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建设学校文化引领学校发展

时间:2014/12/17

学校文化是指一所学校内部形成的为其成员所认同并共同遵循的价值观体系、行为准则和思想作风的总和。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独特的风格或精神,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所在。学校一旦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就会增强全体师生的目标意识,使共同追求的价值核心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会统帅和规范学校每一位成员行事的态度和方式。学校文化不同于校园文化,学校文化包含了校园文化且高于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文化,必须遵循学校文化的方向性、育人性、整体性、选择性等原则。笔者以所在学校为例,以学校的活动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谈论学校文化的功能和作用。

——过程化设计活动文化。教育是一个过程,活动最具过程性,学校开展各项活动,最能使师生受到教育。我校每年都要举行春季田径运动会、秋季球类运动会,进行“十大学星”、“十佳文明标兵”评选,举办“艺术节”、师生书画作品展。这些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进取意识。学校把开展活动作为有效教育的载体,注重活动过程,让全体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受到教育,在活动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使活动成为学生追求自身发展的精神动力。对于教师,通过教学教研中的教学交流、听课评课、课题合作等活动,改变了教师的价值追求,变被动学习、交流、实践为主动学习、交流、实践。可以说,这些活动使教师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形成了和谐的人际关系。

——规范化建设制度文化。各项制度构成现代学校日常管理的基本体系。但是,就制度本身而言,它仅仅是一种文本存在,是一种文化现象,文化现象不等于文化。要形成制度文化,必须变文本的制度为全体师生的自觉行动,使其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意志。规范化建设制度文化,一是制度的形成程序要合法、合理,要有权威性。二是要不断地修订、完善制度本身。三是制度要成为全体师生的行动准则,体现在每个人的工作状态中、生活状态中,让制度文化既强化群体价值观,又提高师生员工的幸福指数,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学校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所以,规范化建设制度文化,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和谐理念。

——人性化培育管理文化。学校管理在一定层次上讲,就是文化的管理,当然管理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经过不断的管理创新,民主化、制度化、程序化、精细化、人性化已经成为我校管理文化的显著特点。这就要求领导班子在管理工作中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有强烈的科学意识、服务意识、合作意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就要确立“严谨务实,和谐进取”的工作作风,树立良好的班子形象。在教师队伍管理上,我校坚持人性化的规范管理,即管理有条框但不冰冷,有弹性但不盲从,从而创造了一个规章严肃、人情温馨、个人心情舒畅、整体和谐奋发的人文生态环境,进而达到新课改追求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目标。

——境界化塑造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之本,是学校文化的最高层次,精神文化表现为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工作目标。我校精神文化包括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办学目标、学校精神等价值追求,它抽象于物质文化、活动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等相对具体的文化形态之中,对学校师生有强烈的引领作用。恩格斯说:“在一切的方法的背后,如果没有一种生机勃勃的精神,到头来不过是一堆笨拙的工作。”我校在发展过程中,注重以学校精神文化激励全体师生,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自我的境界,使“文化人”真正具备文化符号所昭示的一种气质、一种思想、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工作态度、一种生活方式。

学校文化是无形的,但其价值却又是不可估量的,它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美国教育家伯尔凯说过,一个办得很成功的学校应以它的文化而著称,即有一个具有价值和规范的结构、过程和气氛,使教师和学生都被纳入导致成功的教育途径之中。建设学校文化,是保持学校稳步发展的需要,是提升学校层次、打造品牌学校的前提,也是教师发展、名师成长的条件,更使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个性塑造的条件。因此,不断培育、建设学校文化,以学校文化引领学校发展,应该是学校管理者的神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