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高素质教育高质量
时间:2014/11/20
为保证校本培训不流于形式,东宝区教育局成立了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和研究指导小组,成立了覆盖校内、校际和片区的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教师系统化学习组织,实现“哪里有教师,哪里就有教师的学习组织;哪里有教育活动,哪里就有教师的学习活动”。建立促学机制,通过树立典型、开展考学、举办论坛、组织考核和表彰等多种形式,营造乐学竞学的良好氛围。
推行信息化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益。
东宝区教育局实施校园联网计划,打造信息化学习平台。在联网的广度上,推行“校校通”,实施“天网”、“地网”、“人网”“三网合一”,即将远程教育卫星接收系统与国际互联网以及学校自主开发的校园(局域)网进行链接整合,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学习需求。在深度上,积极推进“班班通”、“室室通”、“家家通”,让教育资源进到每个班级、每间办公室和功能室、每个教师家庭,使教师随时随地都能方便地找到需要的教育资源进行浏览、下载和运用。实施全员在线学习计划,提升信息化学习能力。全区按照“能用、会用、用好”三个层级标准,逐步开展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普及推广工作,内容包括上网查找资源,编写教案,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开展网上教研,创建个人博客、团体博客群等。为保证学习效果,全区以过硬的测试进行推动和促进。2007年,全区教师信息技术水平能力测试合格率和优秀率分别达到97.4%和71.6%。信息化普及达标活动为全区教师开展网络环境下的自主研修学习创造了条件。
实施课程资源整合计划,建好信息化学习的资源库。
东宝区教育局出台教师培训的“八项能力”目标(终身学习能力、职业表达能力、课堂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学生教育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和特色争创能力),并依此建立和完善培训的内容体系,做到培训内容成序列,成菜单,成课程。积极推进与培训的目标内容相匹配的资源上网、建库工作。2006、2007年两次改造东宝教育信息网,2008年又专门建立供全区教师学习用的东宝教师研修网。研修网上大量的教育资源,既有全国各省市知名教育专家、教师的理论讲座、课堂实录、成果展示,又有各种专题教育培训活动的资源包,还有本区内学科带头人、业务领导的经典文章和随时在线解答辅导实录等,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学习所需。
实施能级化学习评价,促进教师发展。
为激发教师的参学积极性,促进教师分级达标、逐层递进,东宝区教育局明确考核标准,出台了《新型教师校本培训能级模式实验研究方案》。除针对“八项能力”实施单项考核外,还对教师进行综合考核,将教师大体划分为三个能力层次,即成长型(初级能力水平)、成熟型(中级能力水平)、成就型(高级能力水平)三个层级。教师校本培训能级评价不是“一评定终身”,而是一种动态的发展性评价,随着教师学习的不断深入,教师的能级层次可以不断由低层级向高层级跃迁。其根本目的,是激活教师能力发展内生力,激励每个教师不断超越自我,实现专业水平的不断梯级提升,并最终达成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生素质发展、学校内涵发展的愿景。
学习带来了东宝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和教育质量的改善。一年来,全区教师参加省、市优质课竞赛和各类素质成果展示,屡创佳绩,有43人(次)获省级以上奖,385人(次)获市级奖。学生素质发展也成绩喜人,学生的小发明作品荣获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唯一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和荆门市科技创新政府奖。日前,又有一件学生电脑动画作品在第九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竞赛活动中获得全省唯一的国家级一等奖,相关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