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998年参加工作,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并担任班主任工作已有11年。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不断创新,成为学生的贴心人,所带毕业班每年在中考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现将我的班级管理做法介绍如下:
一、 做好学生的赏识评价
赏识学生学习上的点滴进步,学会欣赏每一个学生,及时对每个学生的创新表现做出恰当的赏识性评价。赞赏每一个学生的独到之处,赞赏每一个学生所作出的努力和热情,赞赏每一个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与超越。惟有此,学生才会在快乐中学习,在成功中长大。如我班的杨希文同学由于基础比较差,平时不太敢展示自己,在一次物理课上他壮着胆上了聚焦处,其它同学和我很是惊讶,可我马上跟他说:“希文,老师看到你展示好开心啊。”在我的鼓励下希文努力地展示完,虽然不是很完美,可同学还是给了他热烈的掌声。那次后 ,平时不太给我打招呼的他也敢给我说话了。孩子的自信心增强了不少,以后的课堂杨希文也敢主动展示自己了。
在我们的这种模式中,做好学生的赏识尤为重要。它是提高孩子们参与积极性的重要保障。对孩子们的赏识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写赏识评价语。可以在书面上或黑板的评价板块上对某些同学的进行赏识。“表扬某某同学进步很大……
2、 运用语言的多样性进行评价:评价语言不可过于程式化,要不断创新自己的评价语,不能总是简单化的好、棒、不错之类,而是要有针对性,讲求切合实际,如你的真是思维与众不同;你的思维真灵活;XX同学在这个方面很有针对性,可以说明XX同学是认真听课了等等。
3、调动体态语言参与评价:无声的肢体语言,能起到口头评价达不到的效果。如一个握手、一个点头、拍拍肩、摸摸头这些亲切的举动都能给学生的身心带来愉悦;给学生信任的目光和亲切的眼神,也是一个肯定和鼓励。同样老师灿烂的笑容是开在学生心中永不凋谢的鲜花,老师的笑容是送给学生最好的礼物。
4利用照片进行赏识。
将照片张贴在教室墙壁上进行赏识。
(1) 班级前15名。
(2) 进步大的10名同学。
(3) 单科状元。
(4) 优秀组长。
(5) 优秀课代表
(6) 珍惜时间的榜样、乐于助人的榜样、积极的榜样、刻苦的榜样、态度变化的榜样、
二 、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关爱每一个学生
多年来,我用真挚、深切、炽热的爱去感染学生。罗丹曾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所以,我时刻擦亮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学生的美,做得最多的是和学生沟通感情,找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让他们在自信中成长。2002年名列全县倒数第一的孙桥中学合并过来后,我担任初三孙桥学生组成的班级的班主任,因为学生初一、初二已形成了许多不良习惯,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当时我感到很棘手,也很头疼,但我没有对孩子们失去信心,我拿出一颗诚心来对待他们。冬天下大雨,学生离家远,周六回不了家,我腌了两大盆咸菜分给学生们吃,到现在学生来信中还提到“茄韭”的事情。学生高超是老师们公认的朽木难雕,有一次考试作弊被我当场抓住,他砸坏了我家房屋的玻璃,砖头砸在门上却疼在我上,委屈的泪水涌了出来,但我没有对他失去信心,而是用爱心洗涤他心中的迷茫,我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他仍反复无常。一天晚上,他打架后不见了踪影,我四处寻找,最后在学校西面的麦地里找到了已醉成烂泥的他。那一夜,我给他洗刷---------守了一夜,后来他的思想变化越来越大,各方面表现越来越优秀。考入了军校。刘颖同学是单亲家庭,性格孤僻,情绪低落,我以自己的爱融化了她心中的那块冰,她需要母爱,需要温暖。过年时我给她买了一身衣服,给她做可口的饭菜,在我的关怀与鼓励下,她变得活泼开朗了,竟主动与外校听课老师交谈、握手,入班42名的她最后以第15名的成绩考入一中。今年教师节她寄来贺卡写道:“是您让我勇敢地前行,乐观地生活;是您教会我如何微笑面对前程,用付出赢得成绩;是您教会我用爱心回报社会,用真心换取诚意。师恩难忘,最难忘,是您的笑。您的笑对我一生很重要。”
三、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的教育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放手就是爱,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在班级管理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大班干部的责任心。
(1)班长管理六个组长和各科的课代表,发现哪个组出现问题,及时找组长开会、做要求
(2)组长负责对本组组员的文明礼仪、卫生、学习、任务的分配与检查
(3)课代表负责本科课堂学生投入度的检查与课堂效果的检测
(4)专项负责人负责对所分任务的管理,如微机桌、书橱、玻璃、地面卫生、桌凳排放等。
(5)通过学生互相评价来加强的责任心,如班长评价组长、组员评价组长、学生评价课代表、学生评价组长等。
(6)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班级除了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之外,也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如文明礼仪、仪容仪表、行为习惯、好人好事、集体荣誉感等等。
四、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
在班级管理中,借助多媒体制作幻灯片教育学生,渗透学生的集体意识。例:“一个人价值的体现,关键是这个人对集体做出了多大贡献”,“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在合作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树立学生的团结意识。另外,利用学校举行的各种大型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让学生树立人人为班级争光的思想,对于为班级取得荣誉的同学表扬鼓励,增强班级凝聚力。(1)乒乓球男单决赛。胡欣夺冠,我带领大家用了两个小时为他加油。(2)广播体操,为夺第一,全班在雨中训练,我亲自指导。(3)为了舞蹈“望月”我和12名同学牺牲了两个双休日的休息。最后重要的不是成绩,而是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进取心,班级荣誉感。时间长了,所有的这些,都将成为推动进步的不竭动力。
五、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三三六”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的自主学习模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最常用的方式是“兵教兵”,这就要求同学之间必须学会合作交流。一个“闭门造车”、不与其他同学交流的同学是很难取得自主学习进步的。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我从以下几点做了尝试:
1、通过分组为学生创造合作交流的条件;
我们在进行学习小组分组时,将全班同学按优、良、般、差进行合理分配。一个班级六个学习小组,1—6名一个小组一个,7—12名一个小组一个……这样,每个小组都有自己优势科目的同学,都有自己劣势科目的同学,便于小组内开展“兵教兵”活动。而且,在每个小组中进行排位时也是按照“一帮一”的原则,合理搭配小组的力量。通过以上做法,为学生的合作交流创造了条件。
2、通过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实现“双赢”;
学生在自主学习时,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差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成绩好的同学愿帮助差生吗?差生遇到困难时愿意向成绩优秀的同学寻求帮助吗?面对这种情况,我及时召开主题班会,开展“帮助别人会使自己倒退吗?”“遇到学习困难怎么办?”问题讨论,让全班同学通过主题班会统一认识:只有合作交流才会实现“双赢”。一赢:成绩较弱的同学因为被成绩优秀的同学帮扶而得以提高;二赢:成绩优秀的同学因为帮扶成绩较弱的同学而使自己理解知识的水平进一步深化。我再利用近几年优秀毕业生因为合作交流而取得成功的典型榜样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使班中出现差生愿学,优秀生愿教的合作交流氛围。
3、通过“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将合作交流落到实处。
在每个学习小组中我们让优秀生与成绩较弱的同学结成“一帮一”学习对子,让他们彼此之间鉴定帮扶责任状,明确帮扶的目标、措施、具体做法。在进行成绩评价时,只要成绩较弱的同学取得进步,那么帮扶他的优秀同学也受到表扬和奖励。通过这种做法,将学生的合作交流落到实处。
六、采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展示的积极性;
学生课堂的主人,课堂45分钟,要至少3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参与讨论、交流、探究、展示。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的高低,参与课堂展示人次的多少是决定课堂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积极参与课堂展示既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能力。在教改过程中,我们曾用以下方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1、树立参与无错的思想。
在教改之初,学生在课堂中展示往往有很大的疑惑:怕出错,怕同学、老师笑话,不敢参与。针对这种情况,我在班内树立“参与无错”的思想:只要你敢参与,哪怕是你讲错了,就凭你参与课堂的勇敢精神,我与其他同学也为你喝彩!通过这种方式让同学们打消顾虑,敢于展示自己的才能。学生出了错,老师不可以着急甚至斥责,教师要鼓励学生:错误往往是正确的先导。特别是在初期阶段的孩子,由于紧张小小的错误很正常,课堂中学生思维误区充分暴露出来才是最真实的,也是很必要的,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课堂。对于错误和不足我们更多的是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对出了错又能改了错的同学及时鼓励。
2、培养课堂参与积极分子。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每个学习小组中,教师要先培养一批积极分子,给其他同学起榜样带动作用。老师通过座谈会的形式,让这些同学组成课堂展示的排头兵,其他同学在榜样的带动下,也不免跃跃欲试。
3、 课堂评价激发学生参与
(一)①循环日记,每个组有参与表格,每个同学负责一节课,语文、数学、英语等每人一节,各门课进行归纳评课,了解各个组的展示情况。②课堂评价栏 ,常在后黑板设有一个课堂评价栏,课代表可以代替科任教师评出优、中、差。老师引导好课代表评价参与性、精彩度、点评的价值性等划分评比。③采用争先夺星,贴红花 ,照相片发奖品等方法对优秀小组进行表彰,每天进行一次评比,公布在班级的显眼处。 ⑤进行小 间竞争,两个小组自愿结成竞争小对子,每节课进行两个组的展示评比,主要对参与性、精彩度、点评 的价值进行评比。组与组之间竞争,两个组之间的得分情况用大于,等于,小于号来表示。周一周二评定优差组,周三周四周五,好与好,差与差之间进行竞争,并且给予一定的奖励。 ⑥正字唱票法,学生每节课自我填写发言次数,列表 统计,而且本组发言记一分,到其他组发言一次记两份,未参加本组发言扣一分。这是一种激将法,
总之,在教改中,通过树立榜样、表扬积极、鞭策落后、搞好小组评价等多种方式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展示的积极性。
七、搞好亲情教育
亲情是孩子们获取学习动力的不竭源泉。一个能读懂亲情的孩子,在学习上他会有使不完的劲。对孩子们进行亲情教育,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1、 布置亲情作业
利用母亲节、感恩节、中秋节之际,向全体同学布置亲情作业。现附录一篇
亲情作业
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里,母亲节如期而至,你在周日里为自己的母亲做了些什么?又有哪些源于内心的感动?拿起手中的笔,抒写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吧,请以“母亲节”为话题,结合生活中和母亲相处的点点滴滴,将这种割舍不断的亲情付诸于笔端,写成感人的文字。
要求:字数600字以上,题目自拟,文体不限,如写诗歌,不少于20行。
通过这种亲情作业让每位孩子去读懂亲情,回报亲情,为学习加油。
2、 写亲情标语
我利用前后黑板,经常写一些有关亲情的标语激励孩子们奋发向上。如:(1)我们都是老百姓的孩子,我们的父母天天盼着我们成才。我们拿什么回报他们?争气!(2)“苦不苦,想想父母背朝黄天面朝土;累不累,想想爹娘走南闯北谁遭罪?”你苦吗?你累吗?(3)老百姓的孩子早当家。我们的父母苦不觉得苦,累不觉得累。你知道他们为的是什么吗?你知道该怎么做吗?类似的语言让每位同学产生共鸣,读懂亲情,获取学习的动力。
3、 开好亲情教育主题班会
在班会上,我以“真爱无言,亲情无价”为主题对全体同学进行亲情教育,让每位同学回顾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最刻骨铭心的一个亲情故事进行展示。让每位同学意识到:自己不努力,就对不起深深关爱自己的亲人,从而奋发图强,自强不息。
八、 加强对任课教师的管理
(1)学生评教
“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我们搞好教学的重要条件。我作为一名班主任,经常开展学生评教活动,让同学们给任课老师提建议和意见。我进行汇总后反馈给每位老师,使老师的工作更能走进学生心里去,当好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纽带。
(2)坐班听课并及时评课,检查备课,对与课堂存在问题及时进行交流并督促其改正。
(3)及时与任课老师沟通,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及时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九、通过书信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在班级管理中,对那些表现不太理想的同学,我喜欢通过书信的方式与同学进行交流,取得了比较好的教育效果。
教师的最重要的作用是示范,我通过以上工作,以自己的热心与激情,对工作的全身心的投入和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多个层面来引导学生的发展,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育效果。这一切来源于学校良好的大环境以及一种教育理想的支持,正是这些让我走过了许多虽然坎坷但又很难忘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