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率先垂范的工作作风是提升办学品位的保证。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竞争和经济腾飞的世纪。教育优先发展势在必行。我们认为,教育是一种事业,不是职业。职业是谋生的手段,事业讲求奉献,不图回报。教育者应该有“教在今天,想到明天”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更是儿童心理的创造者。我们的职责是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知识,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学会审美,学会生活,学会交际,学会健身,学会劳动。一个学校品位的高低,取决于校长是否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校长不仅仅是一个管理能手,也应该是一个教学能手。一个优秀校长可以是一个不上课的校长,但一定要是一个勤于管理、善于管理的领导者。把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最大限度地放在最应该关注的事情上。一个优秀的校长应该学会授权和分层管理,以求得学校管理和教学的最大发展。一个优秀的校长更应该时刻关注教师的发展和集体的团结。一项重大决策能考验一名校长,一项重大工作能丈量一个班子。我的工作原则是:立意新,起点高,标准高,要求高,效率高。具有前瞻性和时代感。“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
“以身示范”是做好领导的保证。要求班子成员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教师做到的,班子首先做到。我对自己有十条忠告:一、连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千万别要求教师去做;二、批评教师千万别指名道姓,“零存整取”;三、人无完人,千万别拿教师的生理缺陷开玩笑;四、教师求助,千万别无辜推托;五、该自己干的事,千万别让教师代劳;六、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事,千万别乱许愿;七、用人不疑,千万别“独家专政”;八、洁身自好,荣誉千万别往身上揽;九、平等相处,千万别高高在上;十、激励教师,千万别对物质奖励太吝啬。领导率先垂范,教师积极进取,学校蒸蒸日上。
二、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良好的环境能给人以潜移默化的作用,能给人以熏陶和感染。我们的校园体现的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目的是培养师生的文明道德素养。制度文化体现用制度管人,如《教师评价办法》、《学生评价办法》、《文明宿舍公约》等等。以此来作为规范和评价师生行为的准则。行为文化主要体现师生举止言谈,养成爱护校园、讲究卫生、不拥挤、不喧哗、不乱丢、不乱吐、不乱画的好习惯。物质文化主要体现桌凳、床铺、牙缸、书包等物品摆放整齐。这些文化规范了师生的行为,陶冶了师生的情操,提高了人文素养。
三、规范+情感的管理模式。
1、规范化管理。以上级规范化管理精神为导向,以管理制度为准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时做起。比如档案管理和教学管理主要在平时;又如宿舍里要求被子叠成方块形,放在床子的一头,枕头放在另一头,枕下可放少量衣物,以眼看不见为度;馍袋按号上墙;上床时将鞋跟朝前排成一行。二是从全方位抓起,不留空档。校内校外、楼道教室、宿舍伙房、教师学生、一草一木、一碗一筷都要规范管理;三是划片、划块、划件,实行分层负责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学校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头绪不能精简。学校设三处两会,班级有门长、灯长,宿舍有室长、铺长,人人都是管理者。(比如我们刚才看到的每一个物件上都有标签。)四是把一件事情做到底。大到中心工作,小到扫地浇花,重过程、抓落实、看效果。
2、责任与师爱无处不在。责任与师爱是教师的精髓与底线,是“人师”的基座,是包容与温润,是教育最生动的灵魂!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我校,责任与师爱无处不在。每一位教师身上都闪烁着责任与师爱的光辉。这就是我们的情感管理。情感,主要体现在领导与同志、同志与同志之间,更主要的是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爱的奉献。我们让“爱满校园”、让“笑脸满校园”。老师们正是用爱的精神烛光,照亮了每个孩子,照亮了整个学校。
冯长生老师对学生的爱胜过母爱。学生病了,他背着去就医,用自己的钱为学生买药。把开水和熬好的药送到宿舍;学生输液,他坐在床上陪着;任新兴老师经常到宿舍用部队的要求指导铺床叠被;年仅十九岁的晋文静老师每天起床后,总是拿着刷子跑遍四个宿舍,刷干净八十多张床;被单脏了,是不怕冷的张引红老师为学生洗的;刚入学的孩子哭个不停,是牛月转老师莫院鹏老师像慈母一样照料他们;何学青老师教小学生认真耐心,从未发过一次脾气。
孟明霞老师是一个代课教师。是一个既教书又育人的好老师。她说:“我自从进校那一天起就想一定当一个好老师。”她关爱每一位学生,更关爱每一个潜能生。到我校任教一年多来,没丢下一个孩子。她所教的学生学习成绩个个优良。“亲生者生亲,爱生者生爱。”一个晚上,上完活动课,学生说:“老师,请你先走!”第二天一早,她走进教室,黑板上写着“祝老师生日快乐!”生日蛋糕、鲜花画满了黑板。她激动的热泪盈眶。去年12月份,她因搬家请了几天假,来校后,还没进教教室,就被学生看见了。当她走进教室,黑板上写着“欢迎老师归家!”她又一次掉下了激动的泪水。腊八节吃早饭,学生邀请她到班里去,全班学生把菜聚在一块儿,把从家里拿来的饺子往她碗里夹。这就是师爱的象征,这就是师爱的回报,这就是师爱得到的幸福。老师的行为引导着学生,灵魂召唤着学生,学生之间相互关爱也蔚然成风。三门峡市五好学生沈文杰同学关爱每一位小学生。一天晚上,一个小学生拉肚子,弄脏了衣服,他抱着孩子去河里清洗,这又是师爱熏陶和感染力量的的集中体现。
3、学生自主,生活自理,管理自治,行为自律。在我们学校,时时处处体现着一种人性化的管理,这是开展“四园同创”,构建和谐校园的真实写照。“四园同创”包括“人文校园”、“书香校园”、“生态校园”、“平安校园”。“人文校园”主要培养师生没有人提醒的自觉。大到教学,小到拣拾果皮纸屑,都成了师生的自觉行动。教师行为自律,学生行为自主,生活自理,班级管理自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周日,50%的学生在10点到校,无论有无老师总是把清洁区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坐在教室里学习。这已经成了良好习惯。2、教师外出学习、开会,不用安排代课,由“小助教”、“小助手”组织上课学习,效果良好。3、班级离了班主任照样行!班干部主动召开班委会,查找本班存在问题并及时纠正。班级各项工作都由小组长负责把关。元旦晚会的节目议程全部由学生排练设计,教师参与的成分占不到10%。春节过后,学校发出用压岁钱购书的倡议后,一天时间学生就自愿购课外读物近550册,价值达2200余元。这都是学生的自觉行动,这就是“人文校园”的真正体现。实践证明只要有心理健康的老师,就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这种自觉行为是教师行为引导、心灵召唤的结晶。
四、教育科研在我校开花结果。
科研是立校之本,教研是质量之本。没有教研就过不上好日子。我们在教研方面的做法是:1、加强教师学习培训工作。从三笔字、普通话训练抓起,进行校园英语培训、接收远程教育、播放教学光盘、加强读书学习、撰写读书心得、教学反思、教学叙事、教学论文,编写教案学案、编写优质试题、进行质量分析、开展校长讲座、主任讲座、骨干教师讲座、经验交流、上网学习等。2、扩大研讨交流面。同学科交流、跨学科交流、同年级交流、跨年级交流。实行集体备课,每天集体办公5小时。研究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说学生汇报展示重点、教师点拨重点,在交流研讨中提高。打破传统的听课模式,变当堂听、过后评为当堂听、当堂评,当堂纠正存在问题。校长、主任随时走上讲堂点拨纠正;听课教师随时深入各互动小组指导点拨,及时弥补教学漏洞。形成大家的课堂大家做主的新型课堂。4、校领导包年级,优秀学科带动帮扶薄弱学科,班主任负责本班各学科的均衡提高,用大家的智慧进行教学 。实验研究并尝试“互助小组”、“进步源于团队”的学习方法,已经有了明显的效果。
五、探究性教学实践——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改不改取决于领导愿不愿的问题;课堂上学生能不能“动起来”取决于教师敢不敢“放”和变不变自己习惯的教学方式的问题;教学效果好不好取决于教与学的方法好不好的问题。课堂教学改革一开始,我们就告诉老师“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复返”,坚定了全体教师课改的信心。
开始,我们以转移教师与学生的重心为突破口,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托,从“还”字做起,“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为了解决“如何还”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五还”,即还学生时间、空间、工具、提问权、评议权。具体做法有“四多”、“五转变”、“五让”。同时又依据各年级和学科的不同特点,推广实施了“五步教学法”。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和汇报展示为主要环节,课堂由学生做主。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形成了模式,效果良好。目前我们已经深化到中高年级由“小助教”和全体同学主宰的课堂,以“小助手”为核心的互动学习小组。不论有无教师上课,照样能有序的进行教学,而且大面积学生获得丰收。实践告诉我们:凡是课改搞的好的学科和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就快,因循守旧的学科质量提高就慢。我相信只要坚持走课改之路,我们的教学质量就会有更大的提高。
六、开展周六综合活动,加强英才教育。
2008年,国家重点关注英才教育。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我们认为周六综合活动课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这是英才教育、均衡发展的组成部分。根据上级的要求,依据生情、师情,我校组建了篮球队、舞蹈队、书法绘画班、校园英语班等17个组队,周六活动3小时。主要环节为教师备课、开展活动、考核评价三个程序。重点看活动过程、方法、效果。由教务处、政教处、少先大队联合进行督查评价。三个学期的训练,学生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校园歌手、小画家、读书之星、数学小博士、英语之星,英才济济。学生许鑫,不但校园歌曲唱的好,又能唱戏剧片段;谢云盼画的奥运福娃形象生动,镇田径运动会,我校夺得小学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又夺得17项前三名,学生的习作水平提高了,综合能力提高了,身体素质提高了,更重要的是彻底改变了深山区孩子的土气,一个个变得活泼可爱、落落大方,一个个都能健康茁壮成长!
我们学校的发展是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正确领导的结果 ,是全体师生奋力拼搏的结果。目前我校已成为朱阳镇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灵宝市规范化管理先进单位。在上一年的两次考核评价中我们分别以 83.6、83.9 名列全镇第二,本学年上期我们又以 93.8 的成绩名列全镇前茅。课堂教学改革,规范化管理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但是我们做的还不够,还要更加努力向在坐的兄弟学校学习,向名校学习。
总之,只有脚踏实地,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