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让幽默语言催生灵动的课堂

时间:2014/12/16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有些老师一味追求静的课堂。安静的课堂可以让学生沉思,但也会禁锢学生们的思想。有些安静的课堂一成不变气氛沉闷,学生举手发言者寥寥无几。老师全身心地讲他的,学生却充当了“录音机”听他的。这样安静的课堂成了教师的“独角戏”。学生身在其位而心却飘飘然了。这样安静却低效的课堂与老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有关,当然也与老师贫乏枯燥的课堂语言脱不了干系。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在教学中单调平直、一本正经的语言,如同摇篮曲,将学生学习的热情慢慢“催眠”,滋长了消极的情绪,折断了学生思维的翅膀。正如美国教育家哈曼说:“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正如同锤打一块冰冷的生铁。”那如何才能打破这种局面呢?如何才能收回学生那飘飘然的心呢?哈曼也说:“教学幽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求知欲。”我认为,教学中幽默的语言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它能给学生创设一种积极向上、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学生才能乐学、主动学、会学习。学生的学习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幽默的语言催生学生的乐学情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语文教学应该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探究语文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主动去学习、去获取语文知识。在此过程中内化成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只有喜欢上了语文,才能更好地学习语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有力的内驱力。要想教育好学生,第一要做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再把这种学习兴趣转化为内在的学习需要,那么我们的教学就会事半功倍了。在这一过程中,幽默的教学语言就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正如著名教育学家维提斯洛夫认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课堂上的笑声会制造出积极的气氛,使‘教’与‘学’变得轻松而有效。”在教学中,教师幽默语言的运用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助推器,是融洽师生关系的润滑油,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催化剂,是消除课堂紧张气氛的排气阀。

1、幽默语言可以使学生拥有一种良好的心境。

幽默的语言能够创设一种和谐活跃的学习氛围,能够使学生身心轻松愉悦。他们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当中,对学习有兴趣能持久。现在的学生学习负担较重,虽然社会上要求给学生减负,但由于家长的期望值过高,带给学生较大的压力。在这样的压力下他们对学习会索然无味,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兴趣。如果哪位老师能在课堂上妙语连珠、幽默不断,就会引来开心的笑声,给他们创造一种自在舒心的环境。那,他们就会身心愉悦、学习轻松,也就会喜欢上这位教师的课,学习效果自然就会提高。

2、幽默语言可以展现教师的人情之美和性格优点。

是否有幽默感,常常与老师的的个性密切相关。作为一位老师,应当具备豁达乐观、宽容同情的处世待人的态度,对生活哲理的感悟能力,能够敏锐地发现生活中可笑的一面和可爱的一面,才可能理解幽默,才可能有幽默的谈吐。列宁说过“幽默是一种人优美的健康品质”。幽默语言可以使学生感到教师的人情之美和性格优点,可以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习动机,消除教学中的师生疲劳,改善课堂气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乐观、热情、开朗的个性。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在教学中恰如其分地融入幽默,创设和谐的情境,不仅有利于教育心理环境的营造,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而且可以增强知识的形象性、生动性,有助力于学生记忆。就教师而言,诙谐幽默的教学可以缩短师生间的情感距离,为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助上一臂之力。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一个幽默风趣的老师,留给学生的只能是和蔼的、友善的、平易近人的,就会在学生的心中留下美好的印像。师生间的距离就会更近。师生的距离一旦拉近,学生的学习激情也就会高涨起来。

3、幽默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国外某项研究发现:在叙述一个概念时,紧跟着举一个幽默的例子,然后再解释概念,学生的有意注意就会提高,对知识的理解记忆自然就会更为深刻。有人曾设计过这样的实验:给285名学生播放一组视听材料,然后请他们复述。结果表明,91%的学生对含有幽默色彩的内容记忆得更为深刻。

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常人把注意力完全集中于一件事上,而不被其它思想打扰的最长时间只有11秒。在课堂教学中偶尔来点幽默,犹如“兴奋剂”,可以调节学生的情绪,驱散学生的疲倦,点亮学生的注意之灯。同时也可以使教学内容趣味化、形象化,便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巩固。另外幽默的教学还直接影响学生表达能力的发展,特别是采用妙语警句、双关语和其他一些敏捷巧妙的语言技能,更能创造性地间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给语文教学语言插上幽默的翅膀,引领学生自由翱翔

记得明代文学家谢榛谈及文章的开头时说:“起句当如炮竹,骤响易彻。”魏书生老师也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如何才能起好句、开好头呢?我想说,在一节课的开始能用幽默的语言来引发学生大笑,无疑是给学生插上了学习的翅膀,激荡起他们学习的欲望。在导入新课时,我们用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幽默语言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可能地用一些幽默语言给学生创设一些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创造一个幽默的、良好的开端,犹如给学生的心灵开启通往知识殿堂里的天窗,他们便有了在知识殿堂翱翔的渴望。

学生有了这种学习的兴趣、冲动,我们的教学便成功了一半。在接下来的课堂上,我们还要不断地创造一些令学生幽默轻松的氛围,不时地用幽默语言来对学生进行激趣引导。让他们在知识殿堂里飞得更高、飞得更久。

总之,“缺乏幽默是悲哀的。”这是老师的悲哀,更是学生的不幸。幽默语言能够唤醒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够帮助学生学习、理解。然而,这种幽默语言是要我们不断地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去习得、去思索、去把握,然后再去总结、运用。我们一旦习得了这种幽默的语言能力,掌握了幽默语言这门艺术,我们的课堂便会随心所欲、得心应手;我们的课堂就会活力四射、张弛有度;我们的学生就会生龙活虎、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