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和各位老师一同交流。我从事班主任时间从四中工作开始,快五年了。对于班任工作我想每位四中班任最深的体会,都是累吧。这正是因为我们都想把班级带好。下面我谈谈在班任工作中的一些做法。
一、 利用多媒体,开展一系列的主题班会。
班会,是一个教育学生的有效的平台。除了学校组织的班会外,在班级成立之初,根据班级的情况,我安排了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班会,一步步地引导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步入正轨。我的第一个班会,是班规的出台:分小组讨论,针对学习,纪律,劳动,活动等几个方面,制定出详细的条款。大概在半个月后形成具体的方案。这样当出现问题时,我们是有法可依,依法治班。在一个月后,彼此之间有了一定的了解,第二个班会的主题就是竞选班干部。第三个班会,既是一个期中考试前的动员大会,又是一次理想教育大会。我从网上搜了一个班会课件,叫放飞梦想。里面有关于实现梦想的小故事及大导演张艺谋的一个小视频,他们都是从低点起飞,拥有着不变的梦想,于是越飞越高。里面还有清华,北大,浙大等大学的图片,校园很气派,很美丽,同学们在看的时候,不断地发出一阵赞叹,我又往课件里加了几张四中的照片,告诉他们梦想就要从这里起飞了。那一天的班会开了一个小时,放学了,没有人急着要去吃饭,都很激动。当看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图片时,我告诉他们我们班级的谢祥宇同学的哥哥谢祥金95年从我校考上清华,现就读于美国的斯坦福大学时,同学们掌声响起,欢呼一片,当谢祥宇介绍自己的哥哥,现在正该校读博士学位时,同学们兴致高昂。趁热打铁,我告诉他们,拥想梦想,不断努力,就有机会。在此后一阶段的学习中,同学们更有劲,更有动力和目标了。
二、 创造更多奖励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如何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并持久下去呢?重视期中,期末,月考的奖励,班级设有学年奖,单科奖,为了鼓励成绩进步大的同学,设立10个进步奖,这样就能让更多的学生受到奖励和鼓舞。为了让同学们及时的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懈怠下来,于是我又增加了,综合周考。由科代表担任出题人,结合本周的学习重点内容,协调任科教师,出好一张综合测试卷。考完后,再由出题人组织各科代表批卷,核分,再利用自习或晚课间的时间讲题。每次考试给予最高分,进步的同学奖励。起初只是小小的尝试,后来发现同学们兴致很高,也很重视。通过这样的小考,同学们及时查缺补漏。
三、 论班级日记。
以前接手一个班级时就想让同学们轮流记班级日记,把班级每天发生的你认为有意义的事情记下来,结果以失败告终。这次带班我吸取了教训,买了一个又大又漂亮的本子,我精心地设计了封面,并在第一页,记下了第一篇班级日记,里面是我的心愿,是我的祝福,及我对班级同学们的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认可等等,颇为煸情。然后在班上正式地交给了学号1,鼓励他,要好好地写,依次传下去,一个星期后我再接过这个本子时,很感动啊!每一位记载者都写得十分认,每一页也都是精心设计的。班级日记记载了好人好事,有较大影响的班级事件,同学们的近期学习的状态,还有同学们对一些事情的想法和看法等。利用班会,我把里面精彩的片段读给了同学们,共同回味着有意义的每一天,共同感受着青春的岁月!通过写班级日记,锻炼了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写作能力,他们也从中读懂了信念,勇气和坚强,感悟了集体,责任,友情,品味了失败,成功和人生,增强了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我则通过班级日记,间接地了解他们的想法和班级的动态,方便了班级的管理,班级日记成为了我和同学们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四、感化教育与惩罚教育。
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和感化学生,这是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一个方法。但有时在实际工作当中,却发现感化教育的收效是甚微的。班级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每到第三四节晚自习时,地面上到处是一片狼籍。在一篇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学生的文章的启示下,我也尝试着像那位班任一样,走进班级,随手捡起地上的纸片,原来以为学生也会像我一下,把地面上的纸片捡净,并从此养成保持地面清洁的好习惯,而且事后有同学会对我说:老师,是你的这一动作影响了我们…,一切都没有发生啊。 于是我尝试了另一种方法,硬性规定如以后在班级发现此现象,明早打扫本班级卫生。做不好就罚,如果仍不改,再罚。我个人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失败的。但惩罚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要让他知道,要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任,有了过错,就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当然我不会不分青红皂白地乱惩罚一气,而是根据错误的程度决定惩罚的轻重。
下面谈谈班任工作的三点体会吧!
第一点,你不是学生,学生也不是你。老师和学生永远是二大阵营,学校的生活在老师和学生眼中的体验是完全不同的。我们老师有时能体会学生的感受,因为我们毕竟从学生时代走过来,而学生永远不会体会出老师的感受。所以有时试图让学生理解和支持你,这个想法还是收回。
第二点,后进生的转化。后进生的转化是班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但这方面我无疑是无败的,后进生他们长期养成的习惯,学习态度,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我曾想用炽热的爱心,去感化他们,感动他们。我班有个叫孙楠的同学,整天无精打采,成绩回回倒第一。他是自分班来我要转化的第一个对象,面对他的错误,我并不生气,和他一同分析问题的所在,一点点地帮他改正。他对于老师的每一次教育都十分感激,动情时还会掉下感激和悔恨的眼泪啊!我以为我成功了,可是没多久,又一次次地反弹了。我再进行教育,就这样一年过去了,我在他身上投入的精力实在不少,结果是以失败失望,而告终了。一切任由他吧,必竟我努力了,我做了。现在想想值得吗?
第三点,老师比学生更容易感化,感动。有一段时间感觉很累,想放弃。可是在教师节那天,全班同学给了我一个惊喜,一大捧鲜花,全体同学起立,齐声喊到,“老师,您辛苦了,老师祝您教师节快乐!”。突然之间,我感觉不累了,就像注射了一针兴奋剂,又投入到工作中了。有时说,老师的一句问候会让学生很温暖,可我更觉得学生的一句问候,更会让老师很感动!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来结束我今天的发言:班主任的工作,不是你教会了学生什么,而是学生教会了我们怎么做好班主任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