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十二五”校长培训工作创新的思考

时间:2014/11/29
今年是“十二五”的第四年,在总结“十一五”校长培训工作的基础上,积极筹划“十二五”校长培训工作工作,如何使校长培训工作在传承中创新,谈几点想法:
一、校长培训存在的问题
抚顺市“十一五”期间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以提高实施素质教育和科学管理学校的能力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办校长满意培训为宗旨,分别完成了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培训。经过一系列理论培训与实践学习,校长们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更新,办学思路更加明晰,管理能力、指挥教学的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十一五"干训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干训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校长的素质和办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校长培训层次不断提高,视野的不断扩大,校长对培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师资水平、培训内容、培训模式还不能够完全令校长满意,这就要求在“十二五”培训工作中必须不断推陈出新,更加贴近学校工作的实际,才能满足校长不断提高的期望与要求。
2、校级领导因任职学校不同、岗位不同,他们的培训需求呈现多样化,从培训班型上看,大班授课,突出校长岗位的共性课程,个性化培训不足,培训的针对性受限。在资金和人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使“十二五”校长全员提高培训更好地适应不同层次校长的多样化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
3、干训经费不足。因资金短缺,外聘教师受限,只能聘请周遍城市的专家、学者、名校长,国家级学者难以聘请,培训内容的设置往往受到师资的限制。不能完全满足校长的需求,同时外出培训学习受限。资金短缺,制约校长培训向更高目标、更高层次发展。
4、干训专职教师队伍亟待提高。由于专职教师岗位的局限,知识更新慢,视野不够开阔,面对不断变化的专题,和高层次的培训,在专题授课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专职教师需要通过自主研修和参加高层次的培训来不断充电,以满足培训工作更高的要求。
二、“十二五”校长培训体系创新
围绕这些问题,结合我市的实际,“十二五”校长培训要以面向全体,突出骨干,倾斜农村,网络支撑来创新中小学校长培训体系。
1、 突出骨干,环环相扣,培养区域领军人物
经过几轮的校长培训,我市校长队伍的整体水平有所提升,但我们也清楚的看到,我市在省内外知名的校长为数不多,堪称教育家型的名校长更是廖廖无几,在国家倡导教育家办学的大背景下,“十二五”期间,我们在抓全员校长提高培训的过程中要加大对骨干校长的培训力度,培养区域领军人物。在“十二五”期间,选调并组织我市中学骨干校长开展高级研修,培训分五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本地集中培训,聘请省市专家、名校长讲学。推广和分享本地区的优质资源。第二个环节赴北京师范大学异地培训,聆听高层专家讲学,参观北京当地名校。第三个环节外出教育考察,通过现场聆听国际专家、学者的专题讲座,深入名校课堂听课,与教师、学生交流,参阅国外教师教案、学生课堂笔记及课外作业等形式,了解国际先进国家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在分析、比较中开阔视野,提升能力。第四个环节本地校际交流,在参训的骨干校长中选择办学有特色,发展快、影响大、反响好的8所学校,做为本地校际交流的点校,深入校内观摩、通过校长经验介绍、课堂观摩、校园参观等形式,学习他们的办学经验和办学成果。第五个环节撰写研究论文。经过几个阶段的培训学习切实培养一批有思想、有特色,能起示范、带动作用的中学骨干校长,进而打造一批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教育家型的名校长。
2、倾斜农村,两级联动,推动区域均衡发展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的重视,农村学校硬件建设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走上规模化经营的轨道,这对校长的素质也突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方便学习,近几年农村校长培训下放到县里,因为资金、师资的限制,农村校长得不到更优、更好的培训,为了更好的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在“十二五”期间,采取城乡联动、异地挂职、专家引航、校长论坛、送教下乡等形式,向农村校长培训倾斜,并适时选调农村优秀校长到城里培训,享受市内的优质培训资源,通过市内培训、市内校际交流、异地学习、名校考察、同伴互助等环节,切实提高农村校长培训层次和培训质量。
3、面向全体,模块组合,突出校长岗位的个性化需求
全员校长提高培训是我们培训的重点,也是难点,人员多,时间长,需求多。目前,校长培训完全实行分岗的小班化培训,尚有困难,时间长(240学时),好耗费资金多,设置科目多,无论是组织者、资金,还是师资都受到限制。根据实际情况,在全员校长培训中应采取总分总的培训形式,既有全员的共性专题的培训,又有个性化的专题教学。无论是集中授课,小组研讨还是校际交流需结合不同岗位采用不同的模块组合,突显个性化培训,即在大班培训中设置体现校级领导不岗位的特有模块。比如,正职班在统一培训的基础上,要为校长单设一些课程,强化“行政”色彩,为书记设置一些“政治”课程,提升党务干部的专业素养。这样既能整和教育资源,使培训的有效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又能照顾到不同岗位的不同需求。
4、远程培训,有效补充,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校长提高培训课时需达到240学时,在全员校长提高培训中,适当采取远程培训的形式,补充集中培训课时的不足,避免为了完成任务而培训,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力争集中培训少而精;采取网络培训,还可以补充优质培训的不足,网络培训资源非常好,往往授课的都是大专家,大学者,国家级名校长,资料多,信息量大,这样使我们的校长坐在家里就能享受到国家级的优质培训,省力、省时、省钱;利用网络培训,可以补充个性化培训的不足,网络培训内容丰富,涉及到各个岗位的实际需求,校长们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需要自主选择专题,实现按需施训。但因网络培训,受到操作者电脑水平和视频效果的限制,没有现场培训生动,感染人,远程培训可以有但不易过多,更不能以此代替其它形式的培训。
三、保障措施
1、资金保障。校长培训既需要请进来也需要走出去,没有资金保障难以有效实施。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校长培训需增加投入,设置中小学校长培训专项经费。
2、师资保障。一支强有力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是校长培训的重要支撑。在工作中结合不同的培训类型,在专、兼职教师的安排上各有侧重。
校长任职资格培训,是按照中小学校长岗位规范要求,对新任校长或拟任校长进行以掌握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以校长应知应会的内容为主,培训内容相对稳定,而且是校长岗位的基础知识,授课以专职教师为主或者是专、兼职教师各占半壁江山。
校长提高培训是全员在职校长的提高培训是面向在职校长进行的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管理能力、研究和交流办学经验为主要内容的培训。这是校长培训的重头戏。授课以兼职教师为主,以专职教师为辅。
骨干校长高级研修是对富有办学经验并具有一定理论修养和研究能力的校长进行的旨在培养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专家的培训。这是校长培训的最高层次,授课由兼职教师承担。
由此可见,校长任职资格培训专职教师以授课为主,校长提高培训,骨干校长高级研修专职教师以策划、组织、管理为主。干训专职教师要从单一授课型向研究、策划、组织、管理相结合的综合型人才转变。
3、模式保障。在“十二五”校长任职资格和提高培训的常规培训中,要创新培训模式,在集中培训、校际交流、外出学习的基础上,采用“参与式”、“模块式”和“分享式”培训,加强学员的自主学习、交互学习、研究性学习,培养学员的终身学习能力。淡化“从理论到理论、从课堂到课堂”的院校式培训,强化以专题式培训为主,模块式、分享式、论坛式为辅的培训模式。
  总之,“十二五”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已经开始,我们将进一步创新培训形式,拓展培训内容,脚踏实地,继往开来,齐心协力,共同开创“十二五”校长培训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