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校长应是学校课程改革的设计师

时间:2015/1/7
新课程改革进入学校,也应象马列主义引进中国一样,各学校要与本校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改革之路。因此,校长应是学校课程改革的设计师,在课程改革中应具备以下角色: 

一、校长应是课程改革理念的导入者 

校长作为一所学校的灵魂,在领导和统率教育教学改革中,应该拥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这对课程改革至关重要。 

要使广大教职工接受新的课程理念,校长首先应是新理念的融会贯通者,校长只有吃透课改精髓,才能找到与本校实际结合的交汇点,树立符合本校客观实际的新课程理念,并引导广大教职工取得共识,从而推动课程改革进程。由此才能达到愿望与效果相统一的目的。 

二、校长应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 

新的课程改革涉及国家、地方、校本三个层次的课程,这不仅使学校有了选择课程的自由度,更重要的是为切合本地区、本校特色提供了宽松的空间。校本课程的确立仍然离不开学校的实际,除国家、地方课程外,学校究竟需要什么?要从哪方面的实际选择?这些仍然是摆在校长面前的一个艰难抉择的问题。 

校本课程的确立,一要顾及国家、地方课程未能涉及到的领域;二要顾及广大家长及少年儿童的需要;三要考虑学校的发展方向,切不可盲目定夺,否则,会违背课改的良好愿望。 

三、校长应是课程改革的实践者 

任何一种新事物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在遇到实际情况时都会出现矛盾的对立面。如果校长一味地贯彻和实践,忽视了实践中需要解决的矛盾,一般来讲,这种新事物必将夭折。 

因此,校长要将新课程改革理念拿到实践中进行检验,在检验中不断完善,然后再回到实践中检验,如此循环往复才能形成符合本校实际的理论,这才能有效地指导课程改革。 

四、校长应是校本研究的导航者 

校本研究,就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总结教育教学中成功的经验,发现在推进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阻力和问题。研究课题的确立既是固定的又是动态的,这是因为事物本身就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 

讲研究课题的固定性,是从 “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三个维度去探索、去研究、去发掘符合本校客观实际的教育教学规律。 

说研究课题是动态的,我是这样认为的:所遇到的阻力就是课题,所发现的问题就是课题,愿望与结果的违背也是课题。因此,一不要把课题神秘化,二不要把课题淡化,三不能让问题自生自灭。 

校长要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内行,就应该实实在在地找到课改第一线,去发现问题,理清思路,提出建设性意见,这样才能使校本研究课题明确、能切中要害。 

五、校长应是课程改革评价机制的设计者 

新课程改革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在激发学生个体潜能的前提下,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师不再是传授知识的机器,而应是学生课堂学习的精心设计者,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的服务者,掌握学生学习状况的评价激励者,同时也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开发者。这就为校长提出了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即如何建立激励学生的评价机制。 

激励评价机制,实质是上教育教学的指挥棒,有什么样的激励评价机制,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过程,即激励评价机制具有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导向性,是指引课程改革的航标灯。 

要建立新的完善的课程改革评价体系,决非一件易事。因此,校长应潜心研究评价机制的内容,以便正确地引导课改,从而促进学校的发展。 

六、校长应是师生潜能的发掘者 

新的课程改革为师生提供了自主探究、 个性张扬、人性凸显、特长发展等方面的空间,而这些正是师生身上潜在的能量,是一种无形的资源。因此,作为校长,一要善于发掘这种资源,二要保护好这一资源,三要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使之成为推动课程改革的原动力。 

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是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主动性、发挥人的创造性、释放个人潜能的有效途径。校长 应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不断思考每一个鲜活的生命体究竟需要什么,并最大限度地满足这些个体的需求,使他们愉悦地投入到学习中,个体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七、校长应是课程改革中各种资源的整合者 

作为学校,除人、财、物等资源外,社会、家庭、网络、传媒等资源也与学校课程改革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校长应将这些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使他们形成推动课程改革的合力。校长要集各种资源于一体,真正建立起 “ 教室之外有课堂 ” 、 “ 学校以外有教育 ” 的教育体系。 

另外,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也是相当可贵的,生生互动不要局限于课堂,可以进行跨年级、跨学科互动,达到全体学生互帮共促的效果。 

八、校长应成为课程改革发展的预测者 

在课程改革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效果的二重性也是极有可能出现的。这就给校长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是能预测到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前制定好解决问题的方案;二是能预测出成功的几率,不仅要最大限度地提升成功的可能性,而且要尽最大可能避免失败。 

因此,作为一名校长 ,不仅要有决策能力,还应具备洞察力和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