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的角色定位就是管理者
时间:2014/12/6
在我看来,这些从各个角度提出的对校长的希望和要求,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我们还是要对校长角色的本质和核心的内容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样对校长的发展才会有一个明确的指向。所以,对校长的定位,不仅仅是社会认知的问题,还涉及到我们对校长的专业化发展的一个期望,涉及到对校长培养、培训、管理的正确定位。
对校长多重角色的定位,我认为,校长本质性角色首先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学校是一个专业化的教育单位。学校的全部工作应该以教育工作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作遵循教育的规律,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作为学校的领导者,校长的角色定位必然是教育工作者。苏霍姆林斯基把校长称为教师的教师,这并不意味着校长的学科知识一定比所有的教师渊博。而是指他是对教师如何履行教育职责的指导者。苏霍姆林斯基还认为,校长对学校工作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那也就是说,校长作为教师的教师,他着重引导教师有一个正确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按照教育规律去履行教育的职责。
校长是教师,但他又区别于教师,有他自身的特点。校长还是一个管理者,是一个教育管理者。所谓管理,那就是把学校里的各种资源加以整合,包括的人、财、物,还有信息、时间和空间等各种要素。整合起来以后,形成一个合力向着学校发展的目标而努力。
而管理呢,又有管理自身的一些规律。管理的本质是什么呢?那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聪明才智,构筑一个能够发挥人聪明才智的良好氛围。现代管理的基础是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是管理的核心理论。它强调,调动群体中每个人的积极性,发挥他的潜在才能,实现他在群体中发展的价值。如果校长这样去努力了,那他最后将使教师得到发展,使学生得到发展,使学校得到发展。
我认为校长的角色定位,就其核心来说就是这两个规律的融合。就如我们说专业化发展不是学科发展一样,现在的专业化发展需要更多知识的融会贯通。校长应该是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的结合。
校长的其他角色定位是在这个基础上派生出来的。或者是这两个基本的综合的角色定位在不同场合下的表达和体现。
在这个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明确校长的专业化发展方向。如果我们的校长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的话,那就要始终坚持以学生的发展来思考学校的全部工作,应该把教学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中心,深入课堂教学一线。在深入课堂教材改革,推进 “两纲”的落实,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把上级、家长、社会、各个部门、各个方面的要求,和学校课堂教学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他与教师应该是“老师加朋友”的关系。他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应该倾听教师的呼声,考虑教师群体的发展需求,以平等的态度尊重每一个教职工,善于发现每一个教职工的闪光点,“长善救失”,完善人格。所以,校长帮助教师完善自身,构建教师发展的平台,是他工作的本质。这样,校长就能把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最后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
由此可见,校长的角色定位是,他不是公务员,他不是政治家,他也不是老板,他是教育管理者,是回归本义的教育管理者。
现在,校长受到的干扰太多,受到的诱惑也不少。校长应该把许多不是本质性的角色去掉,把许多带在校长头上的桂冠摘掉,还校长角色本来面目,凸现它的本质内涵,回归它的本义。
有人说,校长也是一个 “官”。这就要看校长自己怎么看。他怎么看就决定了他的追求。他的权力、他可以支配的资源怎样聚焦。他想当官,那就有可能他对上只是逢迎,做表面文章,跟风转,所谓的新理念、新口号层出不穷。如果他是向下看的,把自己定位于所在学校的管理者的话,他就会立足学校、扎根学校、扎根于教师当中,就会把学生一直放在心里,而不是做给领导看。
到底是 “风动”还是“心动”?风却是干扰、是诱惑,心动是你主观的感受和你的价值取向。我认为主要还是心动。这里就可看出校长是否拥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有没有真正献身于教育、献身于学校的精神,把自己的生命融于学校,与学生、教师紧密联系在一起。校长只有确立“十年磨一剑”的信念,他最终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