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致力尚美特色 促进立德树人

时间:2014/12/11

灵宝市第二实验小学,位于“鸡鸣一声闻三省”的豫西边陲——灵宝市豫灵镇。生源既有当地农村学生和镇区务工人员子女,也有矿区流动人口子女和邻近陕晋两省借读学生。由于地域不同、风俗习惯各异,初入校学生的行为习惯水平参差不齐,给学校管理带来了难题。

在深入调研、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围绕“崇实向善·尚美养德”的办学特色,用尚美的校园礼仪、丰富的德育活动、创新的社会实践、个性化的特色教育、智慧化的课堂教学、浓郁的校园文化,坚持做好“五抓”,着力培养师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着眼抓早,从进校伊始和学期之初,强化孩子好行为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培养各种良好习惯最容易见效。我校重点抓好“两早”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第一早”是抓住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常规教育,让学生从一入校就讲文明规范;“第二早”是抓住每期开学的第一个教学月,我们将每期开学的第一个月定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主题月”,让学生学习行为规范,培养良好习惯。

我们把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用21天,分三个周进行培养训练,循序渐进、逐步养成。

第一周为强化学习训练周。由各班主任、科任老师、保育老师分头组织学生学习《灵宝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一日常规》《寄宿生一日常规》,内容包括到校礼仪、自主早读、学习习惯验收标准、物品摆放、就餐秩序、睡前要求等,让学生明白如何做才是一名合格的小学生。第二周为高密度检查纠正强化周。班主任在教室办公全程跟班提醒学生。学校在教学楼设巡查岗,由学校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联合检查督导,及时纠正学生不良行为。第三周为个人及班级成果验收评比周。我校给家长发放了《学生在家行为规范》倡议书,要求家长在家对学生督促要求。通过“小循环、勤督促、多鼓励、常总结”的办法,有效克服了一些学生行为的反弹。

着眼抓常,用两个十星评比活动,展示孩子好习惯

今年,我们将灵宝市教体局编印的《灵宝市小学生幼儿日常行为规范》纳入课堂教学。同时我们把该行为规范细化分解,在班级中开展了“十星班级达标”活动,在学生中开展了“每周一星·十佳少年”评选活动,促使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的具体化、持久化、稳固化。

“十星班级达标”活动是每学期初由学校政教处向各班颁发内容为纪律、卫生、安全、礼仪、诚信、文明、学习、阅读、创造、财产“十星班级达标牌”,牌上写有班级、班主任姓名和班长姓名,悬挂在教室门前。学校政教处每周一对上周养成教育专项检查进行总结,对班级进行授星或摘星。期末以班级为单位,统计得星情况,得星数最多的班将被评为“优秀班集体”,班主任评为“优秀班主任”。

“每周一星·十佳少年”的评选利用班会时间,设置读书、礼貌、友爱、自理等十个星项,由师生公开推选本周得星学生。学校政教处在校园积星榜和学校网站公布得星学生的姓名和照片。一个学期累积获得“十颗星”的学生,将被授予“十佳少年”称号。

两个“十星”活动的开展,让养成教育每天有目标,每周有收获,每月有成就。学校通过“训练+激励=好习惯”的模式,我们在师生中间形成了颁星、保星、争星的好局面,有力促进了师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着眼抓实,以多元实践活动,培养孩子好品质

结合灵宝的地域特色,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重参与、重体验,内化形成优秀的品质。

感恩实践,内化善良品格。通过开展“红领巾”在行动,引导学生投身于关爱老人、净化家园、服务社区等献爱心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力所能及的贡献。

拓展实践,体验快乐人生。每期开学前学校组织学生开展军训活动,增强集体观念、纪律观念;游览灵宝市北区城市园林,感悟家乡巨变;参观部队军营,体验军旅文化;参观镇工业园区,感受科技魅力。通过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共处,集体凝聚力增强,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书画训练,促使学生修身养性。我校在一、二、三年级开展硬笔书法训练、色彩儿童画训练,四、五、六年级开展毛笔书法训练、写意国画训练。每天中午饭后,书法、美术教师对各班进行专项指导,为书画特色教育提供了时间保障。每年的“六一”、元旦我们都要举行师生书画展,为师生搭建了展示的舞台,既展示了学生特长,也培养了学生良好习惯,又美化了校园环境,彰显出育人功效。2012年4月,学校被教育部考试中心确定为“中国书画等级考试考点”。

体育艺术实践增色七彩童年。为调节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我们精心安排体育活动,早操重规范,做好队列队形、跑步、广播操训练。中午大课间重参与,开展“我运动我快乐”主题训练,确保人人有参与,班班有创新,年级有特色。下午大课间重天赋,开展“我成长有特长”艺术教育,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发展学生特长,给孩子一个多彩快乐的童年。

着眼抓细,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陶冶孩子好情操

我校通过校园建筑、园林绿化、温馨标语,形成养成教育的心理氛围和人文环境。一方面,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师生间情感的交流和人格的碰撞来形成;另一方面,通过物化的环境产生对学生心灵的投射。我们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条楼道都富有生命力,唤醒和滋养学生的个性。

墙壁文化激励人。教室外墙上,布置了文明礼仪、民族教育、传统节日、四书五经等教育内容,让学生讲文明、懂礼貌,形成民族大团结意识,进一步了解中国,了解世界。餐厅外墙上,“中国梦我的梦”“我们的榜样”展板,用名人的精神激励学生从小立志,让师生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不断汲取榜样的力量,并努力奋斗。我们还对校园里的每一栋建筑物用心命名,教师办公楼取名“尚乐楼”,寓意在于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走廊文化熏陶人。在教学楼走廊上开辟了“安全空间”“古诗配画” “书法”等展区,把学生制作的绘画、剪纸、手抄报、毛笔字等作品进行展示。在办公楼的走廊上悬挂有“人本、高效、卓越”的学校精神标语和团队精神、师生培养目标构成“尚美养德”特色文化体系,凝聚师生合力,引领教师实现人生梦想。

食宿文化温暖人。宿舍楼走廊分别以“孝道”“感恩”“诚信”为主题布置;宿舍内学生高低年级混合编排,高年级的同学帮助低年级小朋友穿衣服、整理床铺,既培养了寄宿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友爱合作精神,又让学生在学校享受到家庭般的温馨舒适。

着眼抓本,用智慧的课堂,提升孩子好素养

课堂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形成学生优秀品质的主渠道,我们要求所有的科任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思考知识与能力目标,更要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课前首先要问自己“通过这节课学习,学生会形成什么样的优秀品质,树立怎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了什么样的好习惯?”在课后要反思:上了这节课,学生明白了什么样的做人道理,养成了哪些良好习惯?在评课中,我们把这节课学生形成了什么样的优秀品质、养成了哪些行为习惯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

为培养教师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过硬的业务能力,我们要求教师每天坚持落实好“四个一”,即每天设计一节贴近学生知识需求的教案;每天上好一节“目标当堂完成”的高效课;每天做一次作业批改的总结反思;每天坚持一次研究自己参与的课题,做好资料整理,全方位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在打造智慧课堂活动中,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比武;在教研活动中,我们通过开展专家引领、课题研究、教学开放日等形式的研讨活动,为教师搭建了专业成长的立交桥,提升了教师的业务素养。每位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做到赏识每一位学生,启发每一位学生,感染每一位学生,让学生逐步形成优秀的品行和素养。

学生的文明礼貌、个人卫生、有序活动、自主学习、自理能力有了明显的改观,学生逐步形成了生活能自理、学习能自主、行为能自律、人格能自尊的做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