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管理观念现代化与学校管理改革的关系

时间:2015/1/10

学校管理现代化是适应社会发展对学校的高标准要求,使学校教育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同步的必由之路。它要求学校管理者充分利用先进的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对学校全面实施科学管理,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学校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管理要素的高效组合,最大限度地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学校管理现代化的范畴一般包含管理观念现代化、管理组织制度现代化和管理技术装备现代化三个内容。三者内涵不同,对学校管理现代化的影响作用也不在同一个水平上。管理技术装备现代化,如校园网络、视听及传输设备、卫星通讯及信息高速公路等现代通讯设备、校园监控系统等等,虽然是学校现代化实施过程中必要的现代技术设备,但仍然只是学校管理现代化的表层面的东西。作为一种基础条件,它对学校管理现代化具有明显的影响力,但它们没有生命,需要具有现代管理观念的管理者去运用、去操作;还须有现代管理制度的规范化、程序化作支撑。

管理组织制度现代化是学校管理现代化的中层面。它规定着学校的隶属关系、机构设置、管理职责和权限划分等,界于人和物之间,是具有现代管理意识的管理者进行科学管理的载体,对学校管理现代化具有保障性影响力。但它虽然能保证管理者的管理行为具有较强的控制力,保证学校工作的高效、正常地运转,却同时也必然是管理者的教育思想和管理观念的反映,其科学性和先进性必然受到客观社会环境和个人主观因素的限制和影响。

管理者的管理观念的现代化是学校管理现代化的深层面。它虽然只涉及管理者的思想、意识,不涉及人财物,但对学校管理现代化的影响力却最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正如英格尔斯所说: “再完善的现代化制度和管理方法,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传统人的手中变为废纸一堆”。这是因为,现代管理思想、管理观念既是学校管理者进行学校管理的指导思想,又是他们施行管理行为的行动指南。无论是以物的形式出现的现代技术装备,还是以规范、条文形式出现的组织制度,都要受管理者的管理观念的影响和制约。如果学校管理者不能自觉改变已经滞后的教育思想,确立现代管理观念,仍然用自己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和判断业已变化了管理对象而实施管理决策,不要说管理组织制度的制订和实施,难以适应学校管理实际的需要而无法奏效,乃至形同虚设,就是现代技术装备也难以充分发挥其促进作用,甚至变成调动和发挥师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阻力。因此,实现学校管理者管理观念的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实现学校管理现代的首要的和根本的因素。

因此,学校管理者首先应该自觉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潜心研究新的经济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多种需求和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规律,认真思考初露端倪的知识经济将对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教育观念、管理意识和管理模式等所带来的种种挑战;审慎地反思和总结我们的管理观念和管理和行为中哪些是对学校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起促进作用的方面,哪些是起阻碍作用的方面;逐步形成适应教育现代化及其学校管理现代化需要的管理观念,为尽快实现现代化和高效益的学校管理目标奠定必要的思想基础。

其次,学校管理者要根据新形势下学校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任务,用人本观念、创新观念和效益观念等现代管理观念作指导;重新审视学校已制定、实施的制度和规章,以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调整那些已不能满足学校发展形势的需要,不适应学校实际,不利于促进事业发展、人才成长和不能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的制度和措施;逐步建立健全学校有创新意识的、有利于形成学校管理特色的、能促进教职工积极向上的学校组织制度体系。管理的真谛是要通过管理手段的运用,激发出被管理者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不是要管死和困住、束缚或压抑管理对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三,要增强效益观念,使学校有限的资金投入获取较高的管理效益。鉴于学校教育发展很快,所以学校的各项建设要有超前意识,而这就是更需要我们在学校建设过程中要自觉加强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的科学性。一些校长多年来对盖大楼的热情一直很高,并且不进行必要的论证,一味地求大、求洋,求高标准,使有限的资金都用到了建房上。结果一方面是许多房子空余,另一方面资金奇缺,欠债几百万乃至上千万元,对搞管理技术装备现代化只能可望而不可及了。还有的学校购买了一些现代化的教学器材、计算机办公系统等设施,却不注意或不愿再投资添置配套的管理软件和加入信息网,或不注重有效地运用,造成了另一种闲置和浪费。这实质上仍然是学校管理者没能实现管理观念现代化的恶果。更有甚者,部分学校管理者对教师业务培训倾注的热情与建大楼、买设备形成强烈的反差。他们认为,学校花钱送教师去培训,参加业务进修或学术研讨交流,既耽误课程,又要花费财力,不上算、不够本,所以卡得很紧。其实认为教师的业务进修学习是教师个人的事,这种认识是偏颇的、近视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最大的软件,是学校发展、竞争的本钱。现代化的学校是靠现代化的教师支撑的,而现代化的教师的成长既需要自己努力自修自研,更需要学校创造条件,培育扶植。一些现代企业家已经清醒地认识到科技和人才的重要性,不惜重金聘人才,育人才,加大科技投入和产品开发力度。我们要办现代的、有竞争实力的学校,培训教师、培养人才的工作无疑是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当然,教育现代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发展的新课题。学校管理现代化作为其中的一个子系统,更有许多具体的、未知的新内容需要进行认真地研究、实践和总结。尤其学校管理者的管理观念作为思想、意识的东西,在人们的头脑中一旦形成,就必然会打下深深的烙印。因此,要求它一朝一夕,或一步到位完成适应现代化的转变是不现实的。它确实需要一个认识、理解和变化的过程。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学校管理者就可以被动地等待。因为市场经济正日益健全,知识经济已被露端倪,为适应迅速发展的经济变革的需要,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贻误时光就是贻误战机,被动等待的结果只能是落后和被淘汰。我们学校管理者只有只争朝夕、迎头赶上,迅速地、自觉地完成观念上的转变,实现教育管理观念现代化,才能实现高效益、现代化的学校管理,才能在即将到来的激烈的教育竞争中赢得主动权,赢得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