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使教师实现异步、错位发展

时间:2015/1/5

差异化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尊重员工的个性特点,以使学校规章制度能落实到每个员工身上,使全体员工的积极性都得到充分调动的管理方式。实施差异化管理是适应社会发展,实现学校管理变革和创新的需要;是适应课程改革,促使学校课程结构不断完善的需要;是形成个性化教学方式,促使学生个性鲜明的需要;是打造学校品牌,形成管理特色的需要;是尊重教师个性,保证规章制度得到有效落实的需要;是有效开发利用和优化配置学校人力资源的需要。

差异化管理是一种因人、因时、因地而进行的个性化管理,但它并不否定统一,而是要求相关规定不宜过细过死,在坚持统一的前提下,能根据具体岗位和教师的不同要求灵活变通,使教师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异步、错位发展,在不同层次或领域都得到充分发展。

实施差异化管理,学校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转变观念,敢于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

一个集体需要有统一的目标和行动,否则会导致人心涣散,工作无序。传统管理有利于统一,在今天仍有很大的市场,被很多管理者所推崇。而实施差异管理在某种程度上会增加工作量,提高管理的难度,甚至还会造成教职工的误解,认为管理有亲疏薄厚之分。因而,要实现管理变革,既需要管理者转变自身观念,又要积极引领教职工树立尊重个性的思想理念,使其认识到传统管理的弊端和差异化管理的优势。

完善制度,使其能在适当范围内灵活变通。

作为规章制度既要有刚性,有些方面又要有弹性,若一味从严,迟到一分钟就罚款,或推行末位淘汰法,谁分数低就走人,不仅使制度冷冰无情,也忽视了教育的特殊性。比如,教师的作息时间要能灵活变通,透着温情,让教师感受到学校的尊重与信任,照顾与体贴,才有利于学校形成强大的成长内生源,使教师的热情和干劲充分迸发。

当然,这种灵活变通也要避免以人情取代原则,差异化对策应有充分的依据,并考虑制度的适用性。

调整重心,由注重“看住人”转向“做好事”。

传统管理重盯“人”而轻“事”,注重机械操作而轻灵活运用,注重形式控制而忽视实际效能。这在当今注重多样化与个性化的信息社会,在注重提高效能的知识经济时代,其弊端日益突出,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管理变革,要调整重心,由“看住人”转向“做好事”,尽量淡化形式控制,而注重动力激发;尽量减少硬性约束,而多增添激励措施,让教师的主动性有发挥的余地,有选择自我发展的空间,从而心情舒畅、减少磨擦、提高效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分层分类,使教师在统一中实现异步发展。

实施差异化管理并不否定统一,而是在坚持统一的目标与要求的前提下,根据教师个性特点分层分类区别对待。如教师专业发展,既根据新课程要求提出基本目标,又将教师分成合格、骨干、名优三个层次,使目标能贴近教师的最近发展区。又如不同类型的教师,在发展中注意采取不同方式,青年教师要为其定目标,交任务、增压力,促其苦练基本功,迅速成长。对中老年教师则以培养“专家型”教师为目标。通过这种分层分类区别对待的方式,使教师在实现一级目标后注重向更高一级迈进,通过梯度达标升级,层次滚动发展而使不同层次的教师都得到最适宜、最充分的发展。

合理用人,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人力资源。

实施差异化管理要求管理者应注意根据学校的需要和教师的特点优势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做到知人善任,用其所长。管理者要有敏锐的眼光,善于发现和识别每个教师的优点与缺点,多角度地看教师,根据岗位要求和教师个性差异来安排工作,使其能扬长避短,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校减少内耗,聚成合力,形成整体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