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校长网! 今天是:
加入收藏
400-0711-222
24小时更新122203套
网校11143所

每天发布有价值的校长信息!
已加入校长网:校长3624名 学校3556所 专家814名

优势宣传 海量推广

数字校长

信息化展示平台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目光关注什么

时间:2015/1/16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沟通过程,我们教师通过课堂与学生对话人生,沟通交流是关键。这种交流包括语言交流、目光交流及教师的肢体语言向学生传递肯定、赞许、疑问等信息。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目光则是眼睛的语言,是心灵的外在形态,眼睛一送、一收、一顾、一盼、一颦、一笑能够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都在不由自主的通过目光的接触表达各自的思想和情感。课堂上,教师的目光不仅传递信息,而且传情、传神。  
那么教师的目光应该关注什么呢?我认为首先是要放在全体或大部分学生身上,要正视学生,不可斜视、仰视和俯视于局部。
关注大多数学生能够让他们感到尊重和激励,温暖和鼓舞,提示和警醒;关注学生的表情可以知道他们什么地方学得快乐,什么地方学得吃力,哪个地方有困惑,哪个地方无阻碍,可以随时知道自己的教学效果,从而及时地进行调控;关注学生的表现可以知道学生在干什么,便于对无关动作和行为给以警示和提醒,对于专心听讲的学生给予赞许和肯定,对于迷茫无措者给予鼓励和期待。
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过:“今日学者不长进,只是心不在焉”。确实,实行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变革教学行为方式,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课堂上就要真正关注学生,把每个孩子放在“眼”中,装在“心”中。
其次是要关注学生的表情和表现。
新的课程改革,十分强调课堂上要关注学生,教师的眼睛里真正要有学生,我想:课堂上教师的责任就是要让那些分心的孩子离开一切局外的、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东西,抑制那些对课堂教学相抵抗的东西,使学生个体全身心地呈现出一种积极奋发的态势,这样才会促使孩子把分散的无意注意转化为集中的有意注意。
特级教师周一贯老师说:“课堂教学不仅要把学生看成认知体,也是“生命体”,更要唤起这些生命体进入状态,而不能还在“沉睡”或者“昏迷”之中……
要变学生的心不在焉、无动于衷、神情漠然为专心致志、聚精会神、积极探索,所以我们当老师的,不妨多问问自己:我在课堂上真正关注了什么?是不是孩子放在第一位了,孩子是不是积极主动地在获取知识,他们是带着愉悦的情感在学习,还是在我整齐划一的指挥下被动地接受,是我事先预设的结局,还是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生成了新知识……
我想:惟有教师真正地关注学生,才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才会真正进入生命状态,成为今天课堂学习的主人。理想的课堂应该是这样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