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主任是校长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的主要助手,在组织各种教学活动、进行各种教学改革研究、协调教师关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课程改革对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导主任的教育理念、业务素质、指导能力直接影响着学校课改的进程。怎样才能做好教导主任呢?
一、过好自身业务关——“教”
教导主任是学校的业务领导,过硬的业务能力是建业立身之本。一位优秀的教导主任,必须是教学的行家里手,在教学方面有一些拿手的“绝活”,以技服人,并且要不断提高,始终保持引领的优势,为其他教师所学习、效仿。
教导主任普遍的成长过程是:普通教师——教学骨干——教研组长——教导主任。经历这一过程的教导主任应是教学方面的能手,但非常遗憾的是,许多从一线成长起来的教导主任,由于事物缠身或其他原因,不再任课或不再任主要学科的教学,这不仅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也容易使教学管理与研究由于脱离一线教学而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并逐渐走向空洞和苍白。更重要的是,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导主任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提高素质,进而成为广大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手……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回答很简单,回归教学一线。把新课程的理念化为自觉行动,在教学一线全面了解课改的前沿动态,做课改实验的行动者、引路者。
首先,我们的职业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是份内的职责。可能你的目标是当校长,但请大家记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话:“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好校长.那你首先就得努力成为一个好教师。”所以,尽管我们的日常工作非常繁忙,也一定要抽出时间来,亲临教学一线,参与教学及课题研究,这样不仅可以以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指导和影响其他老师,而且会把自己锻炼成学校的首席教师,引领教改方向,冲在教学科研的前沿。
其次,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导主任从事一线教学是抓好教学管理和改革的前提和基础。不亲自教学实践,不亲自走进课堂,不亲自与学生交流,不亲自接触课本,就不可能对教学实践有深刻感受,就很难对如何抓好教学工作有科学而明确的思想,很难赢得教学改革的主动权。
再次,教导主任应以一线教学为平台,靠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塑造自身形象,树立工作权威,形成强大的感召力。通过亲自参加备课、讲课、批改、辅导等各项教学活动,广泛接触各科教师,了解他们的动机、需要、困难等,达到与教师在教学信息上的交流,思想感情上的沟通,才能与教师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反之,游离于课堂之外,就会疏远与教师的关系,给人以作风漂浮,难有作为的感觉,很难赢得大家的尊敬。
二、过好教学指导关——“导”
1、善于导教
“导”是教导主任的工作之魂,也是区别与其他教师的独特之处。在诸如教研课、示范课、观摩课、常规听课、推门课、预约课等教学活动中,教导主任要善于指导、评价各种课例,并通过评课引导教师新课改理念与教学实际的有机结合,还要组织广大教师开展研讨交流活动,要让每次活动真正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教导主任每学期都要完成一定的听、评课任务。那么,教导主任应以怎样的视角评课呢?以学生为评课的首要视点。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我们首先要关注学生的状态,如学生的注意、参与、合作、思维等状态。以教师为评课的次要视点,评价学生是评其“学”的如何,评价教师是考察其“教”的如何。如教师的教学是否凸现学生为本的理念,是否体现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思想,是否使课堂教学由格式化的知识王国变为人性化具有生命活力的世界;教师的教学策略是否恰当、有效;教师的课堂组织是否得当、有序,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果“学”的组织松散、无序,等等。
2、善于导学
教导主任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学科活动,通过各种途径推荐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如各种学科知识竞赛、结合重大节日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等,作为教导主任必须有组织、策划、指导、评价的能力。
导学还要体现在经常深入班级,了解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掌握学生的学习困惑,认真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加“及时筛选,一方面向执教者转达,为指导教师教学提供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建议;另一方面汇报给校长,为学校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3、善于导思
新课程特别倡导教师的反思胜教学实践,反思教学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以及由此及彼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它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美国著名教育家波斯纳教授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认识。”他提出的教师成长的公式是: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作为教导主任要引导教师在校本培训中通过临床诊断、互动研讨、案例研究、对比分析、教育叙事、撰写心得等方面,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习惯和技能,使教师在反思中促进自我的专业成长。需要强调的是,在反思性教学实践中,教导主任要真正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要深人到教师之中,课堂之中,在方法给予指导。如:怎样在教学前反思、怎样在教学中反思及怎样在教学后反思.尤其是教学后的反思要指导教师使教学经验理论化,让教师看到自己反思的成果,从而更进一步调动教师写的积极性。
总之,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作为教导主任,不应以管理者的姿态在那里指手画脚,空谈理论,而要随时随地与教师交流,在交流中做个“有心人”,体察教师的问题并与教师共同观察反思、学习研究、探索实践。教导主任要做教师成长的引路人,要做教师成长的协助者,在与教师共同的实践和研究中感悟教学的真谛,品尝共同成长的快乐。