的考评方法,变成可以明确、一览无遗的操作程序,通过开学初针对性的培训让每一位年段长、班主任在开学初就可以明确自己的工作方向和具体安排。其次规范例会制度,确保各项工作井然有序。每大周三个例会:年段长例会、班主任例会、生指教师例会,做到时间、地点、人员、内容四落实。再次进一步完善各种工作管理制度,如:班主任绩效考评制度,班级量化评比制度,周末假期留校值班制度,导护师值日制度,“一岗双责”制度等,并狠抓这些制度的落实,年段及团、队各项检查评比力求规范化,每天巡视检查并及时通报。每月按常规积分高低,各年级评选出2个获得流动红旗的班级,使全校形成班班争先、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从细节入手、注重养成教育。学生的生活是由一件件小事组成的,学生品德与行为的发展也是在不断地受到小事的影响。因此,我们重视细节,防微杜渐。将“德育”具体化、细微化、可视化,将德育内容、要求不知不觉地溶化于学生生活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个细节,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细节中唤醒自身成长的自觉性。学生处利用开学初培训机会对相关老师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如接送车工作、教师值勤工作、月优胜班级评比细则等培训,让所有老师明确自己的工作方向,做到心中有数。俗话说:良好的习惯将使每一个学生终身受益。加强学生的常规教育,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石。因此从细节入手、抓养成教育,是学生处工作的重点。学生处提出十个好习惯,分别是:一声问好;两个轻声:(走路轻、说话轻);三处整齐:课桌、教室、宿舍;四项自觉:自觉排队、自觉就餐就寝、自觉劳动、自觉作业。为切实落实到位,学生处于期初对年段长、班主任进行培训,明确要求,年段加强督促管理班主任训练到位,并将十个好习惯列入年段班级评比,师生每日值勤检查跟上,学生处随机抽查通报,力争使学生的习惯养成上一个新台阶。
二、加强公寓文化建设。
各学部从05年就开始了以《如何构建快乐公寓》为子课题的研究,并把公寓文化建设作为我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之一。
主要做法简述如下:
1、环境文化是公寓文化建设的基础。
我校环境优美、空气新鲜,曾被评为“福州市十大优秀景观之一”,并且为不断完善公寓的环境建设近几年加大投资力度,如:为防止蚊虫叮咬安装了纱窗,为让学生在公寓能睡得安稳2006年夏天全校宿舍全部安装了空调、太阳能热水器等。生指组根据学部的风格、学生的特点合理增加公寓文化色彩。例如:在公寓的适当位置上增设黑板报、橱窗、宣传画廊、宣传标语、画像、学生习作等,有的同学还自己动手折千纸鹤,剪各种各样的图案装扮寝室,走进各学部学生公寓你能深切地体会到每一面墙都在说话,每一处文化设施都能传递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本学期公寓文化布置,在美化的同时还营造了书香的氛围。
2、完善的制度是公寓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
公寓文化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即规范学生在公寓的行为,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要发挥公寓文化的这样一种功能,自然离不开制度。通过公寓严格的规章制度对学生产生强大的约束力,但这种约束不是要把学生捆实绑牢,而是在规章制度里加入更多的正确引导和不至的关爱。首先开学初,生指组要根据学校的办学特点及要求,制定一些可行的规章制度或激励机制。如:《作息制度》、《寝室管理制度》、《卫生轮值制度》、《家校联系制度》、《公寓五项达标评比制度》等,通过系列制度和激励机制来规范师生的思想和行为,让他们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其次,耐心细致的指导及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制度深入人心。根据小学生生理特点和自理能力的程度,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各种竞赛,如内务整理评比、文明餐桌评比、文明就餐班级评比、“文明宿舍”、星级公寓的评比活动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又促进了他们自理、自立能力的提高。
3、公寓活动是公寓文化建设的突破口。
公寓是学生放松的地方,休整的港湾。公寓活动要集趣味性、知识性、教育性于一身,这对于没有经过正规师范教育全校近百名的生指老师来说的确是有困难的。但是她们不畏困难,仍然坚持学生公寓活动的开展,学生处也尽可能地对公寓活动的开展给予指导。首先通过开设一系列知识讲座及“小例会”、“互学互助”等活动,全面提升生指教师的素质。如:开设的《如何上好生活指导课》、《如何与学生交流》等讲座,深受生指老师的欢迎。其次,借助网络资源全面收集公寓活动的素材,为公寓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再次,生指组通过每月两次的评比,促进公寓活动的开展。生指组每大周以年级组为单位提早准备,通过竞赛、表演、累计积分等形式,将公寓活动的开展真正落到实处。为了迎合我校上课时间周期长(10天)这一特点,各学部每大周特别安排了一次的快乐公寓活动时间。这一天晚上同学们可以完全放松身心,在生指老师的组织下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寓活动。如:“杯水车薪”、“口吹乒乓球”等游戏都是同学们最喜欢的。公寓活动是同学们最向往的日子,这天晚上,校园的各个脚落都回荡着同学们的欢声笑语。通过长期的坚持,公寓活动的开展已步入正轨。走进公寓时常看到孩子与生活指导老师谈心、唠家常、诉委屈、撒娇的情景,真可谓其乐融融、亲情洋溢。
4、教师的关爱是公寓文化建设的保障。
公寓文化建设既要营造和谐的氛围,更要让学生感受到家一般的温馨。学生在家庭中需要父母之爱,同样在学校里也需要教师之爱。因此这更加需要学校管理层及生活指导老师、任课教师倾注大量心血与汗水。生指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体现在日常的点滴中。天气发生变化了,督促学生及时增减衣服;下雨了提醒学生要带雨具;身体不舒服了,带学生及时去医务室;扣子丢了,及时帮忙缝上等等。学部还定期组织生指教师进行学习,开展各种文体、心理以及外出活动,让她们以阳光般的心态关爱每一个孩子。
公寓是学生交流的平台,是学生的又一个‘家’。各学部努力把学生公寓建设成为一个“文明、和谐、温馨、快乐”的公寓。
三、寓德育于活动中,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1、在常规德育活动中,各学部重点抓好每周的升旗仪式、晨会活动、周末活动、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将“十大好习惯”培养、学会做人、学会劳动、学会审美等渗透在每一项活动中。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从旗手的挑选到国旗下讲话都精心准备,努力把升旗仪式建设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各学部都成立了心理咨询室——阳光小屋,每周开放6次。学部还购置了适合学生阅读的心理健康教育图书,与阳光学院心理系共建,开展各种素质拓展活动;并以健康课、主题班会、讲座、录像等为载体,通过对话、谈心、答题、家访等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沟通,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缓解学生的竞争压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亲子活动是小学部传统并有特色的活动之一。每学期小学部开展以此为主题的大中队活动。家长会上亲子活动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深受家长的欢迎。《爱无止境》主题大队会获省少先队活动银奖,《照片里的故事》主题中队会获省少先队活动铜奖。3、给学生提供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舞台是德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小学部还坚持开展“五个一”活动,即写会背一百首古诗词、写一手好字(硬笔字、毛笔字),会一种乐器,说一口常用英语,有一项美术技能。经过长期的坚持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家长会上口风琴表演得到家长的啧啧称赞;《我们爱古诗》主题大队会获少先队活动金奖;参加“全国写字教学小学生硬笔书法”比赛有475人获奖,小学部获最佳组织奖;参加“福建省迎奥运书画”比赛活动9人获奖,参加全国中小学生书画大赛9人获奖,参加全国中小学生优秀美术作品大赛10人获奖,参加福州市中小学生书法比赛2人获奖。每年的校园文化科技月更是学生彰显个性的舞台,孩子们在这片个性的舞台上,学生们凭借自己的实力,从各个方面展现自我,体验成功,张扬自信。
目前,各学校还将通过各种活动努力打造书香校园,比如:今年的家长会主题,拟定为“沐浴书香,快乐成长”,取得较好的效果,并以此来推动各学部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上一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