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形式,是各个教学环节的中心一环。中小学生在校活动总量的三分之二是在课堂度过的。因此,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我在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在课堂教学中力争做到:
1、自主自由
课堂是一个自由、互动、自我展示、汇报成果的舞台,而不是接受、点将、约束、压抑、等待。同时间内生发出若干种适合学生学习,体验的形式:或谈、或背、或算、或写、或论、或辩、或问、或作、或画、或演、或观、或思、或悟、或上网、或下桌、或唱、或编、或讲、或诘、活结、或构、或黑板、或地面、或走廊、或校园、或课本、或生活、或知识、或实践、或天文、或地理、或古代、或当今、或中国、或世界、或语文、或历史、或理化、或数学、或作品、或规律、或技巧、或方法、或高歌、或低吟、或欢笑、或悲伤、或人物、或鸟兽、或大海、或山地,无奇不有,无态不具,生龙活虎,激情迸射,生态课堂,熠熠光芒。
课堂最大的功能,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学生的自信来自于情不自禁的愿望,随心所欲,现场表达,精彩展示,张扬个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情况研究问题,做到因材施教。
课堂气氛沉闷。其根源教师教的过死,不放手发动学生,时不时地自己站出来,越俎代庖,无意之中压制了学生,限制了学生,学生机会少,表达的愿望逐渐萎缩,变成了看客、旁观者。
解决办法:教师彻底解放学生,首先把话语权还给学生,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去说、大声说,只有敢说,才能引发学生主动去想,为了说得好,精彩,他们才会动脑思考。说白了,上课就是创设氛围,互相感染、互相激发、互相影响、互相碰撞。形成感动、生动、激动。
2、脱稿
课堂是学生能力成长的地方。看学生能力的高低,最明显地看学生口语表达,脱稿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记忆能力,分析能力,争辩能力,说服能力,总之是生成智慧的具体标志与体现。全校齐动员,我们要强烈呼吁“不脱稿不讲话,要讲话必脱稿”。要做到这一点学生在预习时必须精力集中,把文本内化,最大限度的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3、表达精彩、严谨无口语
“口语”是一种交流中的疾病,我们要把制止“口语”当作“课堂文明”来认识,根除口语人人有责,使表达成为:语言流畅,声音洪亮,抑扬顿挫,肢体语言,面部表情,深入其中,娓娓动听,其乐无穷。只有这样展示才有感染力,吸引学生,提高展示的效果。
4、拓展延伸
如在学习电磁铁时,对比磁体有无磁性,可以拓展:电磁铁按电源类型可以分为直流电磁铁和交流电磁铁两大类型。按照用途来划分电磁铁,主要可分成以下五种:(1)牵引电磁铁——主要用来牵引机械装置、开启或关闭各种阀门,以执行自动控制任务。(2)起重电磁铁——用作起重装置来吊运钢锭、钢材、铁砂等铁磁性材料。(3)制动电磁铁——主要用于对电动机进行制动以达到准确停车的目的。(4)自动电器的电磁系统——如电磁继电器和接触器的电磁系统、自动开关的电磁脱扣器及操作电磁铁等。(5)其他用途的电磁铁——如磨床的电磁吸盘以及电磁振动器等。联系生活:家里的一些电器如电冰箱、吸尘器上都有电磁铁。
5、创作生成
如学了第一章学生创作出了,“刻度尺使用”口诀:正确使用刻度尺,首先注意三观察;零点磨损换整刻,量程要与实际符;分度值,定准确,正确放置是关键;刻线紧贴被测物,视线要与刻线平;估读分度下一位,记录结果带单位;多次测量取平均,减小误差是目的;特殊测量要记住,以多测少经常用;卡尺替代测圆形,化曲为直才能测。正确使用刻度尺的“四要”:尺子要放正,视线要垂直,读数要估计,分度值之后,记录要单位,千万莫忘记。平均速度的计算:平均速度要记清,路程时间均为总;并非速度平均值,千万莫要相混淆;运动路线示意图,运动问题更分明;过桥、穿洞要记清,桥长车长为路程;相遇、追击有诀窍,找好路程列方程;回声激光来测距,距离两倍是路程。机械运动:运动和静止,贵在选参照;快慢和方向,相同是静止;与参位置变,运动不用疑;运动和静止,总是相对的。
6、教师心态阳光面带微笑
一节课的开始,教师的情绪是一节课中学生学习的起点。微笑可以将愉悦传递,学生就可以在欢声笑语、开心中学习,度过一节让人温馨的课,并且还可以收获许多,还可以将微笑传递到后面的课堂中去。微笑能够感染人,微笑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所以我每节课进教室前总想些开心的事,使自己面带微笑走进教室。给学生的引领示范更要面带微笑、抑扬顿挫,运用适当地肢体语言,用自己的激情来感染带动学生。
7、随意利用板面。
板面是反馈、拓展、交流、展示的平台。板面的利用,应该成为一种自然、和谐、随意、及时、没有要求,不再是一种强制任务。愿写就写、想画就画、挥毫泼墨、尽情书写。我们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8、文具摆放整齐,地面无杂物。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我们全体师生从一点一滴做起。
9、教师示范引领创作生成。
如学习光的折射后我总结了一个口诀:光从一物进另物,同时发生反折射。斜线入水要折射,折线靠近于法线。光从一物进另物,同时发生反折射。斜线入水要折射,折线靠近于法线。法线垂直于界面,折线入线分两边。水中光线斜入空气,折线远离与法线。水下看树树变高,岸上看鱼鱼变浅。人眼感觉光直线,看到物体为虚像。水中光线斜入空气,折线远离与法线。水下看树树变高,岸上看鱼鱼变浅。人眼感觉光直线,看到物体为虚像。
总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