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提高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方法探讨

时间:2014/12/29
【摘要】随着教育部关于英语教育政策的变化和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小学英语课程的地位日益提升,然而有限的英语教学资源,使得提高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日益迫切与重要。1、指导学生学会自主预习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关键。2、合作学习是提高课堂实效的重要学习策略3、多样性评价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催化剂”。
【关键词】英语 预习 合作学习 评价
随着教育部关于英语教育政策的变化和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小学英语课程的地位日益提升,已然成为与语文、数学并重的主要学科。然而,与之重要性相矛盾的是有限的英语教学资源,包括英语教师的稀缺,英语配套教材,教具,以及课时的短缺。就福建省英语课程而言,大部分地区的小学平均每周只有2-3节英语课,却要完成8个单元的教学任务以及配套的练习。本人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工作已经好些年了,深刻感受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实效的迫切与重要。因此,如何向40分钟的课堂要效率,如何让孩子们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本人认为,教师要善于经营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乐于学习;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融于学习;施学习策略,让学生善于学习;建合理评价机制,让学生敢于学习。具体说来,可以从下面所述三方面着手:
(一)指导学生学会自主预习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关键。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而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不教学生预习,他们经历不到在学习上很有价值的几种心理过程。”预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应该让学生养成主动预习的良好习惯。预习不但有助于扫除新课中的知识障碍,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而且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和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另外,预习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它是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独立地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不仅提高了上课的效率,也能让学生取长补短,获取成功的喜悦,增强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课前预习必须指导,要制订预习提纲,使预习任务具体化,目标化。比如说,在四年级我布置了三项预习任务:①对照单词表圈出课文中的新单词,标出中文意思。②听磁带,学习新单词读音。③试读课文,读懂课文意思,画出不明白的语句。
预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仅在同年级的预习作业中要体现这种循序渐进,在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预习作业中也要体现这种循序渐进。比如三年级的预习作业就可以只布置以上提及的前两项内容。高年级除了布置以上提及的三项内容外,还要提高要求,即回答老师根据新课内容预先设置的问题,等等。
指导预习,除了课前布置,在课堂上要及时反馈,有意识地渗透目标,展示策略,比如新单词的发音,问题的回答以及重点语句的解释,在教授相应环节中要一一检查,指导,评价。
(二)   合作学习是提高课堂实效的重要学习策略。
在《英语课程标准》对“学习策略”的目标中明确指出: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有机会分享他人的观点和知识;使学生能得到比在课堂上全班一起学习更多的练习机会;能够允许害羞的学生在一个威胁性不大的环境下开口说话,增强他们的信心。学生在一起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练习对话、交换观点、相互检查对方的作业,还能一起解决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应鼓励学生交流想法,体会,见解,经验。实实在在地讨论,是学生合作学习,完善自我的好形式。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讨论往往得不到落实。原因有几个。一是时间不充裕,往往学生刚开始选择了感兴趣的话题或分好角色后,还未正式交流,学习,老师已经宣布“time is up”,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学会等待。二是学生的层次问题,如若合作小组成员都是英语口语较差或者英语知识接受能力差的学生,那么也是无从开口。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事先妥善安排好合作小组,根据因材施教原则,实行ABC自学互教实践模式。将学生按程度分为A、B、C三等,每组一个A,两个B,一个C,A为组长,负责带领全组做好预习、复习工作,课上领读,纠错,编排对话等。B在学会后也可帮助C。而且A、B、C等级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进步者可升级,退步则降级。三是性格问题,有的性格内向,沉默寡言,有的性格外向,善于表现。教师在分组时也要适当调整,同时也要注意不要把彼此之间不友好的学生分放在一起,而且要时常更换双人组成员,这样学生才能有和不同的人合作的经验。
在课外,可以要求学生互相帮助学习和记忆词汇,一起背诵指定的对话。可以要求学生相互检查对方的作业,然后根据两人的分数给一个平均分,这样学生就会对修改对方的错误真正感兴趣。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学生在课堂上对新知识的吸收就会有一个质的的飞跃。
(三)       多样性评价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催化剂”。
霍姆林斯基在评价的发展、诊断、选拔、鉴定等功能中最重视的是激励功能,他认为评价的功能在于激励。“通过评价激励儿童产生想要学习的愿望,使其愿意学习,重视学习从而爱上学习、善于学习。”【1】就英语学科而言,既然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和合作能力为主要依据,应有益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应有助于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通过评价使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与不足,明确努力地方向,从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不断发展。从事英语教学工作这些年来,我渐渐摸索了一套操作性较强,较为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即整个学期的评价方式采取综合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评价分为三大块,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和听写情况,用各种漂亮的印章体现在书本上,每个单元统计一次,折合成附加分加在单元试卷上。这样一来,不仅学生热情高涨,上课表现积极,作业认真工整,听写一丝不苟,家长也可以从孩子得到的各种印章上监控孩子平时的英语学习情况。综合性评价每学期统计一次,根据同学之间的评价,老师的评价和家长的评价评出进步之星、优秀作业之星、口语之星等授予奖状。在课堂上,可以用新颖有趣,形式多样的比赛机制来评价,让全班的孩子学习情绪”high”起来。我们可以把全班的孩子分成三组或四组,或者男女生进行比赛。而比赛的形式则体现了教师的智慧,在课堂上起着“催化剂”的作用。曾经听过几节大型公开课,其评价方式印象深刻。例如闽教版第7册Unit1 Talking about the Summer Vacation ,Lesson1.教师把中国的地图和美国的地图贴在黑板相应位置,做了两架精美的飞机代表男生和女生,谁先从”China”飞到”America”,谁就是胜利者。还有的是采取男生们和女生们拔河的形式,气球在男生这头和女生那头之间飘来飘去,甚为有趣。我看过的最特别的一种评价是,全班分为3组,分别放上3个贴上了the Summer Place, the Great Wall, the White House (当然这三个地点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玻璃瓶。用弹珠来加分,每加一分放入一个弹珠。加分时放入弹珠就会“铛”的一声,叮叮当当非常悦耳,在听觉上刺激着学生的感官,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了“沸点”。
此外,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真实有效的情境,开展充满情趣的活动,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等等,都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以上所述只是自身的一点教学体会,只能抛砖引玉。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在四十分钟的三尺讲台上,我们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