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帮学生成为学习的赢家

时间:2014/12/5
尊敬的各位评委、领导、老师、兄弟学校的同仁,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很幸运能站在这儿跟大家分享我的心得,同时,我也带着学习的心态来到这儿。不足之处希望大家多多指正。
当了十多年班主任,经常面对这样的家长,他们困惑孩子不爱学习,不主动学习,学习没干劲,他们期望能够寻找破解孩子学习的密码,使孩子能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在讲究“高效课堂”的今天,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有责任帮助我们的学生进入学习的另一种状态,一种快乐、自信的学习状态,一种让学生感觉“我真棒”的状态,一种学生可以大声告诉自己“我能行”的状态。所以我们要帮助我们的学生成为学习的赢家,引领他们走进快乐、自信的学习状态中,当学生的状态改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动力、习惯、方法、潜能也都能随之改变,他会自然进入一个自觉、自愿、自动、自发的学习状态。要帮学生成为学习的赢家,方法很多,途径很多,今天由于时间关系只与大家分享两点。
一、科学安排时间
1、以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中去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在叹息里闪过了。”每当读起朱自清先生的这篇文章,我都觉得时间匆匆。如果不想我们的学生长大后为时间的流逝而掩面叹息,就首先教会他们科学有效地管理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时间都是有限的,指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有效管理时间,才能让他们做到将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中去。
下面是一位老师与一位经常迟到的学生的对话:
“高菲,你怎么经常迟到啊?你爸爸妈妈不叫你起床吗?”
“妈妈会叫我起床的,她总说早上留给我的时间很充裕,可不知道为什么,我的时间总是很紧张,常常迟到。”
“爸爸妈妈工作的地方比较远,我早上只好自己煮早餐,加上听广播,背英语单词,起码要60分钟才能把所有的事情做完。”
“怎么要这么久啊?”
“是啊,我醒来会听10分钟新闻广播,然后用了3分钟穿衣服叠被子,3分钟刷牙洗脸,接下来背20分钟英语单词,再用20分钟煮早餐,再用5分钟吃早餐,这样加起来不就已经60分钟了吗?可这样,我还常常觉得时间不够用,每天早上拼命赶时间呢!”
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安排呢?
我想,你会这样安排吧:在穿衣叠被、刷牙洗脸时听广播,在煮早餐时背英语单词,这样简单的调整,算一算,可以节省30分钟。所以合理地安排时间是一门学问。
其实何止是生活,工作、学习也如此。所以在课堂上,不仅阅读数学题目,做课堂练习,我都让学生限时完成,效果很不错。
2、掌握计划和变化的平衡
现在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每天六件事”的故事:
一天,伯利恒钢铁公司总裁查里斯舒瓦普去会见效率专家艾维利,希望他能给自己一个建议,使公司的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艾维利想了想,答应在10分钟内给舒瓦普一样东西,这个东西能使他公司的业绩提高至少50%。
艾维利递给舒瓦普一张白纸,说:“在这张纸上写下你明天要做的六件最重要的事情。”舒瓦普想了想,写下了六件事。艾维利接着又说:“现在将这六件事按照对于你和你公司的重要性排好顺序。”大约5分钟后,舒瓦普将排好序的纸交给了艾维利。
艾维利把纸还给了舒瓦普,接着说:“现在把这张纸放进口袋。明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把纸条拿出来,做第一项。不要看其他的,只看第一项。着手办第一件事,直到完成为止。然后用同样办法对待第二项、第三项------直到你下班为止。如果你只做完第五件事,那也不要紧,因为你总是做着最重要的事情。
“你要每天坚持这样做,而且,如果你认为这个办法有价值的话,让你的下属也试着去做。直到你满意为止,再付给我你认为与这个建议价值相等的报酬吧。”
三个月后,艾维利收到了舒瓦普寄来的一张2.5万元的支票。5年之后,艾维利的建议让这个当年不为人知的小钢铁厂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独立钢铁厂。
故事中“每天六件事”的原则如今已被许多知名企业的管理者所采用。例如被美国《财富》杂志和《福布斯》杂志评为200年来20位最具传奇色彩的商业人士中唯一女性的玫琳凯艾施女士就在每天坚持着这一习惯,并渐渐将它发展成为她公司的一种企业文化。这个原则能受到那么多人的青睐,必然有它的魅力所在吧。用它来指导学生的学习,相信效果也会很好。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来自与科学周密的计划和不懈的努力。学习也一样,聪明的学生都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怎么做,这就是计划。问问成绩不太好的同学,你能发现他们的学习都缺乏一定的计划。虽然下定了决心,但总是想起学习的时候才学习,或是偶尔产生兴趣时才学习,这样的学习效率自然不会很高。
(1)长计划和短安排相结合
所谓长计划,就是对较长时间里学习的总体规划。如为一年的学习制定的总目标,以及每个学期开始时为该学期制定的计划。所谓短安排,就是较短时间里的学习安排,如一周的学习安排,一日时间安排及考前复习阶段安排等。
(2)目标与细节的完美结合
什么是“目标与细节的完美结合”呢?
例如,设定的总目标是在一周内完成考前复习,这个目标太大,太空了,必须将它进一步细化。于是,设定出每天需要复习的科目和所需的大致时间,但在一份计划上只出现时间和科目是不够的,最起码还要有具体章节的安排,今天应该完成对哪些章节的复习,明天有应该完成哪些,还要考虑该做哪些习题,看哪些笔记等。这样有目标又有实施细节,才能真正发挥计划的优势。
(3)计划是快与慢的协奏曲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脑力劳动过程,合理、科学地制定学习计划能有效地调节这个过程。因此计划应当是快与慢的协奏曲。
首先要把握好节奏。
其次要尊重学生的生物钟。
再次要注意对进度的安排,把握好“量”。
(4)学习计划要比老师的计划快半步
(5)学习计划要“白纸黑字”或“心中有谱”
二、畅游数学题海有高招
书山有路勤为径,题海无涯巧作舟。做题很重要,巧妙地做题能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1、基础题、难题、中等题,分层次做题效果最好
学生理想的做题结构应该是基础题最多,有一定难度的题次之,较难的题又次之,形成“金字塔”结构。
一位以高分考入北京大学的学生谈了他对做题的看法,他认为,做题一定要分层次。低层次的题要多做,高层次的题要少做。不能乱做一气。他说:“我首先把题目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是基础题、课内练习题;第二类是稍有提高的题目,有一定灵活性,需要发挥技巧;第三类是中考、高考水平的题,不仅要有技巧,还要求知识系统连贯;第四类就是竞赛水平的题目了,需要更高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才能解出来。一般来说,我做题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从不跨越。当我觉得某一种类型的题做熟了,才会做更高一级的题。”
2、破解解题思路,做一题懂十题
案例:有这样一个学生,她的成绩很好,她的学习方法,对待习题的态度与大家都不太一样,但却很有效。其他同学都在埋头做题的时候,她却在看题解。为什么她会这样做呢?她是这样回答的:“我觉得做题、解题很费时间,一道一道做题很不连贯,而题解有一个好处,它把一种类型的题目都归类在了一起,然后给出不同的解答方案。你可以很清楚地知道,这一种类型的题目一共有几种解法,哪一种解法最省时间,在缺少什么解题条件的时候最适宜采用哪种解法,仔细分析这些,我觉得从中可以得到比盲目多做题更多的启发。 ”  
3、做题也有“详略得当”
一般来说,综合题应重点寻求解题方法,分析题目所属的类型,繁琐的演算过程可以略去,这样有更多时间去见识更多类型的题目。对那些基础题、典型题则应该全面、扎扎实实地练好解题的基本功。
清华学生的6条解题方略:
1、回忆以前是否碰到过类似或同类型的题目。
2、想一想这道题考查的是哪个或哪些知识点。
3、此类题通常采用哪种可行方法?基本思路是怎样的?
4、自己解题的推导过程是否合理,逻辑是否严密,考虑是否全面。
5、检查得到的结论是否合乎逻辑。
6、总结此题对自己以后解题有什么价值。
总之,如何打造“高效课堂”,那就是要让学生们进入状态地学习,让学生发挥最大的潜能,才能取得最大效果。
让我们一起努力帮助我们的学生,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赢家!
不足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