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需要每一位班主任和他的学生们以对班集体高度负责的态度为前提共同努力。
关键词:公民责任教育;建设班集体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层单位,也是社会的一个细胞。要使班级全体人员对班集体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就要求老师要具备强烈的职业责任感,以公民责任教育为核心,培养一批责任心强的班干部队伍,提高全班同学的集体责任意识。
一、以职业责任感为核心树立班主任良好的职业形象,做到言传身教
要想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必须树立自身良好的形象,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特别要保持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要时刻注意自身的品格、学识、涵养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要特别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为人师表,尽职尽责,让自己的良好风范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对工作高度负责就要忠于职守,以身作则,要求学生不旷课、迟到,自己也不能缺勤;要求学生做好操,自己每天的早操、课间操也要与同学们一起出操;大扫除时,自己也要作为普通一员参与劳动;要求学生不乱丢垃圾,自己见到地上有纸屑、果皮等就捡起来丢到垃圾箱内;要求学生认真作业,自己上的每节课都也要板书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让学生一目了然。用自己的责任感影响学生的责任感,这对学生是无声的教育和有力影响,使学生感觉既感到师生的平等,又被老师的责任心所折服。同时,班主任对工作的责任心主要表现在让学生能感受老师心底的爱,在工作中老师要用心去感受学生的美,做到一视同仁,让责任感在师生之间传递,师生共同增强责任意识,共同进步,只有这样才能建成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二、以责任教育为核心培养优秀的班干部队伍,使之成为坚强的班集体骨干力量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拥有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作为后盾,这支班干部要有对同学、对集体高度负责的精神。要想组建一个好的班级,班主任首先要选择一些品学兼优、责任心强、乐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担任班干部,并根据他们性格、能力的差异,安排相应的工作,尽心地进行培养和教育,使之成为同学的榜样,带动其他同学不断进取。要经常组织一些活动,给学生干部锻炼和组织活动的机会,交给班干部们自己组织安排,培养班干部的责任感。对班干部工作要进行指导、教育和帮助,并告诉他们:由他们负责的每一项工作不会再有第二个人负责,他们的失误将会给全班的利益带来损害,他们的成功将会给班集体带来良好的结果,以此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开展班级工作,增强了主人公意识。
三、以公民责任教育为核心增强全体学生的责任感,共同创建和谐的班集体
公民责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人们进行集体责任感教育,就是教育人们对所在的集体内遵纪守法,服从组织,积极参加各类集体活动,爱护公物,保持环境整洁优美,热爱集体,维护集体荣誉,确立主人翁意识,主动承担并出色完成各项任务,为集体争光,并能正确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的原则等。因此,要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须对学生进行这这方面的公民教育,增强他们的集体责任感,使他们在班级这个小社会中养成履行公民责任的良好习惯,为建设一个团结向上的班级集体贡献力量。
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确立主人翁责任意识。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并使这一目标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在制定和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主人翁精神,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把个人的理想与班级目标联系在一起,使每一集体目标的实现,既是个人奋斗的结果,又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要让他们在享受成功的同时,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2.抓好班级常规管理,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建设良好的班风,促进良好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抓好班级常规管理,是建设一个良好班风最有效的一个途径。健全班级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日常行为规范。要制定一套班级管理制度,按照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实行量化管理,进行对照检查,当学生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到位的时候,要及时地提示、教育、引导,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班风建设要从日常小事做起,从每个人生活习惯做起,生活习惯必须为学习习惯服务,也只有有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要形成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去影响、制约每个学生的心理,规范每个学生的行为,班内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通过发挥正能量。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促进班级文化建设,增强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一是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校举行的各种文娱、体育活动,鼓励同学们在各项竞赛活动中取得好的成绩,为班集体争光。二是积极营造班级精神文化氛围,培养班级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促进班级成员团结友爱,昂扬奋进局面的形成。
结语:责任教育需要营造公民道德整体体验行为,在大众化的教育时代,公民责任意识需要全体参与,让个体在整体多重情绪情感的参与下,通过丰富的互动体验才能获得自律意识和文化自觉。因此,在集体中进行责任教育,不但实现建设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这个小集体中得到公民责任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